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怒髮衝冠

科技進步,資訊發達。有沒有想過,某天再沒有電腦及網絡,您的生活及工作會

變成怎樣?

之前每週都會到中山小鎮渡週末,時移世異,自人民幣被迫升值後,小鎮的商業

活動大幅降低,到此消費意欲亦隨之降溫。然而,最令人不適應的是這裡的網管。

最常用的谷歌大神被限縮,彼岸很多的伺服器被列入〝關注〞名單,這使我慣常

使用的一些工具性網頁不能瀏覽,莫非要帶著一疊圖鑑來渡週末?




01.前一篇說過澳門的生態環境變(壞)了,可能令一些慣常來些渡冬的候鳥卻步。

然而,這一篇卻是好消息。去年為拍一隻外觀特別的鳥,專程去了香港,而今年

卻聞離島有牠的蹤影出現。這兩篇剛好自相矛盾,非也。其實環境轉變是此消

彼長的,舉例海水出現紅潮,這是某類浮游藻類大量生長所致。對這些藻類當然是

好事,但對其他海洋生物來說,這些藻類會令牠們死亡。因此,一些不應有的

物種出現可能會令其他既存在的物種瀕臨死亡也說不定。




02.這次要介紹的是戴勝Eurasian Hoopoe。去年在維園首次與牠相遇,被牠那種

豪邁的食(蟲)相深深吸引。然而,總覺得仍有點不滿足,就是未有看到牠的

開冠。




03.孔雀最奪人眼球的應是牠的開屏表演,而戴勝頭頂有個鳳冠狀的漂亮羽冠,是

我國的二級保護鳥類。




04.據資料顯示,戴勝在〝有警情時羽冠立起〞。拍攝時,這戴勝在橫枝一站就接近

兩小時。幸好,除了打瞌睡之外,牠還不斷梳理羽毛,原來牠在〝伸懶腰〞時,

羽冠也會打開的。呵呵,Lucky!




05.戴勝羽毛顏色包括棕、黑及白三種,尤其是背部和翅膀是黑白相間的,所以是

非常醒目的。




06.從牠長嘴上的泥巴,令我回想牠那豪邁的食相。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一般鳥類分類都將戴勝歸屬為獨自的戴勝目UPUPIFORMES>戴勝科Upupidae>

戴勝屬Upupa,然而國際鳥類學家聯會IOC卻將之修訂為(原為犀鳥目的)

BUCEROTIFORMES。問題來了,修訂後的戴勝究竟屬犀鳥目,抑或這目的中文

名稱又有變?若在澳門,參考資料相對較易取得,而身在中山的我,再一次被

〝拒〞於這些知識寶庫的門外,悶!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怒髮衝冠
科技進步,資...(恕刪)

afon兄拍的很讚喔,翻上一頁才知道兄台換大砲了,難怪顏色解像力跟之前不一樣
多謝您的欣賞。

鳥攝是器材先決的,呵呵。

afon

deki wrote:
afon兄拍的很讚喔...(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對你獻上最大的敬意~幾乎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你的新作發表~~~你真的是一位很NICE的人!!!
繼續加油喔~總是有好看的鳥兒~~~成為我經常光顧的文章!!!
多謝功夫宅男兄撥冗看我的拙文爛照,我會繼續努力的。

afon

功夫宅男 wrote:
afon對你獻上最大...(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猛禽黑鳶

面前的堰上眾多的涉禽忽然起飛,而且是全無方向地飛行,再看清楚原來出現了

一隻不速之客。




01.一般都將猛禽稱為〝鷹〞,其實猛禽是有很多種的。黑鳶Black Kite是本地

最常見的猛禽,所以下次再見到時要留意識別。




02.大部分鳶展翅時,翅膀尖端的羽毛都會伸直如同人類的手指一樣。




03.黑鳶的特徵是成〝V〞字型的尾巴。




04.自從在三聖灘拍過的一輯小翠後,已較少機會拍得漂亮的小翠。這次見到這隻

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的羽毛顏色特別亮麗,雖然距離稍遠,但不失為張好的

紀錄。今年所見的小翠似全都是雌鳥,不知會否影響到來年的繁殖?




