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之歌 wrote:以可以買得起這類機身(恕刪) 所以你如何有把握使用者是縮小體積後才有興趣,而非中片幅1億畫素只要169,000而熱銷?假如要明確一點,當初富士有表示,GFX100銷售量高於預期50%,顯然這體積與價位在當時是可以受到消費者接受的。
窮苦人 wrote:所以你如何有把握使用(恕刪) 沒有任何把握可以證明只有富士再出低價的方塊機才可以推測或把GFX100降到和GFX100S差不多水平才可以證實不過你的說法,是不是指只要價格對了,是否方塊機也無所謂了呢?如果簡單的問你,兩機都賣160000時你買哪一個呢?
事實就是CNS的全幅無反都還沒有一台方塊機基於C家龐大的專業用戶群體幫CANON擔心銷量實在操太多心了.CANON直至這一陣子的戰略都還是打廣不打深先把流失的客群拉回來從直接推出全能型的R5/R6穩定軍心到新發表的三顆鏡頭有兩顆沒有重新設計各個領域的東西都是先求有.搞不好SONY或NIKON也會因為這樣推出一台方塊機A3/Z3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總是好事
窮苦人 wrote:所以你如何有把握使用(恕刪) 會選GFX100 只是單純因為有防手震其實用了一段時間後,很多場景都需要上腳架, 防手震反而顯得有點雞肋如果跟GX100s比, 可攜性對我來說比較心動多了那一塊垂直手把, 每次出門就只能帶大型包包了
nk4qo1530 wrote: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總是好事 對我來說,體積細小才叫多選擇我可以通過配件變大大的卻不可以變小而且拿在手上也會有差異像85f2優秀人像鏡,70-200f4日間運動鏡可不可以配合頂級運動機使用?在我的角度看完全可以但會不會用配合R3或未來的r1?不會了只可以選擇R6,r5,或等下一代我們常說運動拍攝我也想說一個概念高機動性拍攝老實說,你認為是多了選擇,放別人角度看,完全是勸退,包括潛在容戶也是
T之歌 wrote:只談是不是方塊機和隨(恕刪) 不可能只談這兩樣,因為之所以為方塊機本身就還有其他額外功能才會成為方塊。R3今天要做成這樣,必然有其原因,大家也沒見到其背面布局,你不會知道一體化的理由,就跟GFX100S沒辦法塞第二顆電池,也無法在放多一塊LCD與多一個直幅拍攝快門鈕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