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Canon EF 50mm F1.2 USM L [入手]

我擁有過50/1.2L,不過只有一天..它是個禮物,拿到的時候當然很開心
不過實際拍的時候,卻感覺對焦上有一絲絲不穩定的狀況
因為我有EF50/1.4一段時間,自然會拿來比較..
1.2的顏色氣氛感覺當然是很迷人,不過拍起來線條卻覺得沒有1.4扎實
我有拿去買的店試,換了三顆,結果都差不多....我並不是很講究對焦點要多準的人
但是畫面一看起來就比我之前的老EF 50/1.4還不扎實,實在不太能接受
後來只好換了35/1.4回家...我那時候的感覺是 實際最大光圈近距離測 有可能會測不出什麼問題來
反而是實拍時 常有一種不知道哪裡差了一點點的感覺
有人PM來嘴炮,有人PM來要我不要繼續淌渾水,但也有人是有興趣所以PM給我的
很明顯,有些回文的朋友根本就不打算認同這個現象,就算我講破嘴也只是換來更多嘴炮而已,所以如果接下來我沒有回答到這些朋友的問題,你們也不用再特地回文了 ; 我之所以還回這篇文,是希望多少能夠讓其他有興趣的朋友更多瞭解一些這個好像很扯很玄的光學現象

既然前面貼的連結跟解釋很多人都不想看或看不懂,那麼我就在換個方式來講好了。現今的SLR系統不論AF或MF都一率是用鏡頭的開放光圈來對焦(轉接不論),為的就是提高進光量而降低對焦的困難度,這點我想應該沒人有疑問。這樣的設計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利多於弊的,也因此才能一統市場。但是這種設計在遇到超大光圈的鏡頭時偶爾就會發生問題,因為超大光圈在成像上會存在著難以完全修正的球面像差,因此在用開放光圈對焦的時候可以比喻成在乾淨的眼鏡鏡片上抹上一片油污來看東西(有戴眼鏡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講什麼)。當然就算是抹上一片油,機身的AF sensor或是人眼還是可以在嘗試後找到相對來說讓成像最清楚的對焦點。如果這時候你打算就用最大光圈拍攝,那麼排除沒對準焦的情形下,毫無疑問這時成像會是最清晰的狀態。但如果不是用開放光圈拍攝,當光圈一縮時,部分的光路就不會再經過球面像差很大的邊緣部分,此時就好比把眼鏡鏡片上的油污擦乾淨再重新來對焦一次,是不是有可能這時候讓成像最清晰的對焦點就不一樣了? 這會很奇怪很不合邏輯嗎? 會像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一樣扯嗎? 我想應該不會吧?

有人質疑上腳架用MF會不會遇到這問題,當然會,AF跟MF在SLR系統都是經由同樣的光路來進行嘗試對焦的動作,沒道理AF會受影響而MF不會。我自己的經驗和我所看到的測試也都是用MF在對焦,同樣避免不了受影響

有人質疑為什麼在50L身上只出現在中間幾檔光圈,這問題很簡單,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這是基本原理,不是說光圈縮更小就不會受影響,而是加大的景深掩蓋掉了偏移掉的部分 ; 唯有在景深還不是很足夠的中段光圈才比較容易觀察到這種現象。這跟啥進光量的大小沒有關係,光圈又不是只影響進光量

有人認為這種情形只會發生在技術還不成熟的老鏡頭身上,我覺得還有待商榷。的確電腦的進步讓現在設計一顆表現優異的鏡頭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但是一些光學上的先天限制還是很難在有限的成本下克服,大光圈下的球面像差是一個例子,大光圈下的軸向色散也是一個例子,都是不下重本就不容易處理的問題。處理得好的鏡頭有沒有? 當然還是有,只是價位也遠離大眾層級而已

有人說如果真的有這問題,為何職業用戶都沒有發現? 這個現象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比較明顯,除了光圈檔位之外,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同樣也很關鍵,因為這些本來就是影響景深的要素。我身邊沒有職業攝影師,我並不清楚他們會怎麼使用器材,focus shift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是很關鍵我沒有辦法估計。不過就我自己用ZF 85/1.4和100/2拍了幾千張照片的經驗,85/1.4的準焦率就是比較低,儘管它的焦段比較短理論上景深應該較深

有人希望有圖有真相,老實講我也想,但很抱歉我實在不喜歡Canon系統,也不可能為了證明什麼就入手一台機身跟50L。再說打死不信的人就算拿出什麼也沒有用,何苦來哉?

