另類的比較:Canon 10-22mm VS Tamron 17-50mm @ 17mm

雖然兩顆鏡頭是屬不同「量級」的
但一顆是Canon APS系統中的超廣角鏡皇
另一顆是後起的平民標準變焦鏡皇(其實近來這地位會慢慢受到挑戰)
在此就利用兩者的共同有的17mm處,做一個比較

測試平台:Canon 350D
兩組照片的曝光量是固定在 F2.8 1/500此一基準上(ISO固定在100)
相片品質 Jpeg Large Fine
白平衡依當天天氣固定在Cloudy,借此也可以稍稍看一下兩鏡的發色差異
(其實陰天測試的好處在於反差較低,色彩比較均勻,測光也較準)
相機內的參數設定均歸零(對比、銳利、飽合)
上腳架拍攝,且運用反光鏡預升的兩秒自拍,以最小化拍攝時的震動
對焦方面由於怕鏡頭或機身有焦點偏移的可能,故被攝物為約二、三百公尺外之建築物
以求較大的景深減輕上述疑慮的機會
另兩顆鏡頭除第一張是由自動對焦產生外,其後照片不再重新進行對焦(對焦點固定)
兩組照片的拍攝於十分鐘之內完成,未受到天色變化之影響

首先為兩鏡於f5.6時的全圖
Tamron 17-50mm @ F5.6 全圖

Canon 10-22mm @ 5.6 全圖

中央部分各光圈之比較(100%裁切)
(左為17-50mm,右為10-22)

特別注意的是17-50MM在f32 1/4時明顯比較亮,相較於10-22MM f29 1/4(這裡是故意比前述的曝光基準高1/3ev)
兩者相差不多,推論17-50mm在17mm端的最小光圈並未達f32,約在f29-30左右

右上角各光圈之比較(100%裁切)

可見到10-22mm於光圈全放時(f4.0)邊角失光較為明顯
但於收光圈後都有改善

小結
以上是自己測試的結果,已經盡量力求小心謹慎
然在觀看完測試後
惟需注意可能造成影像清晰、變形控制、邊角失光、邊角畫質等差異的兩個變項:
一、口徑不同:Canon 10-22mm 為 77mm;Tamron 17-50mm 為 67mm
二、於該變焦系統中的位置不同:10-22mm為焦段中的中間位置;17-50mm為廣角端

如要其他光圈的測試原圖,也歡迎來索取 :)
http://www.wretch.cc/album/felixyu
2006-12-05 23: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10 22 17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