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wang wrote:50L移焦,無所謂,S50A移焦,罪該萬 50L移焦我也不買啊,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我買其它至少十幾顆原廠鏡沒有發生過移焦情況,連機身調焦都從沒動過買sigma是以前自己買過實際發生的問題,跟現在買sigma50 art測焦也不準才會這樣說
mywang wrote:50L移焦,無所謂,...(恕刪) 其實有些人就是原廠心態作祟卻也不願承認畫質差改說氛圍好有focus shift就說色彩佳就像mywang大說,這類人對原廠無比寬容,對非原廠十分嚴苛,我看還是買L頭比較快活
nthomas wrote:其實有些人就是原廠心...(恕刪) 是阿 如果照你說的人也要分類的話所以你們說的原廠那類人 就乖乖去買原廠阿那你們這類人就好好玩副廠阿看到喜歡原廠那種FU的人留言 你們就當作無視就好了明明認知不同 他們說的你們不懂 你們說的他們不要每次在那邊酸來酸去不累嗎
luckyjacky wrote:反正就是 canon 機身對副廠支援度的問題就是了 較真的話不是支援度的問題哦。這事情的本質是, 如果都是提高ISO的話,各家鏡頭都會得到更高曝光的圖片。但是高ISO就意味著引入高的噪點,這是一個可以給用戶取捨的問題。而在低ISO大光圈全開的話, 用戶已經手動設定ISO已經表明需求了,倘若某家機身廠商知道自己的鏡頭在超大光圈全開條件下失光嚴重情況下,私下做ISO-boosting,比如制定ISO100,而實際上是用更高的ISO值曝光,使得某些大光圈頭看起來更明亮, 這是掩蓋問題還是提高支援度?如果說用戶對這樣的做法不在意也就罷了,但如果用這個去說其他副廠鏡頭通光率不行那就是把自己缺點當成優點然後去指責別人了。S50A 和 50L 的通光率實際上是很接近的, 前者T1.7和後者 T1.68(@F1.4),同樣設置下這兩個數值不可能有一眼就能區分的效果。那麼機身對鏡頭做的小trick 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DXO在實驗室做了大量實驗后發現的問題, 但涉及到商業以及法律上的問題,不好輕率公開指責。
nthomas wrote:把事實說出來怎麼會累...(恕刪) 是阿 你都這樣說 不用拘限了原廠副廠了那為何還要說甚麼歸類呢? "這類人對原廠無比寬容,對非原廠十分嚴苛,我看還是買L頭比較快活"大家還不是機身都買canon? 不然機身還能買副廠嗎?不管挺原廠 跟挺副廠 都有發言偏激的人那位X兄 我也搞不懂他在講甚麼東西 還有 你的 原廠鏡填海論討論規討論 有些都太超過 都不是好事旁邊看的人也都看在眼裡
luckyjacky wrote:是阿 你都這樣說 不...(恕刪) 填海很明顯是針對那位X兄的何必這麼在意呢?倒是你如果覺得X兄的言論有點不知所云,怎麼不見你像現在這樣跳出來給與指正或討論呢?至於你所謂的分類,根本就沒有,我只是單純順著mywang大大的話講,我可沒有要幫誰分類我只是把我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提出來,我原文寫的是有些人,可不是你後來引用後所改的這類人
luckyjacky wrote:所以應該拿第三方機身...(恕刪) 最標準的當然是用實驗室等級的光學系統量測(例如lensrentals的新機台OLAF)上相機測量是要了解相機在除了感光元件以外前面的AA filter, IR filter以及substrate各種參數的影響在中央和角落的解析度、CA等等影響上A7R量測應該是資金不是這麼充裕的素人的折衷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