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安 wrote:樓主說內對焦,回文很多人說沒有內對焦。到底有沒有內對焦啊?真奇怪。 可能有人把內對焦和內變焦兩者混淆了吧!內對焦:當相機自動對焦(AF)時,或是轉動對焦環時,鏡頭總長度不變,稱為內對焦,如16-35L內變焦:當轉動變焦環時,鏡頭總長度不變,稱為內變焦,如小小白IS24-70L II自動對焦和轉動對焦環時,鏡頭總長度不變,故為內對焦
不知道他們訂價的標準是怎麼樣的一代鏡 220,000円,在台灣大概44,000左右小白兔 300,000円,大概 79,000左右85 1.2 235,000円,大概 74,000左右二代的 24-70 應該不至於到7萬吧我覺得 6萬可能跑不掉~
justin886 wrote:所以以此為依據超越的...(恕刪) 要超越也要有點道理啊,一般鏡頭的表現不外乎看幾點1. 定焦 vs 變焦當然這不是絕對,但變焦要贏勢必要多下不少功夫尤其我前面說過了,這數據不只24mm很強,連70mm都很強兩端都強的變焦鏡...2. 技術水準跟用料這點頂多算打平好了,還是你覺得Canon會贏Leica?3. 光圈這也不是絕對,但同等技術力的大光圈鏡縮了光圈要贏小光圈鏡也不容易其他的我目前想不太出來
EOS3不好嗎 wrote:24-70II 真的是沒有IS, 令人大失所望(恕刪) 不知24-105mm何時改款為沒有IS的版本,買過3支Canon 24-105mm L IS,都用黑膠布將那IS開關貼死,一段時間後膠帶爛掉就得換新,殘膠越積越多,真傷腦筋,要是沒有IS多好呀!省得貼黑膠帶,對於從來不用鏡頭防手震功能的人來說.覺得Canon 16-35mm L最好用,沒有IS,又是內對焦+內變焦,星芒又夠漂亮.
iiisuck wrote:所以他變焦時,長度還是會變?這樣如何防塵?真的連內變焦都沒有那真的有點失望。接下來看看他的畫質如何了。如果畫質夠殺,那我還是會考慮。(恕刪) 有這麼嚴重嗎?我還沒看過各廠牌24-70有內變焦的外變焦也有好處阿那就是內管可以縮進去如果是內變焦那這管會是很大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