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大稻埕攝影活動紀錄(圖多

入手500D不到幾個禮拜便在日前在486的噗浪看到活動訊息,就馬上報名了
那天早上早就搭客運從新竹出發...



迪化街初建於1850年代,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迪化」一名,是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所制定的街道名。
該街實際包含戰前的南街,中街,中北街(北段、北街),普願街以及杜厝街,
而現今當地民眾通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
經過1980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年開始,
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台北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
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不僅此,該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
據統計,2005年的迪化街附近共有100多家的紡織公司、300多家布行、
200多家中藥材鋪,年產值則超過30億美金。



台北霞海城隍廟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老街上,是台灣的國家三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
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也是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一般來說,霞海城隍廟所屬宗教應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城隍信仰,屬多神教。該廟除了主祀霞海城隍外,
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
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六安堂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75號
迪化老街上建築林立,每一棟的歲數都近上百,
迪化街中數十家南北雜貨、 中藥鋪子當中就有數家號稱百年老店的鋪子,
其中六安堂的氣勢在迪化街藥鋪群裡營業額皆顯得寶刀未老。
六安堂雖是老鋪,但裝潢已是富麗堂皇、雍容氣派的新模樣,在整條藥材街裡,它的門面顯得眩目奪人,
而六安堂裡擺設明亮清淨,內外觀皆予人舒暢感,加上藥材有一定的口碑,也因而客戶綿延不絕,
許多第一次逛迪化街的客人,也極容易受其明亮門面吸引而多留一步。



勝益食品 台北市迪化街1段144號
別再說最好的魷魚乾是來自阿根廷啦,應該更正為英國的!
因為自從英國打敗阿根廷,拿下福克蘭群島以後,過去所稱的阿根廷魷魚,都要修正為英國魷魚,
百分之九十的捕獲地都在福克蘭群島附近,當然也有來自紐西蘭、日本、韓國、秘魯等地的魷魚,不過數量極少。
30年前能吃魷魚乾的都是有錢人,每斤要價500多元,你說貴不貴?


話說我個人對魚乾累得沒什麼特別喜歡, 但是這間店裡的魚乾真的都好大



處處可見華麗的仿巴洛克式建築
雖然有很多棟已經在整修,甚至已經陳年老舊崩壞,但是隱約還瀰漫著濃濃的古色古香的味道
現在許多號稱是老街的地方,已經都是全部翻修後的模樣
少了點老味,多了點違和的現代味....迪化街算是少數能保持大部分建築原貌的老街吧?



勝豐食品 台北市迪化街1段154號 (迪化街最老的建築喔
老舊的百年老屋裡掛滿各式各樣,不同年代的宣傳燈箱與招牌,勝豐食品的招牌還保留油漆手繪的模樣,
其實這家店應該稱為「條狀物專賣店」,除了米粉與冬粉外,
還賣蚵仔麵線專用的紅麵線、細長滑溜的壽麵,以及各式麵條,
都是老闆誠心推薦,請大家來看看這家蓋有年矣的迪化街老店。
教授還說免費送了我們一張新竹車票,意思是在台北就吃的到新竹米粉(雖然我就在新竹啦XD



永盛藥材行 迪化街一段85號
這間蒜頭行的老闆是繼承爸爸衣缽延續下來的,老闆甚至還現場秀首楓橋夜泊
重重的篩子,熟練的篩著蒜頭。



林豐益商行 臺北市迪化街一段214號
約九十年歷史,專門出售各類傳統竹器的竹器店,如砧板、蒸籠、炊具等
是一家專賣竹木器具的老字號,還沒走進店內,就可看到為數眾多的傳統器具高高吊掛在天花板上,
舉凡蒸年糕用的竹蒸籠、做紅龜粿的粿模、或是賣麵用的竹編燙麵杓、黑白切擺放好料的竹製器皿等,
這裡統統都有,甚至連魚簍、謝籃等,這裡也都買得到,而且編製得玲瓏可愛、讓人忍不住想拿來當家飾品。
尤其可貴的是,這裡的產品,多半仍是台灣本地產製,只有極少數從東南亞進口,
珍貴的製作技巧,不僅是一門技術,更已臻藝術境界,值得觀覽選購。



連建築物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百年老味
少見的木頭天花板,斑駁的牆壁和密密麻麻的電線...用單色模式拍最有味道。



