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閃上的擴散片

剛好朋友在問外閃上那薄薄一片的作用為何?
小弟就自己使用上粗淺的認知,回答他,也發於此,請01上的先進也幫忙看看觀念是否有誤。

擴散片,其實功用就如他的名稱一樣簡單,擴散! 就是把光打散!增加光源的涵蓋範圍。

如430EX原本的廣角涵蓋範圍,只支援到24MM的廣角鏡頭,今天若上17-40L時用17MM端時,
若仍然使用24MM的涵蓋範圍去閃光,則四周會出現明顯的暗角,此為光的涵蓋範圍不足,
這時候,把擴散板拉出來,則光的涵蓋範圍可以拓展到17MM的廣角範圍,也就可以減少四周的暗角。

圖示說明,由於我17-40L已經出掉了,暫時以24-105L來做說明,效果雖不明顯,但還看得出來。


相機設定固定為F4 1/10秒 白平衡 4800K

圖一:24MM端,沒用擴散片,光線集中,四周有明顯暗角

外閃上的擴散片

圖二:24MM端,用擴散片,光線打散均勻曝光,暗角消除許多

外閃上的擴散片


至於是不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拉出擴散片呢?
就看想呈現什麼效果! 像我就挺喜歡周邊暗角的效果,有助於凸顯拍攝主體!


補充,拉出擴散片時,由於光被打散了,在照片效果呈現上會感覺對比度降低了,
這個對於喜歡拍網路上所謂的日式風格那種低對比、低飽和的照片有幫助,

也就是說,擴散片不一定要在廣角鏡頭的廣角端低於24MM時才使用! 在任何鏡頭焦段時 都可以拉出擴散片來玩玩看!

圖三:50MM端,沒用擴散片,對比強

外閃上的擴散片

圖四:50MM端,有用擴散片,對比低

外閃上的擴散片

圖五:105MM端,沒用擴散片,對比強

外閃上的擴散片

圖六;105MM端,有用擴散片,對比低

外閃上的擴散片
2011-05-02 12: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擴散片

ululant wrote:
剛好朋友在問外閃上那...(恕刪)

沒錯歐
擴散片確實任何時候都可以拉出來使用
只是因為強制教段會壓成24mm廣角光線(再加上那片擴散片可變成17mm,只不過還是顯示24mm我記得)
所以某些場景下需要特別注意閃燈出力還足不足夠的問題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感謝分享
很多人不知道那片在幹嘛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