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單眼這條不歸路 第二集

上次說明 500D Kit組 入手後,分別購入 Canon 50mm F1.8、Canon 55-250mm、Canon 18-135mm 賣出、Canon 18-200mm 賣出,最後換成 Sigma 18-250mm。請參閱
單眼這條不歸路 請大家一起分享單眼這條路 曾擁有或現在擁有的鏡頭群
上次發文圖貼太多,導致開啟網頁過慢,將會檢討改進。

擁有SIGMA 18-250mm F3.5-6.3 DC OS HSM後,真的很滿意,很高興的跟老婆大人說,覺得這一隻鏡頭真的很不錯,我想我”應該”不會再花錢在鏡頭上了(這句話真的不能說),或許是小惡魔朋友聽到這句話,就導引我去看到了另一些不同的照片,讓我認識了什麼叫做「超廣角的魅力」,那種張力,越看越心動,心中小惡魔迅速的滋長,剛好那時有計畫去日本玩,就說服我家老大說:「難得出去玩一次,看到了大山大景,怎麼可以不把它記錄起來呢」,老婆回我說:「你不是有了旅遊鏡,旅遊就是要用旅遊鏡啊,用什麼廣角鏡阿,更何況你跟我說不花錢才兩個星期」,但是這麼一點點小障礙,怎麼抵擋的住廣角的誘惑,我又整理了幾位大大的照片及說法,還有帶他看R6.2大大出國配備就是旅遊鏡加上超廣角鏡頭,費了好大工夫,最後還是用先斬後奏這一招,遛到了X華帶回了廣角鏡頭。
當時要買廣角鏡時,心中有好多選擇 T124、 T116 還有當時新出的Tamron 10-24mm
01裡有人說,T124差2mm,用在500D就差3.2mm不算少,還在一張照片中示範了3.2mm範圍示意圖,而T116價格不斐,焦段很短,重量也最重(這兩支Tokina的星芒都很漂亮,但是因為我還很少玩星芒,所以比較沒有那麼在乎),Tamron 10-24mm剛出來,開箱及照片還不多,但是這個規格讓我很喜歡,心裡極度的掙扎。
我當然不能忽略R6.2他介紹的鏡頭Canon 10-22mm 發色漂亮,支援DPP變形修正,不需要再用其他軟體自己調整,他也很用心做了變形修正比較圖。
但是這一次我告訴自己,超廣角用到的機率較小,不要花太多錢,也不要再受到其他大大的影響,一定要啟動「預算先決」模式,所以在ATM領錢的時候故意領少一點,只能在T124 與 Tamron 10-24中選擇,到了X華,或許當天是平常日的下午,客人異常的少,讓我第一次與X華的店員聊這麼久,有一位帶眼鏡的帥哥店員,他很耐心的跟我說這些鏡頭的差異性,聊了快一個小時,我決定了,我沒有買任何的鏡頭,走出了X華店裡(好有定力阿)


但是我走進了7-11,到一台we are family的機器,帶走了十張小朋友(害我領兩次,多浪費七元),又走進了X華,帶走了這個鏡頭。




Canon 讓我最不能接受的是遮光罩還要自己買,還超貴的,77口徑的保護鏡也很貴

Canon EF-S 10-22mm F3.5-4.5 USM 這顆廣角鏡,在17-55mm還沒出之前,也是Canon的EF-S鏡皇,有人說他發色很接近L鏡,都已經帶回家了,我當然要相信這一切阿,這顆可是我目前為止最貴的一顆鏡頭阿 Sigma 18-250mm 含保護鏡帶走我19張小朋友,但至少他還有遮光罩,這顆鏡頭連同保護鏡、CPL、遮光罩帶走了我29張小朋友,天阿、我的小朋友、不要走、不要走、你不要走。(當時帥哥店員跟我說,這個遮光罩以後就算升級到FF,17-40 16-35也都是用它,所以我就買了原廠的)
結算一下現在已擁有的鏡頭Canon 18-55mm kit鏡(這隻我應該會一直留著,偶而自己清CMOS可以拿來當機身蓋)、Canon 50mm f1.8(這隻在買C10-22前已經出掉了,當時欺騙自己說出一支鏡頭,再買一支鏡頭應該不過分吧,當然很過分阿 出50mm f1.8 買 C 10-22mm 這是拿XX比XX嗎)、Sigma 18-250mm 、Canon 10-22mm。
Canon EF-S 10-22mm F3.5-4.5 USM 是我第一支擁有USM的鏡頭,快速安靜的對焦,支援全時手動,漂亮的發色,焦段在18-22mm時周邊變形並不嚴重,讓我都拿來在室內當主力鏡,要廣就可以廣,要控制變形就拉近一點,拍人也OK,實在是不錯,這時我又跟我家老大說,謝謝你讓我擁有C 10-22mm 現在我已經補足了焦段,從超廣角到長焦段我都已經有了,我想我不會再花錢了(死小孩這句話就跟你說不能說,你還說)。










