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這後製怎麼弄的啊?很有FU

stp0936 wrote:
JD...沒事......(恕刪)


hi stp:

 有機會聊聊
有時看他的照片都會很好奇平均每張照片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去修,以及使用
 了多少圖層,像是你貼餐桌這張。主焦主題的右邊跟左邊應該是同樣的距離
 的,但是明顯右邊比較糊(不自然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右邊這一紅色陰影色塊原先過於銳利而搶掉了照片的重心
 ,所以做了模糊的處理,還是因為要和前面清晰的對焦區做出空間感的分隔
 而特別處理。

 也或許是我個人覺得怪怪的吧,也許RAW檔本來就是這樣。

 但看他的照片仔細思考構圖、採光、使用的焦距以及「細膩」的後製手法,
 的確讓人很過癮。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應該是漸層的濾鏡方式..也就是多層圖層下去修...以空間照一張起碼2-3小時..人像我沒搞過...不過打燈與否..我很難說服我自己這張是微光照..D3是棚內機.高ISO超爛.對焦暗一點就對不到.但是跟燈光搭配後又是另一回事.我是使用D3S..當然..如果他事先更換牆壁燈光為白色較強的燈光也不是不可能..但以頂光的亮度.高度跟桌面的平均光跟倒影又否決了這個想法..我也是從桌面前方看出圖層PS的痕跡..唯一能想到的是是有一種四方形的http://www.kphoto.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AFE0365&Category=59305.類似這種的外閃控光板.以燈光位置表現甚至可能有4支離閃.其實我在棚內拍得較多..婚攝是練身體..已經開始逐漸轉到錄影這個區塊..當然不管答案揭曉後是如何那並不重要..重點是討論的樂趣.之所謂教學相長吧...很高興認識你..
沒想到Cliff的作品國內也有人有這樣的興趣.
分享一點從他影片教學課程學習到的...

以他的工作量, 婚禮攝影, workshop, lectures, 他的後製應該都是交給專門合適的人或是公司處理的, Annie Leibovitz也是交給Gloss Retouching Studio來處理的.

他有一個課程是教在一天裡不同時刻10:00, 12:00, 2:00, 4:00如何針對不同光源拍攝新人,很有趣...了解他對於harsh light的處理方式有助於對攝影的觀念的建立.

另一個課程是one light shooting, 只使用一盞燈來拍攝, 事實上美國有名的攝影師都很善於使用越少的strobe來拍攝, Annie Leibovitz就以單一平價的large softbox來拍攝出很多好作品而引起很多廣泛的討論.

最後,看的多了,會發現他的技巧很多攝影師都做得到, 但對於人與人之間細微的touching才是精隨,有機會去看一下他的影片, 會了解他對新人所給予的尊重是讓他得以得到好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在我所參與的婚攝之中還沒有看過的...
http://www.aperturaphoto.com/blog/category/announcements/

分享這位後制跟離機閃很厲害的華裔雙拍檔
那些婚攝的朋友只要少用跳燈,就會有多點時間注意光影的角度。
﹝等到要搞離機閃去補到看不出來,那已經不會需要上來問了。﹞

大膽使用自然斜射光,照片就會有更佳的立體感。
換句話說,沒練成之前,閃燈少用。光是沒有閃燈就已經有學不完的技巧了。

共勉之。
-= 散仙 =-
理想是追逐的目標.現實是殘酷的...我還是要說...台灣婚攝超強的..

不像國外.場地寬敞明亮.光是光影就拍不完.人家是重生活品質..台灣是有地方躺就偷笑了...

北部大都是在飯店.渡假村宴客.婚攝發揮空間大.飯店光源幾乎固定.拍起來輕鬆愉快.

不過聽說北部多家宴客廳受一燈光公司推薦.紛紛加裝七彩燦爛蘇拉燈.

.北部多位婚攝已哀號發聲.幹聲連連..紛紛收起大光圈定焦鏡.乖乖裝上閃燈拍攝.

