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EOS R錄影規格給的真的很難看

潛出水面 wrote:
側翻比較屬於錄影的需要,不過CANON錄影...


我也覺得這是很妙的一件事, 錄影規格好的不給側翻螢幕, 錄影規格差的給.

側翻螢幕在拍照上有個優點就是直幅的高低角度, 這是橫幅直接上下翻螢幕做不到的.
側翻螢幕最大缺點是在橫幅高低角度上下翻由於偏移比較難用.
熱血熊寶貝 wrote:
這也是我想問的
在EOS R上 使用Efs鏡 是不是 只要x1.8 這麼一來反而是解放廣角了?
例如 10-18..因為是APSC鏡 實際拍攝的等效焦距是x1.6的 16-28.8
但是 因為EOSR的4K影片取樣方式 反而變成只要 x1.8後變成18-32.4
雖然不到16mm這麼廣 但是也有18mm算不錯用了!
至於EOS-R 只有裁切4K...這也是必然的阿
先不說 一定要保護自家電影機這個理由
5D4的4K也是裁切 定位低一級的R 當然要裁
擠牙膏當然不能一次擠完阿!!
R都擠出了log跟監聽耳機了

實務上這對一般使用者來說 有夠難用(不是專業使用者)
除非出去是要專門錄影 就可以專門找一顆合適的焦段做使用
但一般人出門拍照用和錄影是交錯使用的
我拍一拍要錄影時發現不夠廣要退(很遠)
這時錄影變得非常難用
當然 就上面說的 要專門錄影時 這問題就不是很大
但要買專門錄影的相機 我買Z6 A73就好 錄影還有全幅視角
拍照錄影交錯使用非常方便

rivar wrote:
會嗎! 除了P家的GH5S ' F家還沒出的X-T3 還有那一家的相機錄影規格是4K 60fps的?

其實要看採樣數吧...
都已經裁成1.8了 其實已經和其他全幅視角+超採樣的相機還來的容易把4k拉到60p

EOS HD上面還寫果凍效應嚴重
老話一句 都已經裁到1.8了 還有嚴重的果凍效應
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ntsan wrote:
C200都還算買得...(恕刪)


C200阿...真好...
我還在用C100呢(個人工作或接案時)XD
不過C200算是挺平衡的機器了 是有在打算升級的時候列入清單

C700的話只能工作上玩玩 要擁有的話還真要點預算 哈哈



回主題

EOS R這次的規格也不能說真的很糟
畢竟這是台相機啊...

今年來越來越多人使DSLR or無反相機來拍攝影片
不可諱言這樣是可以用較低的預算取得不錯的畫質沒錯
只不過...專業攝影機是有他的優勢而且很多時候在拍攝上會有滿大的差別

就讓它們各司其職吧XD

Leonarka wrote:
這樣逢C必酸意義是...(恕刪)

只能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sony自從出無反後冷嘲熱諷沒有少過
那些言論多到我以為傳統大廠到倒閉之前都不出無反了不成?
前陣子nikon出新機很多粉抱持非常高的期待,高到你會覺得sony在混吃等死,居然一個沒經驗的可以做到這些事
還好只是想太多
有人說Z7用跟r2的實測證明了他的續航能力

........醒醒,r2是讓一隻手跟你打,要證明續航能力應該要跟r3比
就是掃描時間不夠快。

可能性:
A.卡在CMOS,要很長時間才能掃描整個4K範圍
B.卡在處理器,不夠速度一氣讀取CMOS輸出,變相CMOS要降慢配合

想知道掃描時間?
用電子快門,快門1/400,拍日光燈,再數數條紋數就得知大概。


c230 wrote:
老話一句 都已經裁到1.8了 還有嚴重的果凍效應
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airport724 wrote:
就是掃描時間不夠快。...(恕刪)

我知道
我指的有問題是
C家本身就是在賣專業攝影機的公司
硬體上鎖規格就算了
到底有什麼問題連掃描都可以做得這麼差
都給你偷吃步了(裁切)
c230 wrote:
我知道我指的有問題...(恕刪)

