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對於網路分散資料整理收集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就讓小弟完成一些工作希望對於有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CANON機身性能演變簡述:
大致上,1Ds2為CANON重要性能的分界,這之間提升各階機種暗部對焦性能,與中階機種連拍等性能,而40D則是開創全十字與中央雙十字對焦開始,到了7D超越9點對焦點的限制!
CANON很多十字對焦點屬於垂直F2.8+水平F5.6對焦感應器所組成,如是由這種F2.8+F5.6所組成十字對焦點,需要在開放光圈F2.8以上的鏡頭才可以具有十字對焦性能,在小於F2.8則只為單一字對焦性能!
但有些則是可以支援到F4仍具有十字對焦性能!

對焦模組光徑

AF SENSOR內F2.8和F5.6分光元件,F2.8的兩孔間距是大上許多

因此可以F2.8對焦點提高精準度,就是在於放大光徑而提高。

一個對應對焦點中一條F2.8或F5.6對焦感應器,都是經由分光到各自對焦感應器上。F2.8的分光位置是比較寬大,一個F5.6是比較窄,所以F5.6可以獲得較高進光量而獲得較好S/N,因此靈敏度較高!
F2.8對焦點和F5.6對焦點差異,在於F2.8光徑可以獲得較大位移量可以獲得較高精準度!
對焦點支援能力是在這裡光徑產生,在F2.8對焦點小於F2.8的光線是會設計達不到那兩個洞進去af SENOSR!
環境光線進光量影響的是在AF SENSOR得S/N值,所以在暗的地方S/N小,機身就很難解析雜訊和訊號,反應就會變差,也就是和感光元件有一樣問題!
機身快門遲滯(指按下快門紐到快門啟動時間)
40ms 1D4/1D3/1D2N/1D2/1D(極限)
55ms 1Ds3/1Ds2/1Ds/1D4/1D3/1D2N/1D2/1D
59ms 7D/50D/40D
65ms 30D/20D
73ms 5D2/5D
90ms 500D/450D/1000D
100ms 400D/350D
120ms 300D
190ms 10D
240ms D60
自對對焦工作範圍(所需環境明亮度範圍)
-1.0-18 EV# 1DX#/5D3#/1D4/1Ds3/1D3/
-0.5-18 EV 5D2/5D/6D*/7D/60D/50D/40D/30D/20D/ 700D/650D/600D/550D/500D/450D/400D/350D
0.0-18 EV 1Ds2/1Ds/1D2N/1D2/1D
0.5-18 EV 10D/D60/D30/300D
#:EV-2 for a central point with a f/2.8 lens
*: EV-3 for a central point with a f/2.8& f/5.6
61點
1DX/5D3
61點(共41點十字)


鏡頭開放光圈對應對焦模組
F5.6光圈: 21點十字(21點F5.6&F5.6)
F4 光圈: 41點十字(20點F4&F5.6,21點F5.6&F5.6)
F2.8光圈:41點十字(5點雙十字(F2.8&F2.8+F5.6&F5.6),20點F4%F5.6,16點F5.6$F5.6)
(餘為一字對焦點)
45點
1D4 (39點(F2.8+F5.6)十字支援F4以上+6點F5.6一字。)
中央可以支援到F8對焦!



1D3/1D3 (19點(F2.8+F5.6)十字支援F2.8以上+26點F5.6一字。)
中央可以支援到F8對焦!


