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gon1 wrote:
請教吉姆林大,抱歉問個外行的問題,為什麼在跟600D測試高ISO比較的時候,不是拿對接近焦點中間的畫面細膩度來比較,而是拿畫面較邊緣的繩索來比較高ISO細膩度呢?
取邊緣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意思,對測畫質來說影響會較大,對感光度的比較我倒是覺得還好
也因為如此我都會附上RAW+JPG原檔,讓網友下載,可自行檢視其他區域的表現。
bugboy wrote:
但我也想知道原廠18-55mm IS II拍出來的效果如何
畢竟一開始買倒是搭配原廠的
整體來講此相機大大推薦嗎?
18-55mm IS II是原廠建議的組合之一,因為它價格較為友善,不一定每位新手都得買這個組合啊...

qekcembflw1 wrote:
感謝謝大大的說明
正在學習中,只前的g12
買了這台入門650d~第一台單眼
原廠的18~55拍出來,還是比g12的M模,好很多哦
感光元件我也感覺不出來,那裡有問題=.=
大大的文章解說好清楚
恭喜你踏入DSLR之路!

阿芳鬼 wrote:
老實說這的台看好心動也很有意願要購入
但是這幾天看到更多人分享出來的錄影片段發現一個問題實在很困擾
爲什麼錄影變焦時影像要拉來拉去的...
到底為什麼要拉一下...然後整個畫面糊成一塊...然後才能對焦到下一個點
600D、550D或其他也是會拉來拉去的嗎?
說真的這樣子畫面拉扯看起來好鈍好糊...
整個感覺完完全全都沒有了...
那個SERVO AF(連續自動對焦)是可以關閉的,所以不用擔心啦!
關掉後再已手動觸控對焦點方式,再配合半快門,一樣可以在錄影途中自動對焦。
~快意~ wrote:
靠杯~看到後面貓咪鼻頭吹泡泡那張我笑了....
這張超妙的啊....我也是拍完放電腦看才發現的

符碌之神 wrote:
STM鏡頭能更快找到焦點嗎?我看未必了,畢竟主要問題在於對焦系統
可以...因為STM鏡頭就是針對錄影優化的鏡頭,需搭配650D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dc1ps2 wrote:
感謝吉姆林大大的測試, 650D的功能真的很強, 不管是拍照或對焦, 但是如果想拿來拍微電影, 可能要考慮到對焦時候鏡頭會自動伸縮的問題,一般電影中即使是遠鏡景物的交換對焦,也不會產生鏡頭縮放的現象,如果在拍攝期間需要做到連續自動對焦 這一點應該算是不及格的, 也許是鏡頭的制動機制本來就是必須這樣, 但如果能針對錄影對焦做改善, 應該會更好 相信以現在的技術, 應該不難達成
其實真正有拍片需求的工作者,他們大多還是採用MF
Canon目前的想法是將市場劃分,入門款的DSLR會提供全時自動對焦的功能,但像是1Ds/1D、5D、7D系列的機種尚未確定是否會加入這項功能,畢竟市場有區別。
ewinglin wrote:
謝謝吉姆林的文章,不知道吉姆林是否有時間可以再來一次多機相鬥,我個人是期待A57 VS 650D!謝謝
上次的六機比較真是謝謝你了。
這個會比較尷尬,因為鏡頭的選擇不像ML(Mirrorless)那樣簡單,DSLR的選擇實在太多了...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不管是拍照或錄影
看起來各方面對SONY沒有威脅
沒什麼大進步
昨日去試拍
新發現SONY NEX-5N的繪圖功能好玩
正常

繪圖




試連拍













對焦阿婆連拍











有疑問
可以自己拿相機對走路路人連拍
看自己拍的結果如何?
再選擇下一步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還不到成熟階段,但用在錄影這種速度應該是沒問題,畢竟錄影對焦要求並非只是快,而是
平順,很可惜的是對焦無法一次到位,快的時候會頓,慢的時候會前後拉縮,看片的人會很
暈,犯了大忌,對Canon而言第一代新技術不夠完美是正常的,哪家不是這樣 !
錄影對焦不是快就好,A55很快,也能一次就到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DV拍的,對焦
點太快凍結,快速變換場景時感覺像GIF檔,A57就做了改進,針對視頻進行校調,錄影時會
刻意放慢一點對焦速度,讓過渡時更平滑,DSLR導入視頻對Canon是福是禍內尚未可知,這
不是短時間能看出來的,但S/P 二大DV龍柱卻有更好的施力點,高端用戶不談,光是格式與
家電結合就有著無比魅力,未來的仗不好打 !
650D加入了許多Sony引以為傲的功能,這是廠商競爭結果,受益的是消費者,其實650D錄影
有峰值對焦加持,AF也沒那麼重要了,還能賺真正無聲錄影,多練習幾次的課題 !
針對錄影就事論事,沒有誰家比較好,只有錄影做的較好,拍照造成的些微損失能不能接受
的問題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