22端在室內很好拍人像

當我說拿Canon 10-22mm當室內人像鏡的時候,有些人應該會覺得說,光圈這麼小怎麼當人像鏡,沒錯,這個實在是蠻困擾我的,但是朋友就是來幫忙解決困擾的,不過可不可以不要那個朋友,這位小惡魔朋友真的是如影隨形阿,這次他要帶我進去閃燈的世界了。
我想在01詢問閃燈,C家一定會有一堆人告訴你 580EX II 這是最容易攻頂的設備,一定要一次攻頂,不然最少也要 430EX,副廠的Nissin 有Di466 Di622 Di866這些選擇,好多人說什麼一個閃燈可以幫你的鏡頭加值多少阿,還要注意什麼前廉同步 後廉同步 快速快門 慢速快門 又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有介於廣角鏡只入手一個多月,我實在不敢再去請示我家老大,說我要買閃燈。說實話買500D時是為了貪圖那3000元的新光禮券而買下手的,哪知這三千元只買了個包包,買兩本書就用完了,之後又買了防潮箱,買果凍筆,快門線……有沒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阿,加一加已經有80幾張小朋友了,這個完全是當時接觸單眼所想像不到的金額,所以這一次在Survey閃燈時,我再三提醒我自己,預算先決,預算先決,但是270EX功能實在是陽春,馬上就被淘汰了,430EX不錯,但是也不便宜,是不是應該加一點上去攻頂,不可以不可以,預算先決,最後決定只考慮Nissin的閃燈,便宜又大碗,測光準不準,決定要慢慢用技術去克服了,當時先決定Di866,特地去了朋友家看(雖然是N家的,但是長的都一樣)挖勒,好大一支阿,後來得知580EX II也是這麼大一支,帶出去實在是很大的負擔,就想說要不要買430EX,體積比較小,就在猶豫的時候,剛好看到01市集裡有人在賣Di622,而且只要兩張小朋友的超值價,當天就帶回家了。

因為沒有用過原廠的閃燈,所以也不知道這隻到底測光準不準,但是這隻閃燈可以上跳左跳右跳,在室內拍照,比機頂閃燈好用多了,但是出去玩,實在是不想在背一支閃燈增加負擔,應該是我等級尚未達到水準,所以閃燈入手後,在機頂的時間真的不多,大部分還是住在防潮箱裡面,此時慶幸當時沒有讓小朋友大出走,只是為了讓防潮箱更擁擠。

目前擁有的機斯,的確讓我安份了好一陣子,還去中華電信申請將01列為危險網站,禁止進入,但是我與小惡魔可說是一日為友,終身為友,某天又看到了R6.2大大(應該他才是惡魔吧,自己都忍的住不出手耶,但是別人都勸敗了)提到SIGMA今年的新鏡配有新開發的超低色散鏡片(FLD 人工螢石),之後就在注意這條新聞,裡面有一支 17-50mm F2.8 EX DC OS HSM 要跟Canon 17-55mm 鏡皇對尬,之後韓國有一些測試資料出來,好像真的很不錯,不過我真的不能再讓小朋友出走了,家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小孩,但是小惡魔已經把恆定光圈F2.8烙印在我腦海中,Canon 17-55mm實在是貴不可攀,所以這支鏡頭從頭到尾都沒有列入考慮,Sigma 18-50 這一支真的太多人反映色彩有偏黃,而且新鏡都出來了,沒有理由再去買舊的,剩下的就是Tamron 鼎鼎有名的 A16 與二代 B005E,我心理比較偏向B005E,因為口徑比A16大(72mm->67mm),新的鍍膜,最重要的是有防手震,這對於基本功不足的我來說,實在非常重要,價位又比SIGMA 17-50mm便宜好幾張小朋友,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像我老大報告,我真的完全說不出口,怎麼辦怎麼辦,這時我的腦筋動到了Sigma 18-250mm,可是我對這隻鏡頭真的相當滿意,一鏡到底的方便,畫質我又可以接受,這樣我還要換什麼鏡頭呢,當下就告訴自己,不要再考慮了,我已經有了我要的鏡頭。
但是事情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小惡魔出現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小惡魔就進而控制我的身心,連網頁都會自動連結到01網站,反覆不停的侵蝕我的意志,疑 奇怪怎麼市集裡面會有我的Sigma 18-250mm,還已經成交,敢緊一看皮夾,錢沒有多出來阿,還少了幾張,一看500D上的鏡頭,幸好還是Sigma的標誌,但是怎麼多了一圈金圈呢,天阿天阿天阿 我又敗家了。瞬間的記憶都回來了,記起又在跟X華的眼鏡帥哥店員詢問幾顆副廠鏡的差異,我居然把它帶回家了。