1Ds21D2N/1D2( 9點(F2.8+F5.6)十字支援F2.8以上+36點F5.6一字。)


1Ds/1D( 7點(F2.8+F5.6)十字支援F2.8以上+39點F5.6一字。)

19點
7D(中央F2.8+F5.6雙十字,與外圍18點F5.6十字對焦點。)
70D


11點(中央一字F2.8+F5.6十字)
6D

9點
5D2/5D(中央(F2.8+5.6)組成的十字對焦點+8點F5.6一字對焦點。)
6輔助對對焦點含2點十字點與4點一字。


60D/50D/40D(中央F2.8+F5.6雙十字+8點F5.6十字對焦點。)



650D/700D(中央F2.8一字對焦與全9點F5.6十字對焦點)感光元件內埋相位對焦

30D/20D/600D/550D/500D/450D/400D/1100D(中央為(F2.8+F5.6)組成的十字對焦+外圍8點F5.6一字對焦點。)

7點
10D/350D/300D/1000D

3點
D60/D30

連拍速度
14FPS 1DX
10 fps 1D4/1D3
8.5fps 1D2N/1D2
8.0fps 1D/7D
6.5fps 40D
6.3fps 50D
6.0fps 5D3
5.3fps 60D
5.0fps 1Ds2/30D/20D/650D/700D
4.5fps 1Ds2/6D
4.0fps 1Ds
3.9fps 5D2
3.7fps 600D/550D
3.5fps 450D
3.4fps 500D
3.0fps 1Ds/10D/D60/D30/400D/350D/300D/1100D/1000D
2.5fps 300D
測光系統:
10K RGB 1DX
63 -zone 5D3/6D/1Ds3/1D3/7D/60D/ 700D/650D550D/600D
35-zone 5D2/ 5D/50D/40D/30D/20D/10D/D60/ D30/500D/450D/400D/350D/300D/1000D
21-zone 1Ds2/1Ds/1D2/1D
1D4測光系統結構

點測光聯動,大部分都是只能以中央進行點測光,1系列則是具有連動可以對焦點直接點測!
以1Ds2說明:11點點測光連動是利用21區中的數個對應到測光元件

像1Ds3等有63分區測光系統,就可以對應到19點
63分區測光系統


CANON點測光可以聯動數目:
61 1DX
19 1Ds3/1D4/1D3
11 1Ds2/1Ds/1D2/1D
其餘皆只有中央對焦點
感光元件發展
Canon(大都是CMOS,除了1D為CCD外)
APS-C
3MP D30
6MP 10D/300D/D60
8MP 20D/50D/30D
10MP 400D/40D/1000D
12MP 450D/1100D
15MP 50D/500D
18MP 7D/60D/550D/600D
APS-H
4MP 1D(CCD)
8MP 1D2/1D2N
10MP 1D3
16MP 1D4
FF
10MP 1ds
12MP 5D
16MP 1Ds2
18MP 1DX
20MP 6D
21MP 1Ds3/5D2
22MP 5D3
LCD
1.8" 114k, D30/D60
1.8", 115k, 350D
1.8",118k,20D/ 10D/300D
2.0", 120k, 1D/1Ds
2.0",230k, 1Ds2/1D2N/1D2
2.5", 230k, 5D/30D/400D/1000D
2.7", 230k, 1100d
3.0", 230k, 1Ds3/1D3/40D/450D
3.0", 920k, 1D4/5D2/7D/50D/500D
3.0", 1040k(3:2),60D/700D/650D/600D/550D
3.2", 1040k(3:2) 1DX/5D3/6D
底片機簡史:
1.自1934年CANON推出kwanon,NIKON當時只有鏡頭而無機身,因而造就歷史一段KWANON機身用上nikon鏡頭,但好沒多久到了1937年canon就開始生產自家鏡頭,nikon在歷經軍用需求的擴大到二戰敗後。
KWANON

2.在1946年推出NIKON one開始展開NIKON相機史。
NIKON one

3.在1949年nikon M因在韓戰爆發經Jacob Deschin大幅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發表了一篇特稿,報導及介紹Nikon相機及Nikkor鏡頭的高質素表現,而自此聲名大噪。
NIKON M

