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踏入單眼這一塊,
是在同學慫恿及拍小孩的前提下,不慎踏入的,
沒想到DSLR是這麼的有趣,
漸漸的覺得原先的Kit鏡不是那麼夠用,
剛好老婆批准可以有「一顆」新鏡頭的額度
(沒限金額,但是只可以買一顆),
我就開始在國內外網站瀏覽做功課,
沒想到越看越是三心二意~
原先預定的,是購入EF系列鏡頭,
想說這樣在目前的500D或是以後升級全幅機都可以用
但是既然要買EF鏡頭,想當然爾,會肖想Canon的L鏡,
選定焦L鏡嗎(24L II)?出門要帶兩隻小朋友,定焦鏡實在是不方便,
那選大小三元變焦L鏡(16-35,17-40,24-70,24-105),
裝在目前的aps-c機身上,卻又變得要廣不廣,不然就是焦段不便,
後來轉往EF-S系列(或說是aps-c專用)鏡頭去研究,
沒想到這區塊更是複雜,
原廠副廠選擇實在是太多,
最早看的是Canon EF-S 17-55 F2.8 IS USM這顆原廠鏡皇,
不過同規格的副廠鏡卻便宜了快一半(Tamron B005),
連Sigma都風聲要出新款的17-50mm,裡面還有放人工瑩石
(這樣不就等同是副廠的L鏡了嗎?)
讓我很三心二意~
接下來又看到兼具小望遠,小廣角的EF-S 15-85mm F3.5-5.6,
這顆勝在焦段好用,
同樣規格的副廠是Sigma 17-70mm F2.8-4,
雖然焦段少於原廠鏡,
但是光圈跟價格卻又勝過原廠,
而且Sigma又有揪感心的三年保固,
實在是讓我流口水,不過這顆目前是缺很大,
Yahoo一出來,都是不到三天就被買完,
實在是讓人覺得,現在景氣有這麼好嗎?
後來倒是看到一位網友提到,
拍得到比拍的美重要,只要拍到,畫質可以靠後製幫忙
依據這個說法,
似乎鏡頭焦段才是重要,
於是我又開始看旅遊鏡,Canon EF-S 18-200mm
這個部分原廠副場價位都差不多,
副場勝在焦段更大Tamron 18-270, Sigma 18-250,
但是這邊有一個大問題,
旅遊鏡因為變焦範圍大,所以光圈不可能太大,
變成微光跟室內環境我可能要被迫換鏡頭或是加外閃,
還是不方便!
之前有個網友說,
「你是出門玩,還是出門攝影的?」
嗯~~
這個問題原來才是我的罩門,
我是出門玩的,相機只是替全家留下美好回憶的工具,
不管是以前的DC還是現在的DSLR都是如此,
二十年前不是流行過一陣子「即可拍」嗎?
相機一卷底片拍完就丟,各大風景區都有賣(現在應該是還買得到)
誰管鏡頭光圈是什麼規格?重點是旅遊記錄
而我的重點是拍照記錄生活,而不是攝影,
雖然有空我還是喜歡揹著相機四處拍,
但現實生活中,我的確大多數時間是沒空的,
我沒辦法丟下妻小自己出門去拍照
畢竟老早就不是單身了嘛!
(夢境:一個人揹著單眼,開著愛車,環島七天!)
所以說到底,
我還是不知道該買哪顆鏡頭呀!
有人可以指點一條明路嗎?
謝啦!
--------------------------------分隔線------------------------------
6月8日更新,
昭告各位前輩,
最後小弟不敵紅圈圈誘惑,
撿了一顆二手的EF 24-105mm F4L,
目前快樂使用中!
就不好意思上來開箱了!(二手鏡應該沒人想看開箱文吧?)
實際使用心得,24mm x 1.6 我覺得剛好耶!
不會不夠廣(甚至有時候還太廣),可能一部分是因為我技術不好,
構圖取景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常常不知道怎麼閃雜物,
於是乾脆 Zoom-in 排除雜物,
而80-105mm端,我用的也剛好,手抖不會很嚴重,
之前用過EF-S 55-250mm,超過150mm就覺得自己的手抖很大!
(應該是咖啡因中毒吧?哈!)
總之,我買了這顆鏡頭超滿意,也謝謝眾位神人給我的意見,
謝謝大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