Made in japan、77mm的口徑


說實話,讓18-250mm離開我真的很不捨得,因為他真的是不錯,焦段與畫質兼具,我真的是突然腦充血,才會再一次決定兩天內如果有人要買,我就上17-50,沒想到晚上才PO上去,隔天中午就面交拉,讓我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你就好好的服侍你下一個主人吧。
再來說到 Sigma 17-50mm F2.8 EX DC OS HSM,我幾天跟他相處下來的感想,只有一個字 讚,果然就是恆定光圈,而且這顆Sigma沒有過去人家說的偏黃,解像力銳利度超高的,100%檢視,還是非常銳利,顏色飽和度也佳,即便在光圈全開時拍照,感覺相片品質也沒有下降,但是還有一些缺點,對焦的速度比起Canon 10-22有差一點,但是兩顆鏡頭的對焦長度不同,這樣比也不太公平,畢竟一顆是Ring-USM 一顆只是HSM輸一點這個我沒有話說,我沒長時間用過Canon 17-55鏡皇,可能他的表現很好,但是Sigma 17-50在我心中,就是APS-C的鏡皇。








這張是放大圖






Sigma 17-50 現在已經成為我的機身蓋了,越拍越是滿意,剛好我女兒要在畢業典禮表演,但是問題來了,因為我們不是畢業生家長,坐的位置離舞臺比較遠,而我的Sigma 18-250mm已經出走拉,怎麼辦呢,總不能拿著 17-50 亂拍一氣,回家再放大剪裁吧,這時就想到出動Canon CP王之一的 55-250mm IS,雖然他光圈不大,旦是寄望他的防手震跟500D高ISO不錯的表現,可以紀錄起我女兒的表演,當天到了會場,果然光線還是暗暗的,心中一絲絲不安,果然在表演時,因為女兒不停的在移動,很難對到焦,最後心一橫,把AF切到MF,果然……我還是新手菜鳥,回家檢視的時候,沒幾張能見人,幸好我清楚自己的技術,所以有把DV帶著,讓DV把過程忠實的記錄下來,才稍稍能對我家老大交代。














都用DPP調了好久

經歷這次事件,我並沒有檢討自己技術不好,我把一切的原因都指向是Kit鏡的問題(我真的沒有批評這支鏡頭喔,是小惡魔又在叫我了),所以用很快的速度又把這支鏡頭出清了,價位也不錯,只比入手價少四張國父而已,接著又在Survey該入手那支鏡頭(我有遵守賣掉一隻才能再買一隻喔),發現長焦鏡的價位都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我直接把沒有防手震的剃掉(因為我真的不喜歡帶腳架出門),這樣能選擇的實在不多,最後在要防止小朋有出走過渡但是有希望畫質不要太差的前提下,有兩支鏡頭成了我口袋名單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跟 Sigma 70-300mm f/4-5.6 DG OS。

這兩支鏡頭各有優缺點 Canon 的發色較好,有USM對焦較強,Sigma這隻好像是去年的新鏡,鏡頭是62mm的(Canon是58mm的),看到其他大大開箱文好像也不錯,最重要的Sigma的公司貨比Canon的水貨還要便宜4張小朋友,Sigma的三年保固,是我一定要加進去的考量,不過實在很少人分享Sigma這支鏡頭,是我心中比較顧慮的地方,心中一直猶豫不決,怕買回來後,畫質跟 55-250 一樣,那我不就欲哭無淚了。

