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別了,01不見,感謝各位長期來的照顧

我都不知道對幹了幾次了.............

不過,沒試過怎麼知道會壞呢??
jason.wu
很少人能對焦,構圖,還有測光在5秒內完成吧?用底片的火燒機應該多到不勝枚舉了.
又多學了一項野外求生的技能
不過像機感光元件應該不會這麼好就落在那個區域吧
DSLR 比較不會有問題,大部分時間太陽光都是匯聚在對焦屏上。只有按下快門的瞬間才會打到感光元件。
倒是無反光鏡機種要小心點,有膽量的就接大光圈鏡頭,對焦太陽一陣子試試看。
樓主真的是想太多了.
如果照太陽會掛,
那麼行車紀錄器和路口的監視器會第一個掛掉.....
中東一些沙漠地帶大概都沒辦法裝監視器了....
這兩種產品還都是錄動態影像,可不是像DSLR感光時才開啟快門咧~
所以前面說EVIL會燒起來的,也是想太多了,
和太陽對幹唯一要煩惱的頂多也只有可能會熱當的問題而已.

魯獅 wrote:
您的意思是說,外拍時...(恕刪)


我真的佩服魯獅大的巧思......賴打錢真的可以省了
個人blog→543空想堂 http://issack543.pixnet.net/blog
太陽要成像在CMOS上的確是接近一個小圓沒錯
不過和影片中將能量聚集成的那個小點還是有些許差距啊~

其實感光元件受光時間也不過幾百幾千分之一秒....
說明書上之所以會說不要直接對幹太陽
是因為你的眼睛啊!!!!
還有大家別忘了DSLR的測光系統XDD
一直對著太陽也是可能燒出問題的~
raguna wrote:
你這個實驗根本不是重現"鏡頭如何聚光到感光原件上"
用了似是而非的實驗反而誤導了許多沒有研究的群眾

canon系統的鏡後距是44mm
所以你要正確呈現的話就要將紙張固定在鏡頭後44mm的位置
基本上你的光不會呈現一個很亮的點
在成像圈範圍都會有光的感覺但不會很亮
成像圈的大小會是直徑27.04mm以上
而且在沒有光害的情況下你還能看到顛倒的影像
絕不是你影片中所呈現的連1mm都不到

樓主的實驗並沒錯。

從影片可以看到,鏡頭打在紙上的不只是一個光點,還有整個窗戶的影像。這就是正常的相機曝光狀況,而對焦點就是太陽。事實上你所說的 27.04mm 成像圈,在影片中已經出來了,只是這個成像圈太暗你看不太出來如果樓主在戶外實驗的話,就可以輕鬆看出來成像圈的大小。大家都只把目光聚在太陽的成像的光點,而忽略了窗戶的影像。

如果像你所說,移動鏡頭以達到 27.04mm 的亮亮的圓。那只是把太陽的散景弄得跟成像圈一樣大而已。

其實自己在家裡的燈光下,用鏡頭實驗就知道了。有幾個燈就會有幾個光點。如果燈的尺寸夠大的話,還可以看到燈的形狀,而不只是一個光點。

只是感光元件並不會像紙這麼脆弱,也不是黑色的這麼會吸光。同樣的狀況用在感光元件沒這麼恐怖。
看來我算是比較不幸

從觀景窗看出去,除了牆壁上的Do,Ra,Mi及對焦屏的格線外,還多了一道"太陽印記"


太陽老公公在我的相機對焦屏上留下了一道沒有顏色的彩虹.....
對這個實驗很有興趣,可惜手上沒有多餘的相機,也沒有多餘的$$。

不知有沒有實驗心重又有米的大大願意用4部「無反」相機掛上相同大光圏的鏡頭在陽光猛烈的中午時分,上腳架對著太陽三分鐘至半小時,同時進行以下實驗﹕

1.不用啓動相機無限遠對焦
2.不用啓動相機最近對焦
3.啓動相機無限遠對焦
4.啓動相機最近對焦。

再上來01告訴我們這四部相機的感光元件會產生甚麼影響(包括在這之後所拍攝的相片)!我們會十分感謝。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