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Canon全片幅相機為何都不配置內閃啊?

或許,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需要用到或想用內閃的場合,

大概也不太需要出動又大又貴又重的FF DSLR,所以反而是愈強調便攜性的系統或DC,

大多會要求在空間已經是抓襟見肘的小機身內…還必須要再塞進內閃!

就拿不同系統的旗艦機身來作例子,1D系列從來就沒弄內閃,各相機大站也不會把它列為缺點,

反而是機身小一大截的(M43)EM1,沒內閃就被列為"缺失"了!

這不是違反常理嗎!?通常APS-C以上等級的機身沒內閃可以照賣,

但是DC沒內閃就勢必影響到銷售,這是使用習慣與市場區隔上的現實!即使是以FF DSLR來看,

大多選擇D800系列而捨棄5D系列的用戶,有多少是以"有沒有內閃"作為採購的決定性要素!?

不同使用取向的商品屬性,列為必要性規格或功能的優先順序當然不同,這不見得是廠商偷懶,

假如缺少什麼功能會引發所有用戶的激烈反彈,廠商為了市場競爭恐怕就不敢不做進去了!

其實,與其要求個小內閃,翻轉(有觸控更好,不給也就算了)螢幕或許更實際一點,

(目前這也被列為"非專業需求")有時候真的很不想趴在潮濕又泥濘的地上!

昨天和前天都是在陽明山和北海岸拍照,風強雨驟的…在擎天崗上更是連站都站不穩,

還是得照拍…!1DX丶5D3與大三元運作正常沒問題,A7R2與NX1就偶爾會出點小狀況,

得冒著冷汗趕快重開機才行…;但最後畢竟還是熬了過來;

至於70D則是有內閃丶有翻轉觸控螢幕,但就是連拿都不敢拿出來用!
......用過N家的SB-900或910....你就不會想用內閃了
一隻外閃能讓照片質感大提升....想要輕便你當初就不該買DSLR
A7正在跟你招手 別懷疑....展場的工作者我確實有認識拿A7-RII的

這跟你花錢買了一台工廠賽車卻問說為什麼沒有<自排>一樣
廠商有他的考慮,而且我在猜,除非緊急情況....不然N家來說
....用過SB外閃的都不會想在用內閃打
相機就如同車子,你的能量,將決定他的力量

abcdefghitw wrote:
Canon全片幅相...(恕刪)


用CANON就是這樣

缺東缺西,機身硬體規格比較差

習慣就好~
內閃真的沒說多好
就算使用拍起來沒外接閃得好看
雖然使用者有差別
但是全幅機不太需要這種東西
畢竟他還有高ISO
如果真的喜歡N家全幅機有內閃的話
那就跳去吧0.0!
不要跟我說沒內閃就不會拍照了...
內閃只要能跳燈實用度就大增了
這應該不是什麼高科技
印象中2011年的GF3是第一台可以內閃跳燈的相機
現在大部分有內閃的無反都能跳燈了
GF6+KIT+內閃跳燈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garo726 wrote:...真的沒看過有人會身上穿雨衣 然後拿著防滴防塵的機身加鏡頭在雨中猛拍的...

....這種情況恐怕比想像中的還要平常,專業機身不就是為了克服這類惡劣環境而生的!?

相機是賣"全世界"的,地球上熱帶雨林丶沙漠丶寒帶丶高山的面積,比台灣大太多了,

所以國外對專業器材的要求,往往更重視rugged built(粗勇),堅固耐候性強才是重點,

在關鍵時刻的可靠性高於一切!!

假如隨便弄個相機雨衣就可以混過去的話,像磚一樣的專業機也不用賣了!

erc wrote:
一、內閃打得能看嗎...(恕刪)

逆光拍人,閃一下比較好。
jeipe89sp wrote:
逆光拍人,閃一下比較好。

就算逆光,也絕對絕對不能開內閃補光
寧可讓人臉黑壓壓一片,看不出來在拍什麼,再解釋成自己是在拍剪影
這才是全幅攝影人的堅持與專業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想當初只有一台5d3的時候
不想太重出門,就加個90ex
真的方便又好用

就算不用閃燈功能
也可以拿來做暗處對焦輔助燈(對焦時頻閃,按下快門不閃)

5D3的ISO也是有限的
而且越高抹的越嚴重
加一點光會好很多

超跑幾乎都是手排沒錯
但車窗總不是手搖的吧..



bis0815 wrote:
想當初只有一台5d3...(恕刪)

不少超跑已改為手自排、自手排。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