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想跌入C家的錢坑
找了朋友一起去看相機
不過朋友是N家的愛好者
基本上他對相機還是小有研究 ~~~
他是幫我問到這個組合 基本上 都會夠用 因為自己還沒有找到定位
價格方面 32000+16500 另外還有保護鏡 保護鏡的牌子跟價格我忘記問了 不過大概1500K左右
不過想問個愚蠢的問題 對於一個新手 這種組合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因為職業的關係
一個星期應該只有2天可以碰到我的相機說~~還有 剛去博客來看到外閃 也很想買 因為價差了大概5000左右
除了60D + Sigma 18-50 HSM 2.8 EX DC 另外還有買一個防潮箱 腳架跟背包部分還沒有去挑說
想問問看各位版大 我這樣的組合 到底O不OK 對於一個剛入門的新手來說
我不專業 我不會拍照 連18-50 我都不太了解到底是甚麼意思...
不過...你沒考慮SIGMA17-50..OS..HSM新版的嗎?...這顆是你選定的那顆18-50的新版本...
廣角多了1MM...多了HSM超音波對焦..多了SONY以外的相機最需要的..OS防手震..
雖然價格高出一萬...但是鏡頭內建...OS(CANON牌稱為IS)防手震...可是新手一大救贖阿...
若不是外科醫生...或是攝影老手...不手震很困難...
.........
我也是個新手...不過18-50代表他的焦段...
以等效35MM來看...35MM大約是APSC中的24MM這焦段...
所以以APSC來說...24MM以下稱為廣角...而全幅機FF種類則是35MM以下稱為廣角...因為要*1.5-1.6...(為什麼APSC專用的鏡頭還要用FF機的焦段來換算呢?怎麼不直接標明APSC用的焦段就好?...我也很疑問=.=)
數字越小...就等於越廣角...可視視角越大...數字越大...則是看的越遠...但是可視視角就縮小了...
F2.8...或是F某某數字...就是其光圈...光圈越大=數字越小...光圈越小=數字越大...
光圈大=景深淺=進光量多=快門速加快
光圈小=景深深(拍風景煙火都要縮光圈)=進光量減少=快門會減慢
而恆定...則是你不管用18端拍..最大光圈是F2.8...50端拍...最大光圈還是2.8...(但是可手動縮小光圈)
便宜的KIT鏡頭就不是恆定的了...可能會標明F3.5-5.6(SONY款式)...會隨變焦長短改變光圈數值...
以上是我的認知...讓你參考參考...若是有錯誤請以下的大大更正...
若是超過預算...則可以選...騰龍(英文沒背起來)的B005...前代是A16與上面那顆並稱窮人寶劍...
而這顆新一代的B005則是增加了C牌N牌最需要的防手震...價格也不高...大約15K上下吧(因為SONY沒有我就沒太注意他的價格了只是稍微看了一下)
我個人認為...外閃...要嗎就最小的那顆用來補光用...要嗎就買最大的那顆58閃...
買中中的外閃...改天你肯定會認為...體積要小不小...說大也快跟58閃差不多了...而出力與相機自動功能又差很多...
而價格也不便宜...不如直上580EXII...
為什麼說要嗎最小...要嗎最大?...
因為最小的還比較方便攜帶...SONY有很小一顆的外閃...CANON不知有沒有...
而最大的雖然不方便攜帶但是足夠應付所有場合...看是加柔光罩也好...還是跳閃也好...都是第一選擇...
而中中的外閃...體積已逼近58閃...卻很多功能不即58閃...而售價卻也高昂...
重點是...閃燈類算是最容易攻頂...若是沒一次買58閃...改天你肯定會朝思暮想要換閃燈...這一進一出不就虧本了?
所以先別買閃燈...拍一陣子在考慮...內閃其實也不錯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