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長度比Canon原廠50mm鏡頭長,口徑也比較大,這樣的設計如果還無法改善光學上的缺失,那鏡頭的價值絕對不高,又加上光圈形狀明顯,顯然的,光圈位置的擺放應該不在鏡頭光路上的最佳位置,這支鏡頭,就這樣了,不會比較突出。副廠的功力,其實就這樣。Sigma ART 50mm用了13枚鏡片,排列方式類似Telephoto的room lens,看到這裡,其中的差異應該就可以很容易了解的吧?
nthomas wrote:Otus的暗角更嚴重...(恕刪) 除了貴重儀器的領域,我從來不認為Zeiss的鏡頭在DSLR又怎樣。在底片時代,排在Leica之下,在DSLR時代,也只配跟SONY玩玩低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鏡頭,比方說,手機那種鏡頭,Zeiss的鏡頭,也就這樣而已。至於Cinema lens,Canon更是箇中翹楚了。
Horology wrote:這張沒什麼二線性啊...(恕刪) radi_dp wrote:二線性散景是指散景光...(恕刪) 嗯... 似乎是我誤解了二線性的定義?那請問像 #66 第一張右邊樹枝明顯岔開的狀況要怎麼描述呢?
Xperienced wrote:鏡頭長度比Canon...(恕刪) 這位仁兄評價時最好能有些數據作為依據, S50A 根本不是你所說的 Telephoto結構,而是反過來是 Retrofocus 結構,若根本沒有細緻了解, 何能輕言其光學結構不佳?再者, C家50鏡的暗角、色差、銳度指標均不勝於S50A, 何來不如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