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nnbai wrote:
+1.唉~ 還是有....(恕刪)
感謝啊
數為化的時代來臨,
就攝影來說,
什麼是好,什麼不好的標準已經漸漸主觀化,
所以不關批評也好,認同也好,
我認為都沒有所謂的標準跟對錯,
再次感謝您的指教!!
小小犬 wrote:
謝謝你的普通意見啊X...(恕刪)
就如同您所說的,
攝影沒有所謂的好與壞,
因為就婚攝來說,
好與壞是建立在攝影師與客戶所溝通的結果論,
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細節,
例如風格接受度,長輩接受度等等因素,
中規中矩的照片雖然平凡,但其實增添了許多耐看度,
而強烈風格的照片雖然記憶點深,但卻也增添了些許的風險,甚至不被廣泛接受,
姑且不論我們要的是哪一種,
我認為每張照片都一定有人認同,也有人不認同,
我認為批評是好,但不要情緒((拍的像XX))
因為將情緒字眼帶到評論中實在沒有太大的實質幫助,
我相信也沒有人敢說自己的作品有多好多棒,
但我們都能有自信的告訴自己,也告訴任何人,
我們並沒有對不起我們的客戶,就狹義的範疇來說,
我們已做到該做的,那就是對的事情,
我也再次強調,我所發表的這篇
純粹只是想與各位資深前輩分享自己的作品
從來沒有想過要有多少回饋抑或是多少支持,
我接受批評,因為攝影是主觀的,
但我不希望造成筆戰,
攝影是單純的,是快樂的,
回頭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拍照,
那初衷是如此的簡單而已
不是嗎?
此回覆並不帶任何評論以及情緒立場,
純粹只是站在同是攝影人的角度,
我們拍照,
因為拍照讓我們快樂!
小小犬 wrote:
謝謝你的普通意見啊X...(恕刪)
很多話原先是覺得沒必要挑太明才刪的,樓主都說不想筆戰了

要說拍寫實、當事人有感動就好、新人長輩喜歡、平實才耐看....這些主張,我可能是從20年前奉行到現在吧;多燈同步拿棚燈當武器"埋伏"整場東一支西一支,在郝伯伯當院長時代公司主辦的多場產官學研討會我們就在玩了(那時不要說出大燈,大部分平面攝影一支GN45跳燈就打遍天下)千帆過盡、坐看得失,華麗一點的燈法所得到自認滿意的效果,與為了照顧這些身外事錯失掉那些可以更好的構圖或快門時機,只有自己知道.
現在看著婚攝業"殺紅了眼"的競爭方式,卯起來把器材、技法、攝影師的健康全投進去討好那些本身"撐不起來"的客案(就是景/人/過程/預算都不怎樣的),覺得很累、很膩而已

個人是覺得樓主這種蘊含新世代美學概念(白話文就是"微電影"的概念:裁切比例、分鏡、及氛圍)的小成本製作,是一條比較符合"微利時代公平正義"的新路(買/賣雙方付出較為對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