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請教, 微距鏡 變焦鏡 的差別

爬了一些文 (用關鍵字 微距鏡 變焦鏡 找不到答案)

我只有一個60mm的微距鏡(Canon EFS 60mm f2.8 Macro USM), 但因為固定60mm焦距的原因,不夠廣角,常常需要退後才能拍的到想要的範圍,
現在想購入一個廣角的變焦鏡 (Canon EF 17-40mm f/4L USM), 取代原本的微距鏡, 並將微距鏡售出.

不保留微距鏡的原因是, 不喜歡一直更換鏡頭, 每次換每次相機都入塵, 之前送去原廠清理, 感覺越清越糟 (原本一點變三點), 所以希望更換後就不再更換.

平常用途: 小物 (約50元銅板大小), 風景

想詢問的是
1.在相同焦距,光圈,快門..., 拍攝相同物品, 微距鏡跟變焦鏡拍出來的差別?
2.利用變焦鏡改變焦距的方式, 可以取代微距鏡放大的效果嗎?
3.這樣的更換, 您的建議?

若有前輩們剛好有照片提供參考, 非常感恩



2011-03-01 11:59 發佈
1.在相同焦距,光圈,快門..., 拍攝相同物品, 微距鏡跟變焦鏡拍出來的差別?
鏡頭的設計不同用料不同就會有差異..顏色..銳利度等等.....

2.利用變焦鏡改變焦距的方式, 可以取代微距鏡放大的效果嗎?
變焦的放大倍率能到1:2.5就算厲害了,微距可到1:1!除非用變焦拍攝再做剪裁吧

3.這樣的更換, 您的建議?
要看板大的用途,如果是我會留著,當人像鏡來使用~~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請多指教!謝謝~
不知道當初為何把微距鏡當作第一顆鏡頭
是別人推薦還是?

每一顆鏡頭特性不同
當然無法做到所有的事

微距鏡放大比率跟變焦鏡不同
波比旅行攝 http://bobbyns7.pixnet.net/blog
因工作用途, 拍攝小零件用

後來出遊就帶出去拍花拍風景

bobbyns7 wrote:
不知道當初為何把微距...(恕刪)
既然工作有需要,60mm微距鏡要留著,拍花草、人物也好用。
生活、旅遊用途應再購入一支涵括廣角至望遠的變焦鏡,如15-85mm或者18-200mm。

如果堅持不換鏡頭,建議賣掉單眼相機,改買DC。因為惟有DC的鏡頭功能最強大又方便,既可微距又能如單眼標準變焦鏡,甚至還能18倍變焦以上,不過畫質並非DC的優點!

aries156 wrote:
爬了一些文 (用關鍵...(恕刪)


你只有一顆60MM的鏡頭~那你說換鏡頭? 是換哪顆呀?
拍小物~除了微距其他不推~拍風景要用廣角~但廣角又微距通常也不能拍得多細微~
你能選的就是用2顆鏡頭~小物用微距~風景用廣角~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微距鏡的特色在於放大倍率
像60 F2.8應該是1:1
樓主目標17-40 F4放大倍率查了一下好像是1:4
如果大大有拍小物的需求,17-40是沒辦法取代60 F2.8的
拍出來大小是小蠻多的
唉~ DC 已經有了, 就是因為 DC 的廣角才想換鏡頭.
這樣看來 17-40 應該不夠用.

那如果用 18-200mm, 將焦距調為 > 60, 例如 200 , 拍出來的商品大小不會比較大嗎?
焦距越大拍攝物品不是呈現越大嗎? (我想我這裡觀念很模糊).

maple17 wrote:
既然工作有需要,60...(恕刪)
aries156 wrote:
唉~DC 已經有了,...(恕刪)

嗯,單眼或可換鏡頭相機的世界是沒有全能的單一鏡頭的,所以還是多買一顆吧,換鏡頭入塵免不了的,朝著提高換鏡頭的技術、減少入塵的方向前進吧。

aries156 wrote:
那如果用 18-200mm, 將焦距調為 > 60, 例如 200 , 拍出來的商品大小不會比較大嗎?
焦距越大拍攝物品不是呈現越大嗎? (我想我這裡觀念很模糊)(恕刪)

跟不同鏡頭的放大率有關,並非每一種鏡頭的放大率都是相等的。
雖然同是60mm的焦段,但兩者的放大率差很多,60macro放大率1:1(1/1),但18-200的60段放大率小得多。18-200最大放大率是在200端,約在1:3.x(1/3.x,不同家的放大率略有不同)。用來拍紋白蝶大小的東西勉強可以,但畫質與微距鏡差很多。依你想拍攝的物體大小來說,是需要放大率高的鏡頭的,其實60macro無需更換。

真的堅持單一鏡頭,也許有這一解:tokina 35mm macro,1:1的放大率,且在APS-C相機上約同50mm標準鏡頭的視角,這也是很多人室內拍攝選擇的定焦焦段,缺點就是不能變焦;還有一支sigma18-50/2.8ex dc,最大放大率約1:3(在50mm端),也許可用。但是這兩支最近對焦距離又更近了,微距拍攝時補光可能會有問題,而且都別苛求等同微距鏡的畫質。
微距鏡主要用途在拍小東西。相對於非微距鏡,特點就是在相同焦距時,可以更近距離的拍攝物體,也就可以把物體拍得較大。換句話說,微距鏡的放大能力來自能更近的對焦物體,而非他有什麼特異功能。當你換成 17-40mm 時,會發現更近的距離都對不到焦了,因為已經超出此顆鏡頭的最近對焦範圍了。

而跳脫出焦距和對焦距離,更精確的說法是「微距鏡的最大放大倍率較大」,或是「最小能拍攝的範圍較小」。通常以 135FF 系統來說,放大率 1:2 以上的鏡頭會稱為微距鏡。APS-C 則是 1:3 以上的鏡頭。

以 Canon 的 APS-C 系統來說,使用 Canon EFS 60mm f2.8 Macro USM,與 Canon EF 17-40mm f/4L USM 所能拍攝的最小範圍會差異非常大。(Canon 的 APS-C 片幅大小是 22.2mm x 14.8mm)

鏡頭 最大放大倍率 最小拍攝範圍
60mm F2.8 1:1 22.2mm x 14.8mm
17-40mm F4 1:4 88.8mm x 59.2mm


五十元銅板的直徑是 28mm,顯然使用 17-40mm F4 這隻拍攝五十元銅板時,銅板頂多能填滿 1/4 的畫面範圍。


除了放大倍率和最近對焦距離,微距鏡的特點還有
1. 開口較小,近攝較不會遮住光源。
2. 枕狀、筒狀變形低。
3. 最佳畫質在近距離對焦時。

小弟的建議是,建議您找放大倍率高於 1:3 的變焦鏡。通常有標示 micro 或 macro 的變焦鏡就是了。這方面的鏡頭是 Sigma 的居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