南部多透天厝.新娘下車在陽光下.有時籮筐有時黑傘.走到廊下先給你來個大反差.

接下來跨火盆是大逆光..再從從1樓背裝備爬到五樓頂樓沒冷氣.一隻黃燈泡加逆光的頂樓拍祭祖.

到了客廳是鹵素燈加旋轉吊扇省電白光.的混合光源.走道是無光源.

一到新人房是日光燈加斜射陽光..

宴客南部是辦桌戶外.遮陽棚全藍的.全紅的.橘色的..更慘的是三色棚..

不用閃燈?..南部老人家拍的缺臉少胳臂的LOMO啦.偏色照啦..

特別是黃綠色.50%新人會要你重弄.因為新人喜歡.父母開罵.

你拍花籃做甚麼?

你只拍手幹嘛?

怎麼不拍人.

為什麼你只拍我敬酒的臉.那我的手哪裡去了.?

啊!新娘很清楚新郎為什麼那麼模糊?.

啊!人怎麼黑黑的(剪影)..

啊怎麼把我的皮膚拍的花(後製加噪點)

你是會不會拍照啊..請你那麼多錢$#@!&..

不用閃燈?.保證你修圖修到往生....

拍婚攝...使用閃燈..才是王道..至於燈怎麼用?....看你功力囉....共勉之...

後記:(我曾經碰過一個老外婚攝.聽他說有數十場的經驗.從台中下來拍婚攝.拿的是當時的頂級配備.

結果碰到三色棚午宴.陽光又大又強.抽菸休息時直接跟我喊救命.

那天的拍攝環境就是上面說的.也差點沒要了他的命.事後聽新人說.退了大部分的錢只交了20幾張照片)

Jd * wrote:
使用鏡頭與焦距方面,...(恕刪)


j大的討論很有建設性,真想給個讚~~~
stp0936 wrote:
理想是追逐的目標.現...(恕刪)

哈哈 你說的好貼切喔
很多攝影師拍的其實不是照片 是無奈
我們看見的 不一定是攝影師的風格 而是看見市場的需求
他們用的是市場先決模式

前幾樓有人說像是刑案現場蒐證 我覺得這句話真的很棒 沒拍到或照片少真的很難交代
neomax wrote:
沒想到Cliff的作...(恕刪)


hi neomax:
 感謝你分享的資訊。其中harsh light這名詞引起我的注意,不過我剛
 google了一下似乎沒有任何中文的文章來解釋harsh light。

 不過查了一下字典,似乎是指刺眼的光線。

 這裡還找到一個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xMzE1OTU2.html?f=5035878
 裡頭說到的應該是其中一種處理harsh light的方法,是嗎?

 我也很喜歡Annie Leibovitz,可以詢問一下您的Cliff跟Annie的one
light shooting都是影片課程嗎?有意想要再進修,感謝提供資訊~謝謝唷!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婚攝是要賺人家的錢,
本來就要以客人的想法為主,
現在人拿了一台相機看一點書就以為是怎麼樣了...
婚攝你還要有什麼想法?
結婚的照片不是只有新娘要看,
本來就是都要面面俱到,
我很想說敬酒只拍主人家的臉真的很蠢,
客人你也許是第一次見,
但人家家人自己已經看過千百回,
敬酒要看的是對象是整體的感覺,
他敬的是什麼人,從敬酒照片才知道當天誰有來,
並不是說當天有人拿攝影機拍全程,
拍照的就可以自己搞風格,
結婚是兩家人的事情,照片就要引起兩家人的共鳴,
小姑當天也穿得很漂亮,
大舅子難得一件西裝掛十幾年才穿一次,
除了新娘其他都淺景深是怎麼樣?
如果攝影師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想法,
就不會整天在那邊講什麼長焦,
要長焦自己花錢去請麻豆外拍好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