我必須再次重申的是,focus shift不是只有在50L上才看得到,我自己用過的ZF 85/1.4,還有好幾顆所謂各家的大光圈銘鏡都會在特定的情形下出現明顯的focus shift。但就如同變形以及色散,這只是鏡頭面臨光學難題上所選擇的妥協。光學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達到完美的世界,在有限的成本下往往只能選擇犧牲某一小部分來換取其他方面的好表現。我並不是要說50L因為有了明顯的focus shift就是一顆爛鏡頭,而是能讓有興趣入手的朋友可以先考慮好,省得買了之後才後悔 ; 或者是讓已經擁有的朋友在不巧被影響而拍出失焦照的時候,不再只想到是自己或是model的錯,也可以在更多的瞭解之下避開這個缺陷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所以你相信我那就留下來吧,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網路上你應該找得到更適合你的地方,真的不必要在這邊搞得自己很生氣,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多不值得。

是, 我不相信!

所以我離開...

這棵我是覺得唯一討厭的是 紫邊阿!!

當光圈大到某個程度,紫邊非常的討厭.......

剩下的我覺得沒啥差!!

Horology wrote:
有人PM來嘴炮,有人...(恕刪)


我猜PM來嘴泡的是小巫先生吧?這個傢伙好像小孩子,檯面上吵不夠,非得繼續用PM一直來吵。
好像非得你聽到他的聲音不可,這倒是跟我兩歲的外甥很像 呵。
flickr.com/snapfocus/
看到這裡...這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才好。

萬萬沒有想到這顆50mm F1.2 USM L 居然會引起這樣廣泛的討論。

先感謝各位大大的討論與建言,目前小弟沒有更專業的測焦工具,還真無法得知該鏡縮光圈到多少才會移焦。(恕小弟無知)


不知那位大大能告知,既方便又簡單的方法,測試得知這鏡頭縮光圈的問題呢?
(太專業的方法...小弟我就放棄了)

在此再次感謝各看倌們的建議與指教。


說越多問題就越大。

1. 很簡單的一 個問題:f/2.0~f/2.8,3 feet之間的景深變化多了多少?從0.12 feet增加到0.18 feet。f/1.2的景深是多少?0.07 feet。如果說移焦的現象是因為景深增加而看不到,那請告訴我,為什麼f/1.2反而會準焦,也只有f/2.0~f/2.8會不準焦?這個神奇的f/1.2準焦,f/2.0~f/2.8可是那堆dpreview.com的阿達扯出來的。

請解釋。

2. 別的鏡頭慘兮兮,那是他們家裡的事,他們技術太差,怨不了別人,說到精密度,Canon的鏡頭高過那些只剩炒作價值的老鏡太多。

3. 我還是沒有聽到任何關於甚麼是focus shift的解釋。

4. 邊緣的光路根本不會影相對焦平面的判定,更不用說光圈的大小更不會去影響邊緣的光路,這樣的講法真的很不可思議,如果這樣,請問,天底下有哪顆鏡頭的光圈越小結果暗角越嚴重的?不但如此,成像大小還會因為光圈縮的越小變得越小。

5. 由4.,我真的很想問問,到底鏡頭光圈放的位置有沒有甚麼重要的條件?
實在奇怪
雖然我也是CANON職業用家
但針對事實
何必把話說太滿
我可以確定的是5D+50L
f/2.0~f/2.8會後移
而且是嚴重到眼部失焦
基本上在商業攝影考量
不太會買這顆<婚攝買較多>
礙於肖象權不便PO圖
不過50L發色真的很美
等我升級5DII再測試
Justwar wrote:
冒昧的請問小巫大大,您有512?

我用過呀
就是因為知道他的1.2之後的光圈會後移,我才跟朋友借來做實驗
拿一台有裂像的40D上腳架,用MF轉至合焦
拍一張

然後再退光圈到1.4 1.8 2.0拍
還是準的
但是1.4 1.8 2.0 你MF到準他不會逼逼
這樣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像Horology扯那麼多結果不敢回答我的問題
這我就很不欣賞了,五個劣
甚麼事實?事實就是根本沒有後移這一回事。

不要但連成像原理跟觀念都搞不清楚,空口說一推自己都不知道代表甚麼意思的專有名詞,講了一大堆的前後矛盾的解釋,沒招了,就開始強調"事實",甚麼"事實"?玩這招?捏造的事實也是事實,不過是假的事實,錯誤的認知也不是事實。這樣說好了,我的EF50 f1.2L兩年以來,拍的照片至少破萬張,"事實"就是沒有移焦,而且很好用。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