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esse wrote:
沒想到您是10年前才開始拍照?
還是10年以前都是雙眼相機拍照?後來才改單眼(恕刪)
魯獅我民國51年開始租相機拍照,那時候的黑白底片是72格的,照片就都洗成2x3吋而已,當時120機身拍的6x6負片,在鄉下只能洗成6x6黑白照片,有點像後來的印樣,更大的負片也是洗成和底片一樣大小的照片而已.
一直到退伍後才買了一台真正屬於自己的相機,不過,當時Konica那種指針式測光表機身是無法更換鏡頭的雙眼相機,一直到後來在號子市場慘敗後才和同病相憐的同事開始瘋拍照,剛開始是買腰平式觀景窗沒有測光錶的Pentacon-six120亂殺底片,後來又花了2500元到華西街夜市(應該是廣州街夜市才對)買了一台附有35-70mm變焦鏡的Yashica fx-3 super2000正式開始了單眼拍照行旅.
說真的,在負片時代都不知道自己在拍些甚麼,就連最基本的測光都不懂,反正曝光不準負片寬容度高,沖印店家師傅都會幫忙調整曝光和色調.
一直到富士Frontier350數位沖印機台問世,就和博愛路某店家合作,鼓吹正片洗相同負片一樣價格,因為無論是負片,正片,135或120或4x5,6x10底片,一律經過掃瞄後輸出照片,所需工作和成本是一樣的,而數位相機檔案更把這掃瞄動作省略了,原本正片(幻燈片)手工洗照片的高價,被數位機台的平價放相逐漸取代後,就完全改拍正片了.
改拍正片後才開始摸索測光方法,在某回拍老婆穿一件灰色連帽大衣怎麼拍曝光都是準確的之後,才悟出
灰卡測光法,因自己一直沒上過攝影的課,也沒買過攝影書籍研究,也沒參加攝影學會,也不參加攝影活動,一切都是自己摸索,土法煉鋼.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