到了後面,總覺得人越來越多了。
有些是半途加入的也有些是遲到,不過人多最熱鬧了。



新慶利碾米廠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57號
教授說要買米,來這裡就對了



仁安醫院 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創建年代:日昭和二年(1927年)
位於延平北路和涼州街口的仁安醫院,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及後續幾次地震,原始磚造結構已嚴重毀損,
且又因年久失修,漏水情形相當嚴重,原本準備改建為住商混合大樓,
經台北市政府積極爭取,取得屋主同意捐贈列為歷史建築,目前正在整修中。
日據時代,仁安醫院為大稻埕地區重要的醫院之一,由當地人所開設,任職醫生其祖孫三代皆服務於此。
捐贈列為歷史建築之前,其產權為曾任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柯賢忠家族所擁有,前衛生局長柯賢忠就曾在此居住。
仁安醫院建於昭和二年(1927),為轉角七開間二層樓店屋建築。轉角立面做圓形山頭,
上面飾以花草泥塑浮雕。邊柱頭與間柱頭做凸柱雕花圓球收頭。轉角立面開窗三小間,
其它立面開窗為二小間,面崁圓柱,窗台下緣做線腳收邊。邊柱立面則以磁磚與洗石子作相間。
在內部空間的使用上,主入口設於轉角處,一樓作為看診使用,
有門廳、候診室、掛號處及領藥處;二樓則為醫生及其家庭的生活空間,
有客廳、臥房、書房、廚房、醫藥及醫療工具儲存間等。



林合發油飯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永樂市場1041號賣場)
穿梭在永樂市場和街頭小巷裡,感覺到有許多不同的味道
永樂市場有一間很有名的油飯
每天早晨4點左右,林家大小即起床蒸米、滷肉,經過嚴選、水分適中的上好長型蓬萊米,
經滾水生出的層層水蒸氣蒸過後,米粒的口感才能香Q爽口。
肉是選上好的肉,再慢燉出精華湯汁,不但肉質鮮美,而且入口即化。
熬煮的時間拿捏,會左右肉質與味道。鮮肉、香菇及蝦米,加上經過數小時熬煮的滷肉汁,
以獨門的火候控制,與蒸好8分熟的蓬萊米一起炒勻,
使米粒吸足肉汁,不但可以保留肉的甜味,醬汁也能充分入味。
入味的工作完成後,咀嚼時才能感覺到滷汁隨著米飯在口中化開的香甜,
最後,再舖上新鮮香醇的香菇與蝦米,充分拌入佐料及循古法特製的醬料,絕不添加化學原料或防腐劑,
吃起來家鄉味十足、不油不膩,濃郁的口感在口中散發開來,讓你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深怕遺漏任何一點美味。用於禮盒包裝時,則另舖上由香菇、肉絲、蝦仁、油蔥炒過的配料,
粒粒的米飯充滿飽實感,也深受許多忠實顧客的喜愛,即使微波加熱過後,米粒仍保持油潤,充滿嚼勁!

真的很好吃,就算只是小小一包,還是覺得很好吃,米粒不硬,很軟而且很香!
有點後悔當天沒有買回來當晚餐吃....因為要買到一盒油飯可是要先排隊的!



有記名茶 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64巷26號朝陽公園旁
來自鐵觀音茶原始故鄉--茶鄉福建安溪,先祖敬輝公1890年在廈門開設「王有記茶莊」。
第二代王孝謹先生,1907年渡海來台,
在當時台灣茶業集散重鎮大稻埕設立精製茶廠,加工精製台灣北部包種茶到泰國。
第三代王澄清17歲來台接手,負責台茶採購、精製加工等外銷事宜;孝謹公轉居泰國,專責市場行銷。
到了民國60年代左右,台灣經濟起飛,內銷市場飲茶人口大幅增加,
又因為各項茶藝文化的推動,飲茶的質與量水準普遍提升。
為因應市場趨勢,第四代兄弟遂合作於民國64年在台北市濟南路2段67號開設第一個內銷門市。
以推廣茶知識為經營宗旨,秉持澄清君指示「以道德良心來經營茶業」,頗獲消費者好評
目前該店由老二王端國接手負責。爾後又於長春路89號分設門市;目前該店由老四王端祥 負責經營。



一進門馬上端了東方美人茶給我們喝,還特地開放二樓給我們參觀
到了快結束的時候老闆娘甚至還親自泡了綠茶給我們喝,用很方便的茶壺就泡出相當好喝的茶呢!

這次的大稻埕攝影活動真的收穫不少,
有位攝影大哥還送了一捲400度的底片給我,真的太感動了,剛好那時底片也快用完了
他的包包簡直是百寶袋,不愧是玩了二十幾年相機的老手,稀有到不行的相機都有!
同行的人中有人帶了EP1,有點出乎意料的大!(欸
也被許多的金邊鏡頭閃到不行,這些大哥大姐們各個都是老手呢!!
很期待看到同行的人的作品(笑


文中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各家店的網站介紹和網路上的網友介紹。

2009-11-30 16:56 發佈
這人文活動看起來不錯~

每次要報總是都剛好有事情

下次我們也要跟486爸拔的團拉~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大家顯然都是因為486才去的xD
教授蠻傷心的說都沒人認識他XD
只要有跟團 現場跟教授互動他都會送書~個人覺得還不錯!!

misapupu wrote:
大家顯然都是因為486...(恕刪)

現在看到這篇文.感覺很熟悉.

原來當年我也參加過2-3次的活動.

還幫忙背過葉老師的擴音器.陪在旁邊一路跟隨.
*************************


misapupu wrote:
大家顯然都是因為486...(恕刪)

葉老師的古蹟導覽解說.
**************



老何2738 wrote:
葉老師的古蹟導覽解...(恕刪)

城隍廟法會.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