05.立冬已過了差不多20天,這幾天好像才感到有點北風,這隻磯鷸Common Sandpiper

也開始抖開牠的〝羽絨大褸〞。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雀鳥需要樹木才能生存,所以在下次外拍時,愛惜身旁的植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虎斑與正能量

早前見鳥友貼出一隻虎斑地鶇的照片,赫然發現牠的嘴竟是彎的。那天拍完北紅尾

準備回家時,收到鳥友J兄的電話,說發現虎斑的行蹤。立即來個大轉彎,向新鳥點

進發。




01.在超暗的枯葉堆中見到這隻偽裝好手---虎斑地鶇Scaly Thrush。感謝J兄的導航指引,

否則真難以發現牠的蹤影。




02.由於早知這隻虎斑的嘴有缺憾,所以當時就特別留意。一般虎斑的嘴是直的,而

這張照片清楚見到牠的上嘴是向下彎的,還有牠的左下嘴基似有突出物。




03.細看牠的上下嘴尖端不是合著的,估計因而上嘴沒有下嘴支持而形成下彎狀況。




04.再看左邊的突出物,有鳥友說是牠的舌頭。




05.剛好拍到牠的正面,原來牠的本來成三角形的下嘴從中裂開,而且整個下嘴向左

扭曲,剛才所見的突出物就是下嘴的左邊部分,似乎已有乾枯的情況。從外觀看,

牠的顎骨也變了型,這情況應還算是嚴重的。雀鳥的嘴等同是吃飯的工具,而牠這

變型了的嘴肯定會阻礙進食。然而,從現場觀察得知,除了嘴部之外,這隻虎斑長得

胖胖的,羽毛很正常,完全看不出與其他同有何分別。鳥友曾拍到牠進食的照片,

也從鳥友口中得知牠在挖土找螻蛄等蟲時,顯得稍為吃力。然而,適者生存就是

硬道理。

我總相信正能量是存在的,儘管一時難以在人類中找到,但看到這逆境中仍能悠然

自得的虎斑,令我不禁肅然起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節能減排〞已是個共識的環保議題,下次外拍時,試試與鳥友

分享共乘一部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郎才女貌

鳥攝其中的一種樂趣就是鳥類識別,而識別當然要以其特徵為根據。羽毛顏色

可算是鳥類的一大特徵,所以通常都依此開始進行識別。很多雀鳥都是雌雄同色

的,但仍有一部分是雌雄異色。這會在識別時增加難度,然而,當拍得雌雄鳥時,

就有如拍得兩種不同的鳥,喜悅程度會是以倍數上升的。




01.某個陰天的下午,由於太陽整天也沒露面,所以4點左右光線已頗弱。來到渠口的

樹林時,見幾位鳥友在拍一隻比麻雀小一圈的鳥,瞥見牠顏色非常醒目。噢!是去年

拍過的北紅尾鴝Daurian Redstart,而且還是顏色較奪眼球的雄鳥。




02.由於拍攝環境不理想,各鳥友只可以單列縱隊排列,我叨陪末席。雖然位置欠佳,

但這北紅尾雄鳥超合作地擺出多種姿勢,更包括我的至愛〝球〞型。




03.稍後在另一邊,北紅尾雌鳥接著出場。雖然雌鳥略欠點亮麗,不過牠停留的時間

就更長。




04.總覺得來渡冬的鳥兒戒心較低,一般只會自顧吃東西。




05.由於光線太弱,ISO相應要提高,最高的就是這張的6400。看來有需要找時間再來

〝補考〞了。

北紅尾鴝屬鶲科的紅尾鴝屬,該屬的最大特微就是褚紅色的尾巴。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外拍時鏡頭或會被身旁的樹枝遮掩,記得帶備些幼繩,以便將

這些樹枝稍稍拉開。這樣既有利拍攝,又不會折斷樹枝,下次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難,趣!

聽說有鳥友多年來,都痴迷地只拍翠鳥。普通翠鳥及白胸翡翠似乎終年可在

澳門看到,而藍翡翠Black-capped Kingfisher卻是只在冬季才現身的候鳥。基此,

能見到藍翠的機會,可算是屈指可數。




01.那天到場埋伏不久,就見這隻頭戴黑帽,身披藍披肩,叼著紅雪茄的稀客。




02.雖然當時陽光普照,但反而因陰影影響,主體有部分難以看清楚。




03.只見這藍翠的羽毛黏成一塊,估計牠剛洗過澡,蹲在竹桿晾乾羽毛。




04.從照片(特別第1張)看到牠的胸部有大片白色,而且邊緣還有鱗紋,估計牠是

首次渡冬的亞成鳥。




05.拍了這輯後,朝思暮想,終於在一個清晨6時半,摸黑來到灘頭,苦心等待了

接近6個小時。然而,付出了熱情,卻是零快門的收獲。

昨天讀了蘇毅雄先生的一篇訪談,對其中的兩句印象非常深刻,覺得應適合作為

鳥攝人的座右銘。〝鳥攝人應學會放手〞及〝拍不到是正常的,拍到只是意外

收獲〞。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鳥攝人應學會放手〞及〝拍不到是正常的,拍到只是意外收獲〞


這兩句話說得真好,那些拍鳥不擇手段的人實在該好好反省反省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