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剛玩單眼近兩個月,
目前也只用一顆1755來拍.
先前只買了 "抗UV" + 遮光罩,
今日下班去補了 "CPL".
回到家直覺就把 "抗UV" 取下換上 "CPL".
但突然想到, "CPL" 應該是沒抗UV的功能吧!?
又聽說1755的抗耀光很遜..
所以就想 : 兩片都應該裝吧!? 但..可以嗎!?
(結果當然是可以, 請原諒我的菜)
因為CPL要轉, 很自然放在 "抗UV" 的上面..
(不過有疑問, 大家都是接 UV 又接 CPL的嗎!?)
形成 50D+1755+UV+CPL+遮光罩
鏡頭變長了一點點呢.. (心理作用居多, 因為遮光罩蓋住了長出來的部份
但接上機身後, 發現好像暗了很多.
在房間用17端試拍, 沒有暗角的問題.
理論上如果遮光罩是依照鏡頭設計,
那現在多了一截,
所謂的 "遮光效果" 是不是就變遜了!?
還是跟本是小弟想太多了!?
還有, 加上遮光罩後, 轉 CPL = 冏rz
轉起來的動作等於一整個 "醜" 嚕..
故想請問各位前輩們,
不一定要1755的使用者..
就問一問大家的使用習慣嚕.
謝謝..
(在底片機上才有差)
UV鏡都是拿來當保護鏡用的
所以即使拆下來不裝,也不會影響畫質
(少一片鏡片,畫質應該會更好才是)
裝上CPL後,覺得暗是正常的
因CPL本身就有減光的效果
另外,17-55is這支鏡頭,同時裝上UV跟CPL時會有暗角
所以裝CPL時,一定要拆UV
而邊角失光的問題,50D內可以校正,你進選單調一下就可以了
但好像校正後的檔案,用DPP開啟跟轉檔時間會比較久
你自己實驗看看好了
meridian wrote:
另外我不習慣稱保護鏡為UV, 因為數位時代很多保護鏡根本沒有抗UV功能, 只有B+W有Haze字樣的才有
樓主用的是抗UV濾鏡
跟很多人一樣,因為無色且透光性良好,所以拿來當保護鏡用
(也有人拿1A或1B的濾鏡當保護鏡用,兼可矯正色溫)
而多數人應該不太會刻意區分UV跟保護鏡的差別
因為在數位機上,這兩者的用途其實是沒什麼差的
(B+W的UV-Haze filter,是因為透光性良好,才被人拿來當保護鏡的,不是專門出來當保護鏡且具備抗UV功能的)
另外,無機能性的純保護鏡(Lens Protect),是最近這幾年才有在出的(只有某幾間日系廠商)
請問在這之前,其他人拿什麼當保護鏡?
一些用詞,不需要太去鑽牛角尖
知道那東西是什麼,做什麼用的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