4.一直到1959年NIKON發表大F 展開SLR戰場,這段歷史中CANON一直無法有太大突破!
NIKON F

5.到了1971年CANON推出FD F-1,其可以在-30到60度嚴苛溫度下工作,並使用鈦作為快門材料,至此CANON才開始受到各界注目!
CANON F-1

6.在那個半導體工業之下,機身快速電子化,而NIKON甚至在1971年展示F2利用鏡頭馬達達成自動對焦的試驗品。
NIKON F2自動對焦試驗機

7.但是在1976年CANON推出AE-1高度電子化商品打下市佔戰績!
CANON AE-1

8.nikon也在1977年改為AI測光機制,並在1980年推出F3,其機身經由著名法拉利設計家Giorgetto Giugiaro外型設計下與其紮實內在表現,受到各專業攝影師愛戴,一直到2002年才停產!
NIKON F3

9.但沒多久在1981年,CANON就推出 NEW F-1,以黃銅打造機身,整體機身有如軍品般超級堅固耐用。
CANON NEW F-1

10.更在1984年的NEW F-1 HS更是達到民用SLR史上最快14FPS,這裡也是CANON開始慢慢展開白砲天下的開始
CANON NEW F-1 HS

11.在這個自動對焦蓬勃發展年代,NIKON從1983推出F3AF與AF-Nikkor 80mm f/2.8與AF-Nikkor 200mm f/3.5 EDIF,這種具有AIS鏡頭馬達。
NIKON F3AF

12.但NIKON在1986全面改由換成機身馬達達成自動對焦方式!
13.而CANON在此時是以鏡頭馬達方式達到自動對焦,但過去FD卡口更各種限制,到1986年推出T90算是在改EOS卡口前大作,也決定CANON日後方向!
CANON T90

14.在1987年 CANON改卡口,首推EOS 650與620機種。
CANON EOS 650

15.而nikon在前面確定機身馬達達成自動對焦,在1988年推出F4。
NIKON F4

16.但沒多久在1989年CANON推出旗鑑機 EOS 1,陸陸續續這些高性能與全電子化便利系統,讓NIKON不斷在流失用戶群!
CANON EOS 1

17.1992年 CANON更是推出EOS 5具有五點眼控對焦。
CANON EOS 5

18.這之中1994年推出EOS 1N,在到了1998年推出EOS 3更是達到45點眼控對焦,造就出創意、便利好操作CANON機身形象。
CANON EOS 3

19.nikon最後終於在1996年推出F5,巨大暴力怪獸F5企圖扭轉局勢。
NIKON F5

20.沒多久1999年又推出F100扼殺F5市場,而且這一年推出D1展開DSLR開始。
NIKON F100

NIKON D1

21.CANON也在2000年推出D30揭開DSLR序幕,並在同年也推出EOS 1V畫下休止符,在這之期間數位快速擴展而底片收縮。
CANON D30

CANON EOS 1V

22.NIKON則是一直到2004年F6又出現!
NIKON F6

DSLR年史:
必須要從CANON和NIKON ,與底片出身的 KODAK FUJI在感光元件合作發展開始講起!
canon
2000/5 D30 3MP
2001/11 1D 4MP
2002/2 D60 6MP
2002/9 1Ds 11MP
2003/2 10D 6MP
2003/8 300D 6MP
2004/1 1D2 8MP
2004/8 20D 8MP
2004/9 1Ds2 16MP
2005/2 350D 8MP
2005/8 5D 12MP
2005/8 1D2 N 8MP
2006/6 30D 8MP
2006/8 400D 10MP
2007/2 1D3 10MP
2007/8 40D 10MP
2007/8 1Ds3 21MP
2008/3 450D 12MP
2008/6 1000D 10MP
2008/8 50D 15MP
2008/9 5d2 21MP
2009/3 500D 15MP
2009/8 7D 18MP
2009/10 1D4 16MP
2010/2 550d 18MP
2010/9 60d 18MP
2011/2 600d 18MP
2011/2 1100d 12MP
2011/10 1DX 18MP
2012/3 5D3 22MP
2012/6 650D 18MP
2012/9 6D 20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