到了那一天,也就是八月八日父親節,請我老爸去吃日本料理,結束後,老婆大人跟我說,你不是想要買長鏡頭嗎,現在就去吧,哇哇哇 真是皇恩浩盪阿,馬上開車前往士林方向,剛好門口有個停車位,心想運氣真是不錯呢,後來才知,運氣好的才不止這個,進去裡面還是一樣人爆多,但是我覺得一定要找個人問清楚兩支鏡頭的差異,找了另一個帥哥店員,當時他還在服務其他的客人,但是他以超快的速度賣出550D(當天我再那裏大約一個小時,看到他們打包了三台550D,有沒有這麼好賣阿),於是我就開始要好好的問一問,沒想到我才剛問而已,老婆大人馬上問他說,那個小小白跟這兩支鏡頭有差很多嗎(我想這不需要問吧,價錢是兩倍多耶,老大),店員馬上說當然差很多囉。

他解釋說如果以方便跟質量兼具的話,小小白IS絕對是第一人選,小白IS二代的價位跟重量實在是太不親人,小小白IS就好多了,我心想小小白IS 的價位有好多了嗎,快四十張小朋友耶,怎麼可能這麼容易被你三言兩語就拐去,還是繼續問小小黑跟Sigma,店員說如果這兩支要比的話,他還是推薦小小白IS(我勒 請你搞清楚 我是在問小小黑,黑跟白差很多好嗎),他表示我說的這兩支鏡頭應該是Canon的顏色好一些,Sigma有稍微銳利一點,但是小小白IS兩個都好。(你給我停止,隨便在店裡抓個人問,都知道小小白好,請你不需要一直強調), 但是 但是 但是 這下子大條了,我買的鏡頭是白色的拉。


第一支 L 鏡





多了IS 多好多錢

當初單眼買整組也不用這麼貴,再次感謝老婆大人,讓我感覺我的500D家族已經攻頂了(當然攻頂有很多種,但是以我500D的機身,我想我已經找不到可以換的鏡頭了),當時你給我的budget 是三萬,現在我大概”多花了超過100張小朋友”,天阿,我沒有辦法相信我已經花了這麼多。

這次我非常認真的跟老婆大人說,我一定會提昇我的大腦,不再追求器材了,雖然跟版上大部份的大大比較,我是小小咖,但是現在我看到我的防潮箱,我只會露出滿足的微笑。
2010-08-20 11:57 發佈
恭喜版大,賀喜版大,好鏡入手!
不像我只能看著鏡頭每天流口水...............
jaychien1223 wrote:
上次說明 500D ...(恕刪)

XDDD
比上次的裝備簡直是大升級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jaychien1223 wrote:
上次說明 500D ...
讓我感覺我的500D家族已經攻頂了(當然攻頂有很多種,但是以我500D的機身,我想我已經找不到可以換的鏡頭了),
...(恕刪)


Are you sure?
既然自己都標明了是條不歸路第二集,
那自然會有第三集, 第四集的,
500D怎麼可能滿足呢?
鏡頭怎麼可能不再買新的呢?
板大你完了,
你標題是第二集,
而不是下集,
所以我很肯定不久會有第三集出現,

期待你的5D2+大三元...
mark1008 wrote:
既然自己都標明了是條...(恕刪)


各位
我的意思是 為了500D而買的配備已經滿足了

接下來是為了XD而買的啦 哈哈
板大你升級升太快了吧~~
看得心好癢阿~~~>"<
我也想入手小小白愛死!!!
但為了養豬(台)與17-55就讓我要吃泡麵好久阿~
01真是太惡魔了啦~~~~~
哈哈哈!!
等大大的第三集出刊喔!!
先繳5分預訂中!!
當初為了貪圖旅遊鏡的方便

所以購買500D時放棄kit鏡組

直接到億華把 S 18-250 帶回家

然後天天掛在01

大家都推窮人三寶之一 50 1.8 定焦一定要有

所以當然不能落人後

過不到一個月又覺得旅遊鏡雖方便

但畫質及銳利度總是差了一點

牙一咬 C家的APSC鏡皇就入手了

想說已經攻頂應該夠了

沒想到今天快遞又把小小白IS送來

所以

樓主的心情

我了解

但是

我和樓主不一樣的是...

我一隻都沒出

都在防潮箱

嗯~

該換防潮箱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