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照片缺乏層次?什麼叫層次?

030006273 wrote:
用照片回答比較快

層次感的差異...
要用比較的才知道

下面這兩張照片
一張是350D拍攝,一張是1D3拍攝的
鏡頭都是17-40
猜的出來嗎?


我看到第一眼覺得兩張都漂亮,但是上面那張真的比較有點"層次"的感覺(我指前後景),雖然第二張的橋非常搶眼,但是似乎又像是2D的橋貼上去而已,第一張的天空、前景、後景等等部份明顯感覺比較"層次"。
這是因為構圖還是顏色亦或是"片幅"和"相容度"的差別? 不知道為什麼我也覺得很多板上D3的風景照很有"層次感"。
看了各位大大的討論之後
讓我想到當初看到類比黑白照片的感動
如果照片行老闆是個玩家,也是行家的話,他的層次有可能意味的是:

1. 照片中主賓體的位置,你的主體在那,你的賓體在那,主賓體之間如果連繫?

2. 前景、背景的取景是否更能突顯主賓體

3. 全幅所造成的立體感,機級鏡頭所成就的色彩層次

但也有可能那個老闆在勸敗你吧

不過重點還是一句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練習,才會進步。

PS: 我喜歡金閣寺倒影那張,真的不錯喔。
aceeric wrote:
基本上,同一張顯卡所輸出的VGA和DVI信號所呈現的顏色的確會有一點差,...(恕刪)

偶是說DVI 不是 D-SUB, 不要用嘴巴說的.. 麻煩請真的去試一試!!
........ 走DVI 一定沒差!!
把錢拿去買好螢幕+好的校色器吧!! 沒玩遊戲顯示卡不用太好!! 顏色沒差滴!! 不用迷信Matrox顯卡!!!
偶會選擇M牌..是因為他用料好.穩定.Driver也不錯!! 雙螢幕夠穩定!!
校色器... 當然買有賣 色票 那家比較好囉!!

要評論人家照片... 麻煩請先用EIZO好螢幕+校色過...喝喝!!!!

PS:顯卡是 華碩N6200 AGP不是 6600 ...sorry
小笨賢 wrote:
....... 不過我還是明知知此..還是買APVe

...... 那片AGP 6600要嗎?? 純測試用..上機一次而已...送你!!(恕刪)


你感覺沒差 還花這麼多... 真是比我還不理性~~

謝謝啦, 但是一片不夠格 又用不到的卡... 我也嫌它佔空間...
若魚攝影工作室 - http://blog.xuite.net/quasi.fish/blog
拉高對比再柔焦下去 , 層次感就會跑出來 , 顏色與顏色的邊緣 , 被高速抖動的運算給漸層化 , 影像看起來
較立體 , 以前流行的立體電影 , 就是運用電視掃描線的間格快閃讓人眼產生視覺暫留 !
為何要拉高對比 , 因為對比強的作品 , 一經抖動立體化的錯覺越強烈 , 由此可知 , 角度及明暗分佈是決定
層次的關鍵 !
小弟一直這樣認為 , 但經過柔焦的照片怎麼看怎麼假 , 後製終究無法超越鏡頭 !
我也一直被"層次" 這一詞給困惑 , 平面紙張到底要如何拍出立體效果 , 在明暗寬容度不高的電子感光元件下
要如何克服 ?
避免直拍 , 不要過曝 , 利用景深 , 書上都有教但小弟還是濛濛懂懂 , 抓不住重點
樓主這篇文章開的好呀 ! 讓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abule wrote:
平面紙張到底要如何拍出立體效果 , 在明暗寬容度不高的電子感光元件下
要如何克服 ?
避免直拍 , 不要過曝 , 利用景深 , 書上都有教但小弟還是濛濛懂懂 , 抓不住重點 (恕刪)


說來簡單 拍好不易:
就是要利用構圖創造立體感, 長景深也適用, 利用現場 透視感的線條, 或是前景中景遠景的安排... 都可以達到 立體效果!

下圖是婚禮攝影中的一個普通例子:






直幅也是可以的! 不過數位的比較沒立體感. 這張勉強可以當例子啦.
沒空翻出 Leica M 拍的, 這 400D 拍的.
(想看更多 義大利麗樹鎮 照片的請看: 若魚遊晃義大利)


若魚攝影工作室 - http://blog.xuite.net/quasi.fish/blog
HIVBME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也覺得很多板上D3的風景照很有"層次感"

技巧和熟練度佔大多數...!
最重要的應該是熱情吧

事前的準備和思考,直接影響之後照片的深廣度

第二張是日月潭花火節時候拍的
很早就到位找點,詢問工作人員煙火發射的細節之後
了解大致上的方向,預估煙火高度和廣度安排畫面,先試拍幾個前景作參考
接下來就經驗估算,一顆煙火的時間從發射到結束大約8秒鐘不等
先決定光圈控制前後景深,之後改變ISO值使前後景曝光正確
盡量讓前後景曝光正常,順便也帶出天空色彩細節,
考慮到煙火爆炸的光線,稍微under一點也沒關係
接下來就等煙火發射囉~

最後再從裡面挑掉一些煙火曝光不是很正確的照片
一個晚上大概就出這一張能看的
其實在背後是數百張的失敗作呀

個人是認為定點掃射比走馬看花亂拍還有效率拉...
[BLOG http://www.phototalks.idv.tw ]

小笨賢 wrote:

偶是說DVI 不是 D-SUB, 不要用嘴巴說的.. 麻煩請真的去試一試!!


不好意思,我想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強調的是我後面的解釋,請再看一次我寫的內容,你說的當然沒錯,用不同的顯卡在相同的螢幕走DVI是沒差的。

我唸書時是主修影像處理,而且我現在從事的就是LCD TV/Monitor 開發,所以我是真的有試過啦,不是用嘴巴說而已....

另外,雖然EIZO的螢幕雖然校調的不錯,但是未來更高的Color Gammut的Monitor會更突顯出色階分佈的問題,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可以達到92%,甚至是100%,也可以拿來比較看看~

PS.再小糾正一下,沒有所謂的D-Sub信號,這個是大多數人誤用來表示VGA信號的說法。D-Sub只是指D型接頭。
同感2樓說的話
只是層次也是指立體感
你的照片顏色很鮮明艷麗,但是缺乏立體感就是感覺很平面,
如澳洲的 Colours of Sunset Pre-dawn Rock Uluru
像是Ayers Rock 就很不錯,如過這張照片後面的小山,有個斜度,前面黃色的牌子向右一點,就更好了
或是你蹲低一點,將黃色的牌子高過小山,等等等
(個人淺見)


畢竟前後風景創造出的立體感要表現出來是不容易的
多拍就對了,或是看看攝影展的圖

http://www.uart.org.tw/pscl/Dphoto/ph-A/93D/39.jpg

更多的圖可以到這裡看看
http://www.uart.org.tw/pscl/index.htm

另外,前後景深的差異也是層次的表現

希望對你有幫助

敗家怪醫 wrote:
我想他是在說你的照片...(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