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EF 16-35MM F2.8 L II USM真的很棒,是真的喔!!


就是那個光 wrote:
既然是相同的光圈快門...(恕刪)


在影片中 為了讓不同片幅的機身有比較性 所以不改變設定
在這是用M模式 強制機身以相同快門 光圈 ISO拍攝 而不管相機測光有沒有一樣

而我指的相機會自動提高ISO值 指的是 在實際拍攝情況下((ex: ISO Auto下
因機身測光在相同快門 光圈下 每個像素所接受的光因片幅大小不同 (更精確來說應該是像素大小)
而會有明暗的不同 所以機身在實際拍攝下自然會提高ISO

((抱歉 “...相機本來就會測光 在相同快門會提高ISO值..." 這句話的語意沒有很完整...
C.K.H wrote:
在影片中 為了讓不同片幅的機身有比較性 所以不改變設定
在這是用M模式 強制機身以相同快門 光圈 ISO拍攝 而不管相機測光有沒有一樣

而我指的相機會自動提高ISO值 指的是 在實際拍攝情況下((ex: ISO Auto下
因機身測光在相同快門 光圈下 每個像素所接受的光因片幅大小不同 (更精確來說應該是像素大小)
而會有明暗的不同 所以機身在實際拍攝下自然會提高ISO


圖片是影片截取出來的比較,為何小片幅感覺會比較暗,用測光跟AUTO ISO解釋好像不是很恰當??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圖片是影片結取出來的...(恕刪)

啊...我知道我那裡語意有問題了.... 在此先說聲對不起Orz

之所以這三張照片 畫面中央model臉部明暗有差異是因為
在相同快門、光圈、ISO 在同一鏡頭下 雖然進光量是一樣的
但因為FF的像素較大 M43像素較小 所以每個像素“接受的光量”是FF較多
所以同設定下 FF的畫面比較亮

----------------分界線------------------
而這個觀點是可以稍微驗證這句話 "感光元件片幅越大 畫質越好“
畫質越好 感光元件每個像素所接收到光越多
既然接收的光越多 畫面越亮 此時 ISO就比較低 (在相同快門 光圈 鏡頭下

相對來說 越小的片幅 在相同設定下 就需要用更高的ISO 才可以得到相同亮度的畫面

而為什麼會需要相同亮度的畫面要提高ISO呢 那是因為跟機身的測光與Auto ISO有關...
而ISO越高 雜訊越多 畫質越差

----------------分界線------------------

所以我指的 ”在實際情況下 機身測光與Auto ISO會導致畫質有差異“ 與 ”影片中 相同設定不同片幅的明暗度“ 指的是不同事情 但我卻放在一起講 還用了“換句話說”作為連接詞... 造成混淆很抱歉

C.K.H wrote:
之所以這三張照片 畫面中央model臉部明暗有差異是因為
在相同快門、光圈、ISO 在同一鏡頭下 雖然進光量是一樣的
但因為FF的像素較大 M43像素較小 所以每個像素“接受的光量”是FF較多
所以同設定下 FF的畫面比較亮


像素較大,所以亮度較高???,我先假設這個推論是正確的

因為片幅是依照底片時代的大小訂定的世界規格,FF就是FF,APSC就是APSC,120mm就是120mm,除非重新訂定規格,不然大小就固定了

同樣是FF機,Canon到目前為止還沒突破3000萬畫素,但其他廠已經接近4000萬畫素,在相同的片幅大小,畫素越多,單位像素大小越小,因此若前面推論是正確的,其他廠家跟CANON在相同曝光相同鏡頭(快門、光圈、ISO相同)下,應該成像會比CANON暗,甚至需要犧牲ISO、或是調整大一級的光圈或快門,才能跟CANON的亮度相同,因此其他廠家需要在犧牲一級的設定下才能跟CANON打平,畫質當然也是如此

你覺得這樣的推論滿意嗎,還是有問題,若有問題,問題出在哪???
重機喜好者
C.K.H wrote:
而這個觀點是可以稍微驗證這句話 "感光元件片幅越大 畫質越好“
畫質越好 感光元件每個像素所接收到光越多(恕刪)


這句話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

我想應該是可以這麼寫:

感光元件片幅越大 每單位感光元件所接收到光越多




就是那個光 wrote:
同樣是FF機,Canon到目前為止還沒突破3000萬畫素,但其他廠已經接近4000萬畫素,在相同的片幅大小,畫素越多,單位像素大小越小,因此若前面推論是正確的,其他廠家跟CANON在相同曝光相同鏡頭(快門、光圈、ISO相同)下,應該成像會比CANON暗,甚至需要犧牲ISO、或是調整大一級的光圈或快門,才能跟CANON的亮度相同,因此其他廠家需要在犧牲一級的設定下才能跟CANON打平,畫質當然也是如此(恕刪)


