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從前從前,其實也沒有很久,那是2008年的7月初,距離現在也快3年了。當我剛入手450D的時候,我也跟大家一樣,終極目標就是直想衝上L鏡。於是先買了Kit鏡頂著,慢慢存錢,慢慢存錢,等著那一天的來到 ~~~

後來後來,發現L鏡的遙不可及,才開始把目光放在大家所謂的副廠鏡頭上。於是 ~~ 騰龍的A16就這麼被我入手,而18-55這顆Kit鏡被我拋出了 ~~


Photo by Tamron 17-50 2.8 (A16)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當然期間也還入手了2管不是很熱門的鏡頭,原廠的50mm 1.4和28-105,但當發現它們的脾氣跟我不是那麼合適的時候,也都被我紛紛脫手了。


Photo by Canon 50mm 1.4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anon 28-10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不過後來買進來的55-250 IS這顆原廠裏頭CP值暴高的好鏡,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拋出的喔。


Photo by Canon 55-250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就這樣,湯姆龍的A16和本家的55-250這兩支鏡頭,陪著我度過了許多陰晴雲雪,春夏秋冬 ~~


Photo by Canon 55-250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Tamron 17-50 2.8 (A16)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去年尾聲,Tamron要推出防手震版的A16,也就是加裝了防手震的B005這支鏡頭。由於A16是我相當喜愛的鏡頭,現在要改版,而且還有防手震,讓我當時真的心動不已 ~~

一向喜歡旅拍的我,其實一遇到室內或是夜暮低垂的晚上,A16的大光圈其實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但B005比原本我入手A16時,價格上還要多出將近5張小朋友呀 ~~ 這樣的CP值值得嗎 ??? 我自己都非常猶豫,況且網路上的討論,對於B005畫質有沒有比A16還提升,大部分都採取保留的態度 ~~

就這樣,在買與不買間,我度過了無數個夜晚 ~~

過年前幾天,我在01上看到了魯獅大一篇對於網友的回覆文,當中大力的推薦上個世紀的鏡頭,CONTAX的光學性質有多麼優異。對於才摸索單眼不到3年的我,對於CONTAX這個名詞毫無概念,無聊之下在Google大神中搜尋了相關的資料 ~~ 才發現,原來,鏡頭的世界,不是只有我僅僅知道的Canon、Nikon、Olympus這些大廠而已,原來原來還有東西德的蔡司、Leica、Mamiya,M42鏡頭群,原來原來以前Pentax也有過極為輝煌的時代 ~~

何不來玩玩老鏡試試看呢,我想。

於是我的第一顆老鏡,C/Y接環的Yashica 50mm ML 1.9,就這樣入手了。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論發色,我覺得並不艷麗,算是平淡的。但,解像力卻超乎我的想像,其細膩的程度,讓我彷彿又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一樣呀。


Photo by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說到這支鏡頭的散景,是我現在手上的鏡頭裡面,個人感覺最好的一支。由於Yashica和CONTAX有過合作關係,多少應該也有點Zeiss的影子。雖然小弟眼拙,對於好的散景的鑑識力並不高,但目前如果有要拍攝特寫的畫面的話,我一定是請到這支鏡頭來幫忙呀。


Photo by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既然第一顆老鏡讓我玩得不亦樂乎,那理所當然要入手第二顆拉。

於是,Pentax的SMC 28mm 3.5這顆被我入手了。對我來說,這顆是我所能找到價格最平易近人的廣角鏡了。(28mm哪能算廣呀,哀~~~)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entax這顆鏡頭屬於M42接環,在做工上真的是讓我驚奇,全金屬的鏡身,對焦環轉動時那無以言喻的絕妙手感,簡直是工藝品了呢。我所有的鏡頭裡面,最喜歡的就是這支鏡頭了。

說到這鏡頭,還是我除夕前一天晚上下了班之後,8點半從台中直接殺去台北內湖找網友面交。入手後半夜又從台北一路殺回來台中的。這是我做過諸多瘋狂的事情裡面,印象也算是深刻的一件了呀。

