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對焦速度提升 新增Wi-Fi功能‧Canon EOS M2

還想說為什麼一年前的文會跳上來,點進來才發現唉唷不對唷臺灣今年才引進……-_-b
mobox wrote:
所以EOS M系機身不附閃及跳燈滿吃虧的。由其室內光照低時,縱使高ISO表現提升,仍免不了較多噪點產生。...(恕刪)

我本來也這麼想, 但是現在研究過規格後, 不附閃燈也是好事
因為DSLR內閃GN12~13免強還可以用
而mirrorless內閃大多只有GN4~7, 實在是太悲劇了
M3加入內閃了, 但只有GN5, 搭配18-55鏡頭在18mm F3.5 ISO100的狀態下
GN5的補光範圍只有...1.43公尺, 開ISO400補光範圍只有2.86公尺
如果要用55端搭內閃合理補光, ISO估計至少要800起跳, 這種內閃有跟沒有差不多 =..=

M2花一千多可以買顆90EX, GN9至少比GN5多了近一倍的補光距離, 免強還算是堪用
吉姆林 wrote:
不會欸...過保之後...(恕刪)


過保之後才有差,水貨送台灣Canon維修就會先收一筆NT$2500的檢測費。

真假?

公司貨過保也會收這樣費用?




就好像iphone6要上市了,才來寫5S的測試文,

這會說法 怎不問是三爽發出戰略的問題? 除非是01提供戰略 收多少錢呢 這個我沒話說了,反正3C產品大家不笨,資訊發達那麼好了,是吧

當假設Z4來了 M9可以準備放消息然後開始測試文 來打Z4? 或是打其他家

反正都是各廠的戰略吧
wer1sdf0000 wrote: 過保之後才有差,水貨送台灣Canon維修就會先收一筆NT$2500的檢測費。
真假?
公司貨過保也會收這樣費用?

公司貨當然沒這問題,水貨只要送台灣Canon就會收檢測費。

123427890 wrote:
就好像iphone6要上市了,才來寫5S的測試文,

大家都不㑹滿意的!

是不是水貨並不是重點!

大家需要的是新產品的測試文.

這才是01該有的精神。

如果今天有性質和01一樣的網站。

不管公司貨或者水貨,只要能有管道拿到產品而發表測試文。

相信會有機會取代01。

今日的老大哥,未必永遠都是!

請經營者好好想一想吧!



平心而論,身為消費者以及01的站友,當然希望01站方能在商品推出第一時間就能看到評測,這也可以說是媒體的「本質」與「專業」所在~(因為媒體可以借用或試用到一般民眾還買不到的商品)

可是對於「平輸水貨」這模糊不清有些侵佔原廠利益的東西可能態度就得比較尷尬了........

也許現在的01大到有些樹大招風,任何官方文章都有許多眉眉角角需要注意

如同前面有些網友所言,也許十年前的01即使台灣沒有EOS M2的公司貨,憑著熱血的精神也會搞一台水貨來評測~~(事實上很多3C網站或是部落客要開箱或評測也沒在管公司貨或水貨的,反倒拼的是誰寫了「第一篇」評測)

對我們這些網友來說,使用01的資源就對01說聲感謝吧!

也感謝吉姆兄用心的評測!

不過1234兄的意見,我也覺得有其道理,祝所有同好們新年好。
為版友分享評測一台CANON要推出的新機(非M2)會影響原廠的利益?
我想商業利益真的已經凌駕在好物分享之上太多了
我還是希望能在01上看到最新敗家好物的文章
吉姆林大大介紹的很仔細!!!想請問一下要去哪裡得知第一手的上市消息呢?想在開賣第一天就衝去買因為等好久了好怕買不到
大家都說為什麼要做m2評測,其實不給面子做一下m2評測,可能日後做不到第一波的m3評測也說不定...
(當然如果自費購機評測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timy312 wrote: 平心而論,身為消費者以及01的站...(恕刪)

如果你要這樣認為的話為我也沒轍

一直無限上綱根本沒意義

市面上有多少非正規引進的水貨商品

是不是手機、電視、相機、機車、汽車都要買一台來測?

台灣有哪幾家媒體專門做水貨評測的?麻煩讓我知道?謝謝。
kucha589 wrote:吉姆林大大介紹的很仔細!!!想請問一下要...(恕刪)

一月份就開賣了!現在通路應該都買得到囉!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