像素大不會決定亮度~

是與解析度(Resolution)有關


感光元件大小才會影響照片亮度喔 ^^

都是FF所以在相同曝光值底下成像基本上亮度都是一樣的


而畫素高的FF(4000萬)與畫素低的FF(2000萬)的差異在於:

同場景同曝光條件同焦距同鏡頭

雙方放大到200%或以上之後

低畫素會看見格狀 高畫素則尚未呈現格狀 (大圖輸出 就需要高畫素)


Sensation Studio https://www.facebook.com/SSS1009
痞阿 wrote:
感光元件大小才會影響照片亮度喔 ^^

都是FF所以在相同曝光值底下成像基本上亮度都是一樣的


感光元件大小影響亮度,若是正確的,亮度上FF>APSC>4/3

但我納悶的是
當相同鏡頭不同片幅使用相同曝光設定
單位時間的進光光壓是環境提供的,相機無法改變,相同曝光,在不同片幅感光元件下,單位時間被照射的單位面積照度是一樣的,既然相同,為何會有不同片幅有不同亮度的說法?????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但我納悶的是
當相同鏡頭不同片幅使用相同曝光設定
單位時間的進光光壓是環境提供的,相機無法改變,相同曝光,在不同片幅感光元件下,單位時間被照射的單位面積照度是一樣的,既然相同,為何會有不同片幅有不同亮度的說法?????(恕刪)


問得很棒 ^^


不同片幅會有不同亮度是因為都用了同樣焦段的鏡頭

例如FF使用100mm 在APSC上則焦段變成160mm

因為望遠端所吃的光較廣角端少

所以會比較暗




另外假設有相同10畫素的三台相機 分別為FF、APSC、M4/3系統

三台感光元件面積分別為10、5、2 (單位省略)

將10畫素分別塞入三個感光元件後

每個畫素的大小分別為:

FF : APSC : M4/3 = 1 : 0.5 : 0.2

這會決定到畫質以及躁點

內文經過修改

為我先前的誤導貼文感到抱歉


Sensation Studio https://www.facebook.com/SSS1009
會有這些觀念混亂或是誤解,是有幾個根本原因所造成。

一為中文翻譯"不夠嚴謹"或是沒有"統一"所造成的誤會

二為網路上發言的人對於名詞定義不清楚關念錯誤,加
上一些人繼續誤用,積非成是。 初學者常昏頭或是自以
為是大有人在。

舉個子例 前面有人提到光圈大小,會讓人直覺以為是光圈
開口的直徑大小(單位試音吋或是公分),可事實上他的意
思是指光圈值(f-number,沒有單位(因次) ,因為他是
個比值)。

就是那個光 wrote:
...其他廠家跟CANON在相同曝光相同鏡頭(快門、光圈、ISO相同)下,應該成像會比CANON暗...(恕刪)


同是FF 其他廠的總像素較多 也就是每個像素確實會比C家的還小
所以理論上 當然是C家因為像素較大 所接收的光較多摟
但感光元件的技術不止如此 現在每個廠家的相機 都在提倡 一樣片幅下 塞更多像素卻可以得到更多光的技術
關於這些技術其實我不太了解....但我覺得比起做更大的片幅 要使單一像素取得更多光線還是有極限
C.K.H wrote:
而這個觀點是可以稍微驗證這句話 "感光元件片幅越大 畫質越好“
畫質越好 感光元件每個像素所接收到光越多
既然接收的光越多 畫面越亮 此時 ISO就比較低 (在相同快門 光圈 鏡頭下

相對來說 越小的片幅 在相同設定下 就需要用更高的ISO 才可以得到相同亮度的畫面

而為什麼會需要相同亮度的畫面要提高ISO呢 那是因為跟機身的測光與Auto ISO有關...
而ISO越高 雜訊越多 畫質越差.(恕刪)

你把亮度跟信噪比S/N弄混了
單位畫素面積越大
受光量越多
信噪比越高
畫質越好
但是畫面不會越亮

ISO值跟照度的關係在ISO:12232有定義
ISO12232
你舉的例子只跟
1.不同相機的ISO虛標狀況
2.不同相機的測光系統基準
兩樣東西有關

如果每台相機的ISO值都校正到標準
同一顆鏡頭用M模式控制相同光圈快門
感光元件越大
畫面亮度不會越亮
單位畫素面積越大
畫面亮度也不會越亮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