就是硬底子不夠阿
畢竟不是傳統的電子廠,這方面能力不足也能理解
你要考慮到攝影機跟相機的大小差很多
canon現在沒辦法用6萬的價格給你隔壁一樣的性能
不然去跟sony買晶片買cmos也可以

jackal_freeze wrote:
小弟是C家10年的用戶目前用5D4工作
對於5D4的1.74x裁切覺得4K完全是不能用
我的工作85%使用16-35拍攝,近年客戶都開始要求拍攝影片
16-35x1.74後變成28-70
解決方案不外乎使用EF11-24或是EF-S10-18
全幅使用EF-S鏡的素質、變形控制、周邊畫質令人擔心.(恕刪)


周邊畫質應該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都裁掉了 XD
話說從你的講法 也看得出來一個關鍵點
就是Canon本來就沒打算賣你這台機器阿
因為你是屬於 少數10%的專業用戶
有4K需求 Canon希望你去買他們的1DC或C200

Canon還是以大部分90%一般用戶的需求為主
也就是說Canon市場分析後認為 一般用戶的4K需求還沒這麼高
有裁切4K堪用就好

是不是如canon的市場分析這樣想 看到時候上市賣得好不好就知道了

話說剛剛查了一下 5D4升級韌體以後 裁切可以從1.74變成1.27x跟1.29x
說不定老佳被罵爆了以後 又會來一次韌體升級這招?
cuteyu wrote:
我也覺得這是很妙的一件事, 錄影規格好的不給側翻螢幕, 錄影規格差的給.


之前關注了一陣子國外的攝影評測 youtuber
發現許多人都推薦兩台相機作為 vloger 相機:GH5(s)/6D2。

GH5 攝影功能強大、畫質優異不在話下,但是人臉對焦的部份比較爭議,
有人認為更新到新版韌體後大幅改善,有人認為更新後改善幅度有限,
成為該系列機比較大的遺憾。

6D2 則是連 4K 也不給,只能拍1080P,所以開始時直接被很多 Vlogers 忽視,
直到有人嘗試用 80D 錄影發現 DPAF 對焦快速穩定、畫質也不錯時,

才反把目光移回 6D2,其是少數全幅相機中有提供翻轉 LCD 的,
方便 Vlogers 自拍時取景,DPAF 對焦也具有相當的信賴度,
因此縱使無法拍 4K ,很多 Vloger 還是願意選擇它,
之前 Tony 還刻意拍了一部影片幫 6D2 平反 XD

結果本來人氣平平的 6D2 ,靠著 DPAF 跟翻轉 LCD 大翻身

翻轉 LCD 早在 1X 年前的 DC (Canon G1,還有人記得它嗎?)就有使用,
絕對不是什麼新科技,但或許是專利授權的問題(不確定),
使得願意採用它的相機廠商相對少,主要是 Panasonic、少數 Olympus 與 Canon 機種,
Nikon 與 SONY 就比較不願意使用(SONY 的 DSLT 有採用過),
Fujifilm、Pentax 則研發了自己的專用機構替代市面上的技術。

Canon 採用 翻轉式 LCD 導致 6D2 受到 Vlogers 的歡迎,
不知是算計好的,還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呢
熱血熊寶貝 wrote:
周邊畫質應該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都裁掉了 XD
話說從你的講法 也看得出來一個關鍵點
就是Canon本來就沒打算賣你這台機器阿
因為你是屬於 少數10%的專業用戶
有4K需求 Canon希望你去買他們的1DC或C200

Canon還是以大部分90%一般用戶的需求為主
也就是說Canon市場分析後認為 一般用戶的4K需求還沒這麼高
有裁切4K堪用就好

是不是如canon的市場分析這樣想 看到時候上市賣得好不好就知道了

話說剛剛查了一下 5D4升級韌體以後 裁切可以從1.74變成1.27x跟1.29x
說不定老佳被罵爆了以後 又會來一次韌體升級這招?

大部份人其實也都用不太到10fps(或更高)的連拍
那為什麼每家無反廠這麼敢給連拍速度(先別說AFC-C和張張AE的降速)

有遇過多年前錄的影片現在來看 覺得怎麼不太夠 希望可以再好一點
那錄影這東西就其實不是在看現在
解析度愈高 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相對來說)

1.8如果可以升韌體減少裁切
那果凍效應真的不敢想像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