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之後,發現其實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這裡感覺比較整齊,不會雜亂。而既然命名為小印度,這區的印度人當然是爆多,華人很少,甚至少過那些紅毛遊客。濃濃的印度文化氣息,卻沒有吵雜,不像新山印度區的印度店很喜歡放印度歌放到整條街都要跟著搖擺的樣子。
剛從MRT站出來,看着整條街都是滿滿的印度人,感覺很特別。

這裡處處都很好拍,但如果是喜歡拍美麗風景的人,這裡可能就沒那麼適合了。

買菜都要有神明庇佑,印度人真的很虔誠。

大多數都是翻新過後的舊店屋。

細心體會,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

常來這裡的人,可能也習慣了遊客的相機,因此都不會特別在意。

走著走著,我居然看到上次世界杯新加坡爆紅的神鳥——瑪尼!而這個就是它的主人,穆尼亞班。(網上找來的資料)看來世界杯過後,就很清閒了。

主要的大街,比較熱鬧。

印度人信奉的大象。

比較小的街道雖然人潮不多,但建築依舊是非常迷人。

比較小的街道也比較雜亂了,因為蠻擁擠的,也很多人過馬路。

後巷看報紙的人。

買菜的婦女。

攀談的長者。

路過的人跟娥娜多姿的女人。

開心聊天的外國人。

花圈,也是印度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東西。

印度女性也很愛穿顏色比較鮮豔的服飾。

小巷中被遺棄的嬰兒車。

這建築漂亮極了!

五顏六色。

望著雕像的鴿子。

在一間蠻久的相機店的櫥窗看到數不完的空底片殼。

印度人也很愛金飾,因此這裡當然也是非常多金店,在有些街道甚至會有三四間金店呢。而金店,應該也是小印度裡面,最多華人涉獵的生意了。

漂亮的街道,新加坡政府真的對小印度作出了許多保護和建設。

發呆。

各忙各的。

這裡除了金店多之外,也很多賣菜的店。黑到發亮的茄子。

依舊是買菜的婦女。

有點呆住的可愛小孩。

賣菜的長者。

白髮蒼蒼的老婦人。

小印度很多地方都有賣的印度神像圖片。

我越來越喜歡這個地方了。

哈哈,翹二郎腿的紅毛小孩。

印度人好像也都比較容易滿足,一台電視就可以吸引很多人目不轉睛。

這個好像是某個名人的故居,但現在已經改建成其他店了。

用我最愛的一張照片做壓軸吧!

這次待在小印度幾個小時,老實說拍得蠻快樂的,因為這裡的文化氣息也是很濃烈,但是相比於新山的印度區,這裡安全多了。此外,這裡的人對相機視而不見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這裡拍照自由自在。我有機會,還會再去小印度這個地方重溫的!

Enchantment of Photo: 小印度Little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