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衝擊???!!(價格台幣33000)Sigma 24-35mm f2 DG ART




24-70 F2 真要做口徑應該是從90mm 開始

體積也會變大..重量不用說更重~ 成品相對變高

況且你願意用多少錢買 副廠鏡頭? ..

有時候不是不能做,是做了消費者有意願嗎?
如果是24-50那就讚了
至少要到標準鏡的視野會好用很多~
f/2如果全開堪用 那就超棒了
對我來說重點還是要能快速準焦按下快門

CHAUMET wrote:
如果是24-50那...(恕刪)



是的 24-50 可以抵三支定焦鏡

24,35,50 可惜了....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24-35不錯呀...

就像前面有人講的..

是24/2 和 28/2 和 35/2 的概念..

就是隨身大光圈小廣角的概念..

我想還是很實用...

只是大家習慣了24-70這種變焦鏡皇後..

就更貪心的希望有2.0大光圈可用..

說真的...一支設計起來也許要2KG...真的實用帶出門嗎?

夠用就好啦..

這樣焦段的大光圈目前僅此一家...

很了不起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guess wrote:
是24/2 和 28/2 和 35/2 的概念......(恕刪)

這就是奇妙的地方
24-28-35 f2.0這三個焦段的定焦鏡, 幾乎不會有人買齊, 尤其是買28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就算沒出也沒問題
24跟28是比較接近的概念, 28是有點重複了
實際上大概只能等效24跟35兩支定焦鏡

meridian wrote:
這就是奇妙的地方
24-28-35 f2.0這三個焦段的定焦鏡, 幾乎不會有人買齊, 尤其是買28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就算沒出也沒問題
24跟28是比較接近的概念, 28是有點重複了
實際上大概只能等效24跟35兩支定焦鏡


兩支定焦大光圈也算好用了..

初期定價3萬初頭買單的一定少數..

但一旦價格有掉下來..那時買單的人就多啦..

人都是貪心的動物..能24-70/2 當然開心

不過, 24-70/2 連原廠也不做或辦不到..

肯定是體積和成本或技術考量..



Sigma的鏡對我來講是很划算的..

只是沒有原廠支援, AF的準度和速度一定輸原廠..

工作搶拍肯定是較令人擔心...

3萬初的價格其實不算貴, 但價格尷尬...多數人會選擇副廠的24-70/2.8

不過一旦價格調降些, 我想會選擇它的人一定會多出來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guess wrote:
兩支定焦大光圈也算...(恕刪)

重點還是畫質
如果24/1.4縮到f2裁切還跟24-35的35/2相去不遠,這隻存在的價值就再度降低了

ex 5dsr 24mm裁切至35mm還有3500萬畫素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guess wrote:
兩支定焦大光圈也算...(恕刪)

三萬多?? 台灣價格出來了嗎?
依歐元定價推算, 這支個人估計不會超過兩萬五, 跟24/1.4, 35/1.4這兩顆會落在同樣價格區間

meridian wrote:
這就是奇妙的地方
24-28-35 f2.0這三個焦段的定焦鏡, 幾乎不會有人買齊, 尤其是買28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就算沒出也沒問題
24跟28是比較接近的概念, 28是有點重複了
實際上大概只能等效24跟35兩支定焦鏡

事實就是這樣
甚至大多數的定焦控在24、35兩個焦段也都是擇一購買
至少我週遭在玩攝影的沒有人同時擁有這兩個焦段的定焦鏡
老實說我覺得都已經做到900多g了,不如就再多加料把焦段補更多一點
要是這支是24-50/F2或20-35/F2,即使更重一點、更貴一點
消費者購買慾一定能比現在多出好幾倍!
這隻感覺就是FF版的SIGMA 18-35 F1.8呀( 只是它這次少了創新的感覺,因為FF的鏡頭動不動就1.2 / 1.4 / 1.8 / 2.0...等等 )當初的SIGMA1 18-35 F1.8 ART在APS-C能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它犧牲了焦段造成驚人的畫質,所以就看這一管是否有跟它一樣能把原廠鏡的畫質完全壓制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