它的發色,我個人很喜歡。尤其是拍攝到紅色的時候,那種濃郁的味道真的很棒。另外雖然以前用A16的時候,拍大氣勢的風景時有廣角可用,但現在,只有28mm焦段的它,構圖常常讓我很難取捨,算是一個侷限了吧。不過用久了,也覺得可以拍出不同於廣角的味道呢。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我前不久入手的,是一顆毫不起眼的鏡頭, Chinon 135mm 2.8。說知名度,Chinon在網路上的資料真的很少,關於這顆鏡頭的實拍分享更是缺乏。但之所以會選擇這顆鏡頭,其一是因為東德的MC 135mm 3.5那顆真的貴到入不下手。其二,是因為這顆鏡頭有2.8的光圈,對長焦段來說,大光圈算是可以彌補光源不足下的拍攝條件了吧。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但很可惜的,這顆鏡頭表現的不如我的預期。光圈全開時紫邊嚴重,非得縮到F4之後才能有所改善,只是這樣一來讓我想玩玩大光圈人像的美夢 ~~ 幻滅拉。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不過拿來拍攝許多特殊的主題時,長焦段可以將背景壓縮的特性,我覺得又能夠玩出許多不同的味道出來。論解析度,也還不錯,所以現在,原廠的55-250也已經被我封在防潮箱,由Chinon這支來代替它出勤了。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雖然老鏡要靠轉接環才能接上,而這些老鏡也只能靠手動對焦,沒有自動對焦來得便利。但對我而言,玩慣了變焦鏡,玩慣了重鹹的現代鏡頭之後,回過頭來,體會這些已經有十多年歷史老鏡頭的味道 (甚至年代更久遠了)。用定焦的畫面來構圖(我還滿堅持要玩定焦鏡的),慢慢轉動對焦環時,眼前的景物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一段路程,其實也是一種思考,讓按下快門之前的腦袋,多了也許那十幾秒的沉澱。而沉澱過後,能夠留下來的豈不是最好的那些嗎?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Yashica 50mm ML 1.9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Pentax SMC 28mm 3.5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Photo by Chinon 135mm 2.8
我這半年來的老鏡歷程


以上是小弟這半年來,玩老鏡的一點點心得,還請各位大大不吝指教,謝謝。


2010-05-26 2: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老鏡歷程

homerist wrote:

內容:


拍的好.. 寫的也好.. 只可惜不能加分 要不然一定5分送上!









homerist wrote:
從前從前,其實也沒有...(恕刪)

前面還好..看到後面的老鏡~~排除縮圖的效果不說~解像力還真是真棒耶..那大大有裝裂像屏嗎? 否則對焦怎麽做到次次精準?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大推這篇啊!!!
在言必稱L的C家又多了一個選擇性
wmc0306 wrote:
前面還好..看到後面...(恕刪)


有的轉接環有合焦指示~所以沒裂像應該也能合到焦~
APS-C的觀景窗不大~裝裂像會對的很辛苦~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天使的誘惑 wrote:


有的轉接環有合焦...(恕刪)


有合焦晶片在晚上會很難對焦嗎

老實說小弟也有顆Takuma 50 1.4
解像力和發色真的不錯

但是在夜晚和大白天就非常難用
想問有合焦晶片,合焦成功率會很高嗎
glt wrote:
想問有合焦晶片,合焦成功率會很高嗎...(恕刪)


這部份我也不太清楚~目前有合焦晶片的轉接環還蠻多款的~可以Y拍搜尋一下問問老闆~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玩老鏡是玩器材者的天堂,因為從入手到脫手,幾乎不會賠到錢。若是買新鏡頭,一買來大概就打九折了吧。

手動鏡對焦的問題,是一般人考慮進入老鏡世界的進入障礙,特別是對於用慣數位機、習於用1:1檢視的人。輔助手動鏡對焦的方式,大致有:

1. 機身有LV功能者,優點是可用x5或x10精密對焦,而且不需要加減曝光值;缺點是必須改變操作單眼的方式(看著LCD拍攝),而且比較耗電

2. 改裝裂像或磨砂或微菱對焦屏,要先確定您的機身是不是有完全合適的改裝對焦屏。缺點是觀景窗可能會變暗,某些對焦屏會影響測光,APS機身因為觀景窗比較小對焦會比較辛苦。

3. 加裝觀景窗放大器,放大後(放大倍率有1.1x, 1.2x, 1.3x等)的確有利於手動對焦;缺點是觀景窗被放大後,邊緣或拍攝資訊列不容易看清楚,特別是對戴眼鏡的人。

4. 合焦晶片,優點是完全不需要改變拍攝的習慣,有些晶片還可以記錄鏡頭焦段、光圈、甚至調焦;缺點是在我用的機身上,合焦指示的範圍過大,即使用了一段時間在拍攝時還是有對焦的不確定感。

1-4我都用過,不過最後的選擇是1+3。如果是一開始玩,建議用1就好,等確定真正喜歡上老鏡的操作與成像,再考慮其它輔助方案。而且用LV的附加好處是不用再加減EV,對於一開始進入手動鏡世界的人,比較不會覺得拍一張照片怎麼這麼麻煩。

至於曝光值的調整,常聽到的說法是要靠經驗加減EV。我的方法是用M模式,光圈先開到最大(如F2.8)進行測光與對焦,記住快門數(假設為1/400)後縮光圈(假設為F8)準備拍攝,把剛剛的快門值換算一下(縮三級故快門要乘以8)為1/50,調整快門為1/50後拍攝即可有正確的曝光值。
不推不行,加分先!

好久以前也想入手老鏡,不過選擇實在太多了

看的眼花撩亂索性放棄讀完這篇之後感覺又中毒了......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感謝樓主分享 老鏡配合現代數位單眼的表現 有著不同於現代鏡的味道

另推8樓 crowdedcity 大的分享

老鏡及手動鏡的同好 也歡迎來另一樓層 交流 分享 手動鏡 技術交流 & 蓋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