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習慣拍完照片,會把記憶卡從相機取出,用讀卡機接到電腦存取,因此開啟機身記憶卡室的機會比較多。就在某次存取完,把記憶卡重新插回相機,關上記憶卡室的門時,突然發現機背的3吋LCD似乎閃了一下(此時相機開關是OFF)。後來就反覆試了幾次,目前發現,在記憶卡室跟電池室,分別各有一個小卡榫,應該是機身用來偵測門是否關閉的小裝置。(請參考以下照片標記位置)


只要把記憶卡室或電池室的門打開,機身偵測到後似乎就會自動切斷電池與機身連接,然後當門關上壓回卡榫的時候,應該會恢復連接,就是此時我的機背LCD整個畫面會閃一下白光(光不強並不明顯,可能要眼睛貼著螢幕或在沒光線的地方才容易看到,但反覆測試確定有)
補充:剛剛又再確認過,不只關上門時會閃一下,打開時也會,也就是開啟時閃一次,關上時又閃一次。
感覺是每次打開門,機身就斷電,然後關上門,機身供電的時候LCD就會閃一下(此過程中機身開關都是在OFF狀態)。我只是納悶這是不是正常現象,倒底是我的機子有問題,還是大家的7D也都會這樣呢?若是頻繁的發生,是否會對LCD有不良影響呢?
歡迎有7D或5D、50D、500D或其他XXXD機種的同好試試看你的機子會不會有這現象。
另外,小弟之前是用N家系統,這次是第一次嘗試C家的數位單眼,以前就習慣拍RAW File格式回來處理。所以當然也試了7D的RAW File,以及DPP轉檔軟體。不過小弟在比較機身直出JPG,以及RAW File由DPP轉檔出JPG這兩種方式的檔案時,發現怎麼感覺某些狀態下機身直出的JPG細節似乎比RAW還多,而且不管DPP調整不同設定都無法產出相同的效果。
這讓小弟蠻驚訝的,也對7D本身對JPG、RAW的處理,或是DPP轉檔的效果有了一些疑慮。以下提供比較圖的100%截圖,以及實拍原始檔案(機身直出JPG以及CR2 RAW File),請有7D或其他機種的同好一起來研究看看,或是不吝給小弟一些指導。
拍攝相關環境以及組態:
機身:Canon EOS 7D
鏡頭:Canon EF 16-35mm f/2.8 L II @35mm
畫質:RAW L + JPG L 精細
照片風格:標準 (銳利度+1)
白平衡:自動
光圈:5.6 快門:1/60
ISO值:100 (高IOS雜訊抑制關閉)
DPP版本:3.7.2.0
轉檔設定:直接開啟CR2檔案後轉存JPG,品質8,未修改任何參數
(這部份試過即使轉存TIF檔案結果相同,因此細節差異並非JPG壓縮影響)
下圖一(機身JPG直出100%截圖)

下圖二(DPP轉檔JPG 100%截圖)

原始檔案下載(含機身直出JPG以及CR2 RAW File)
http://www.badongo.com/file/18293102
以上照片是針對一張CF記憶卡對焦拍攝,請注意卡片上紅色貼紙與卡片黑色邊緣中間銀白色金屬部份,先撇開機身直出與DPP預設的銳化程度不同,兩者可看出明顯的細節差異,機身直出JPG可以看到很多金屬上的條紋,但DPP轉檔後變得看不清楚了,甚至有點消失。也試過調整一些DPP的參數,改變銳利度,取消NR等等,或是改轉成TIF檔案儲存等等,但以上的基本差異並沒有太大改變。
除了這張照片,其他在室外拍攝的照片我也有觀察到類似的情況,感覺好像在較高光區域會比較明顯(也就是機身直出的細節較多)。理論上,RAW File轉出的檔案,再怎樣也應該不會比較差才對,更多時候應該要更好,可是我似乎連轉出跟機身JPG相同的效果都沒辦法。
歡迎大家下載原始檔案回去,或用您的7D、其他機型試試看,一起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