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ca6361 wrote:相機真的不重要嗎?這...(恕刪) 看清楚跟看懂原意吧他並沒有叫你用拍立得去打鳥很多人以為買了500mm就可以拍出好鳥照片但他們不知到一張照片必須付出多大的辛苦知道鳥的習性 等待 構圖 這些才是重點~國家地理頻道系列裡的攝影師也有提到他們並不喜歡被問這張照片是用什麼相機拍出來的
有需要,但非必要很多成相是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就決定了用PS調的出來的柔化跟用柔光鏡拍出來的就絕對不一樣用長焦大光圈拍出來的散景也是後置軟體不能達到的但這些成相是在拍過很多照片之後您才會感覺到之間的差異以美食為例新鮮的食材(原始檔)、優秀的料理人(後置)都是缺一不可的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吃那種超高級的餐點有時候路邊30塊的臭豆腐也是會令人回味的!假使您想知道貴的鏡頭是貴在哪?直接一點的方式,參加同好們的聚會跟好心人借來拍拍看這是最快的方式但假使您不是「攝影魔人」級的老實說,夠用就好,別想太多!拍照是種樂趣,別讓它成為困擾!
第一顆頭就買L定焦,然後才來問這種問題...(話說回來,小弟買的第一支瑩石鏡就是600/4 IS)其實從入門機跟KIT鏡開始起步慢慢玩,雖然看起來是繞遠路多花錢,但是會增加許多樂趣。用過狗頭方知神鏡好,沒有經歷過平價器材的洗禮,有時反而會是一種缺憾。
我會買貴的鏡頭,也會後製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不需要視彼此為敵人好鏡頭值不值得?就要看對畫面的要求是什麼如果拍的是氣氛,那只要觀察營造出像要的畫面按下快門,用哪隻鏡頭的重要性似乎就沒那麼高如果拍的是細節,那鏡頭好壞就很重要很多網友提到細節是什麼?小弟不才舉了例子~髮絲拿Sigma 18-125mm f/3.5-5.6 DC跟 Canon EF 17-40mm f/4L USM逆光拍一次髮絲就會知道這兩顆鏡頭的不同了SIGMA鏡頭逆光下會對焦困難+耀光+整個畫面發白實在不適合拍這種題材
白鷺鷥 wrote:鏡頭的好壞,應該是還...(恕刪) 贊成!+1很中肯的見解!自己的工作目前是做一些低階DC/DV產品!鏡頭的差異!以前也不相信會有這麼大的差異!自從一次Sensor搭配的鏡頭廠商cost down之後拍出來的畫質很爛!就去找原因!經過反覆比較的拍攝!真的是如下:1. 解析力(細節)2. 色彩真實度3. 變形程度效果差很多!先撇開這個不談!自己用350D配18-55mm f3.5~4.5 / 50mm f1.4 / 85mm f1.2L II 由觀景窗看到的與拍出來的!有相當大的差異!難道這也是後製可以彌補過來的!(50 / 85 差異沒那麼大!)其實第一個「解析力」就有明顯的差異了!更別提「色彩真實度」、「變形程度」,都不是後製可以修正過來的!有預算的話!當然還是會上L鏡呀!
好的感光元件+鏡頭,才能捕捉色彩與豐富的細節沒捕捉原始的細節與色彩沒捕捉好在怎麼後制都只是.........遮掩......就像音響有句老話:『前面都髒掉了後面也不會乾淨』沒有好的訊源,擴大機、耳機/揚聲器、等化器這些都只是讓原本難聽的聲音塗塗抹抹,偽裝成好聽一點..."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