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po一些圖片請大家欣賞:



ZE 50/1.4, Fuji x-tra 400



Leica 50/2 R, 7D
目前底片機上面接的是ZE的鏡頭(本身有EOS電子接點), 主要是因為擔心測光的問題.
在轉接老鏡的時候, 不知道各位前輩們是怎麼設定光圈的呢?
我最開始是這樣設定的: (使用第六代合焦晶片)
機身與鏡頭使用同樣光圈值(Av mode)--結果: 最大光圈測光正確, 只要縮光圈(光圈與鏡頭同時縮)之後, 一定會過曝.
因此, 我在數位機上時, 幾乎都只用最大光圈拍攝, 遇到要縮光圈時, 就慢慢試到正確為止.
但是底片機不可以這樣子玩阿

故, 我後來有蒐集一些資料, 想請問各位前輩這樣做對不對:
機身光圈(Av mode時)均固定在最大光圈(我記得是1.2)
接著, 利用有EOS電子接點的鏡頭, 測量出不同光圈時, 固定iso值(例如:100)時的快門速度, 並加以記錄
換上想要測量的老鏡頭, 由最大光圈開始紀錄, 機身在固定iso值(100)時的快門速度,
與剛剛紀錄的正確的快門速度比較. 將不同光圈時需要減曝多少ev紀錄.
(通常最大光圈會是正確的,接下來我覺得是非線性的減曝)
以後就依照此紀錄拍攝.
可是這樣子就要帶著一張紙拍照阿

不知道各位前輩在底片機上使用老鏡時有什麼測光的好辦法呢?
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