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小飛賊

每年一度的大賽車又到了,剛巧碰上連續不斷的雨水,結果只好在家中

〝悶〞。整理照片時,發現那天在香港燕崗村的外拍中仍有幾張有趣的照片。




01.當時與U兄苦候多個小時,只拍了幾隻普鳥。離開前,在一塊半熟的稻田發現了

為數20多隻的小飛賊---白腰文鳥White-rumpedMunia,一群小傢伙正在偷吃穀子。




02.紅色的眼睛令這些不大起眼的雀鳥增加點色彩。




03.某天在大地盤水畦中見到兩隻疑似林鷸的涉禽正在打瞌睡,嚐試涉水接近,可惜

卻驚醒了牠們,還差點被泥濘絆倒。




04.這隻燕崗的林鷸Wood Sandpiper處於大逆光位置,不過已是當日最精彩的目標了。




05.翠湖邊樹林的〝巨聲〞---黑臉噪鶥MaskedLaughingthrush。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請各位鳥友拍完美照後,記得帶走一切廢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披景泰藍的小帥哥

在家悶了幾天,昨天終於出去外拍。昨天有兩位鳥友身陷泥濘,險些弄得器材也被泥漿

掩埋,那知自己今天貪圖方便,走捷徑時電單車差點全陷進泥漿中,幾經艱苦才能脫險。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算已走運,否則怎會只是鞋子沾滿泥而已。小心,小心!




01.有了前次拍白腹的經驗,這次就順利多了。




02.加上這天的光線相對較為弱些,雖也能反射出這隻白腹姬鶲Blue-and-white

Flycatcher背部及兩翼的藍色,但石頭就不會像鏡子般反光。




03.看著這隻首年冬羽的小雄鳥的藍羽,就覺得像在欣賞景泰藍藝術品一樣。




04.再加上這次的背景,令我當時狂按快門。


http://i186.photobucket.com/albums/x36/afonfong/Birds/PASSERIFORMES/Muscicapidae/Ficedula/Blue-and-whiteFlycatcher/Blue-and-whiteFlycatcher_011jpg

05.接著這幾張的反差較強,幸好也能在後製補救回來。




06.拍了這次的白腹後,有點不敢再去找牠們。




07.總怕拍出的效果會比這次的差。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

3、4米。因此,使用偽裝,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不妨

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披景泰藍的小帥哥在家...(恕刪)

請問你都怎麼偽裝 麻煩提供一下意見 謝謝
不是所有鳥都要〝偽裝〞應付,只會在〝埋伏〞時才會使用。

我有多種〝道具〞,最常用的是一件迷彩披風。

afon


je_sus wrote:
請問你都怎麼偽裝 麻...(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今年的首次邂逅

去地盤探紅喉,不遇。到科大再訪戴勝,失敗。唯有去渠口消磨時間,見不同

品種的白鷺在覓食。忽然見到其中一隻食相與別不同,牠將嘴插入水中,然後

左右擺動。對了,是牠。




01.立刻裝設器材,以最快速度完成準備工程,怎知這隻孤單的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已咻一聲飛走。現場渠口水溝附近的泥灘顏色竟是黑色的,這與平時的

褐色完全不同,而且有股臭味。是環境太差令黑臉不願停留多點時間?

由於距離太遠,無法仔細看清楚,似乎這隻黑臉是沒有腳環的。

科技日新月異,琵鷺本與白鷺同屬鸛形目CICONIIFORMES的,原來現已轉為鵜形目

PELECANIFORMES的。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

既省錢又環保,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今年的首次邂逅去地盤...(恕刪)

小弟最近也想打打鳥
請問妳都用什麼器材呢
我目前的預算只能7D+456
7D+456是套不錯的組合,我之前也用了10多個月。為將來作準備,

建議配支穩固的腳架,雲台可選懸臂或油壓式的。

目前的裝備是1D4+540+1.4X增距+百諾4號腳架+曼富圖540油壓頭。

afon

je_sus wrote:
小弟最近也想打打鳥請...(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澳門不易居

昨天說黑臉琵鷺或許不喜水溝污染嚴重,所以不願久留。然而,儘管超惡劣的

環境,在未能離開前,唯有強忍下去。

曾到過香港的公園外拍,那邊有東南亞難得一見(野外)的火烈鳥。幾天前,

竟然有一隻火烈來到離島的某海灘。從資料上得悉,火烈鳥很少落單,又從鳥友

美照中,看到牠並沒有腳環,初時以為牠是迷路的。稍後,有熟識內地公園運作的

鳥友說,內地的公園為〝便宜〞行事,很多雀鳥都是沒有腳環的。




01.由於未能掌握退潮時間,這隻大鳥(伸直頸子超過1.5米)離海灘邊很遠,加上有

兩鳥友已為拍牠差點被泥淹,所以只好在超遠的地方拍。覺得牠的羽色跟在公園

見過的有很大差別。然而,週日巧遇鳥友K兄,得知牠轉到了渠口,所以也去湊熱鬧。

這次距離接近多了,可能觀察時間較長,感覺完全不同了。




02.原來這鳥翼底顏色較為鮮艷,所以最好在牠飛行時觀賞。火烈鳥是俗稱,牠的中文

名稱應是紅鸛,屬紅鸛目,共有5種。一般在公園所見的是大紅鸛(全身紅色),而

現在這隻身體及頭頸是白色的,(資深鳥友指正不是智利紅鸛Chilean Flamingo)原來

當大火烈鳥進行週期性換羽,而體內色素沉積程度還不夠時,它新長出的羽毛就是

白色的。從牠的嘴及腿的顏色看來,這隻仍是大紅鸛Greater Flamingo。




03.澳門的生態保護區是最自由的,鄰近的內地漁民經常划著〝三無〞船在泥灘上

佈下長長的捕蟹籠,我們在豎有〝這裡禁止捕魚〞牌子的岸邊乾瞪眼,唯有祈禱

這些〝絆鳥索〞不要纏住這隻稀客。




04.去年總與岩鷺Pacific Reef Heron擦身而過,希望這次紀錄能為我帶來好運氣。




05.雖然渠口附近泥灘變黑,而且臭氣沖天,但這隻小白鷺Little Egret仍捕得一條不少

的魚兒,果然是土生土長的土鳥。




06.最後一張是在海灘拍得的青腳鷸Common Green Shank,當時牠正叼著一隻小蝦。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外拍時帶備一條毛巾,既比用紙巾實際,又能減少使用紙張,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7D+456是套不錯...(恕刪)

感謝分享 您的裝備真是太銷魂了....
看來我要多賺一點錢了...
我的〝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建好的,不過若有興趣鳥攝,而

能力又可及的話,建議(器材)一次到位較。這樣就不會多走

彎路。

afon

je_sus wrote:
感謝分享 您的裝備真...(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