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D+C 27-70L感覺重量真不平衡改天把KISS X 掛上24-70L來試看看1D4+S 28-300如果有錢買1D4還是擠一些錢出來買L鏡吧有錢買好機身還是配個好鏡頭吧至於沒錢我會傾向買個中(低)階的機身配上好一點的鏡頭吧畢竟鏡頭價錢一直升高中間是580落地嗎?真是冒冷汗
ianhoy wrote:550D+C 27-...(恕刪) ianhoy 兄:相信很多人是抱著這樣觀念,不過若知道一些背後物理光學的部份,就會發現事實並不是像想像那樣!DSLR機身等於是把感光與機身性能梆在一起,可以進步空間彈性很多,但價位也可以變化很大!鏡頭則是相反,通常就算過去老鏡也不會差太多,通常都是在一些地方局部變動,特別是光學上通常是平衡而很難全面提升,進步空間小,但價位變化也小!實際上,機身不斷下跌,但也相對不斷重複再花錢買機身!可以參考攝影物理學或其他專業書籍就知道問題在哪?底片機:徠卡能比得過低端中畫幅嗎?照片的影像品質或解析度,是等於鏡頭+感光各自提供部分,也就是實際上鏡頭對影像貢獻一開始就固定,會變化是在於後面感光部份,所謂解放鏡頭就是把原本沒用的鏡頭一半部份與另外一半感光面積,兩者一起加總!也就是如果一顆120鏡頭在一個135底片上,他最大能提供就是在鏡頭135成像圈與135底片的性能!但是如果是120鏡頭換上120底片,他是120成像圈與120底片解析力!好鏡頭雖然保值,但是發揮多少比例是靠後面感光部份!花大錢買好鏡,但其實最後影響進步變化反而是在感光不份再控制!例如24/1.4L+500D=>24/1.4+550D,實際上前者是(24/1.4的APS解析力)^n+(500D CMOS)︿n而後者是(24/1.4解析力)^n+(550D CMOS)^n,所以兩著差值是等於(550D CMOS)^n-(500D)^n簡單這樣選擇方式,增加的變化已經是由機身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