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anon 全景深與散景的疑思??

話說大家 極力推薦 全景深5D
讓所有鏡頭 開放他的極限 效能

30D/20D/ 350D/300D 皆會有1.6X的效果



但想請問的是
如假設50mm x 1.6 =80mm F1.8效果
與全景深 80mm F1.8的效果會有差嗎?

應該 在後面散景 會有差異 還是差不多呢?

有能可以分享下 這些的 比較照片嗎?

在散景的 融化度與模糊度也應該有差吧!?
2006-07-05 14:29 發佈
景深會有差。

感測器的尺寸有影響

簡單的道理,交段一樣光圈一樣,一般的小DC和DSLR拍的景深為什麼會有差別

[補充]
感謝rolo的指教,這邊舉的DC和DSLR的例子不是很恰當
總結一句,等效焦長不等於等效景深
首先
是“135全片幅“而不是“全景深“
至於解放鏡頭的效能則是指從前為底片機設計的鏡頭得以使用到所有的成像範圍
使其回歸到原本的焦段
給你參考
DC景深會比較深主要的因素是因為實體焦長較短,
而不是因為感測器的大小喔.

補充一下dcview的參考資料
http://dcview.com.tw/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1411

DSLR的實體焦長較長有利於淺景深,
DC的感測器較小也是有利於淺景深,
但是焦長的影響大於感測器的影響.
「全景深」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
後景深最深就是無限遠,所以,要做到後景深的全景深,只要能夠做到兩件事情就可以了
1.用小光圈
同時
2.搭配景深表,讓後景深達到無限遠

至於前景深,那是不可能全景深的。

目前的相機觀景窗是如此明亮,完全是因為把光圈放到最大所致,而光圈只有在曝光的一剎那,才縮到正確的值。(這是機械象機發展史上重要的發明)
傳統的相機有景深器,就是直接把光圈縮到拍攝時的大小,讓攝影者觀察景深效果。
============================
但想請問的是
如假設50mm x 1.6 =80mm F1.8效果
與全景深 80mm F1.8的效果會有差嗎?

應該 在後面散景 會有差異 還是差不多呢?
============================

一般景深是和焦距、光圈、被攝物距有關。

你的問題中兩者等效都是80mm /f1.8

但前者實際是50mm 所謂等效80只是裁切出50mm裡的一部份,
在景深上的作用仍只是50mm,
所以拍同樣成像的相片,前者比後者的景深更深。
pdfpdf wrote:
==========...(恕刪)




在散景的 融化度與模糊度也應該有差吧!?
~依己之量力,拍己之所好,隨興遊走於攝影感官世界~
pdfpdf wrote:
但前者實際是50mm 所謂等效80只是裁切出50mm裡的一部份,
在景深上的作用仍只是50mm,
所以拍同樣成像的相片,前者比後者的景深更深。


相信大家都有種經驗,就是照片縮小後會變得比較銳利,
但反過來說,將一張照片放大,就可能會變得比較模糊。
舉例來說,剛拍完照後,在LCD上面檢視影像,並不容易
察覺得手振形成的模糊,通常要放大後或到電腦上看才容
易發現。

而所謂的景深,可以說是清析的程度,在景深外的東西,
是比較模糊的,愈外面愈模糊,而在景深內的東西,則會
比較清析。

因此在APS-C的機種上,將50mm的中間部份放大後,原
本清楚的東西也會變得比較模糊,也可以說是景深會變得
比較淺;就理論上而言,應該是等於全幅的80mm。

另外有些人認為APS-C機種在長焦手持的部份較有優勢,
其實並不見得,因為影像放大1.6倍,手持的振幅一樣也
被放大1.6倍。

以上只是小弟的淺見,還請大大指教。
APS-C 只是視角等於FF 的實體焦距*1.6 (或1.5)
但是景深,透視感跟壓縮感 還是原來的實體焦距 (類似裁切那樣)

所以APS-C 跟FF機 在同等效焦段 同光圈 同構圖下
FF機景深會淺差不多一格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