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不會啦~其實我也是看了樓主這篇才想到我的550D還沒寫開箱文...只是最近天氣都不是很好,比較少拍戶外...小孩子動作又快,很難抓,所以照片都不大能看(其實是小弟技術還需磨練...)最重要的是...結了婚後就不敢隨便拍美眉了,不然...可是會發社會案件的...不過個人建議樓主,短期內先拿18-55拍就好了我也是使用"輕便"三寶,只是50MM/1.8在室內真的不好用,很少有機會使用,所以就隨著450D去了...至於55-250這顆鏡頭,其實使用機會也不是太多,就看樓主是否有長焦段的需求若是有的話,這顆鏡確實是比小小白或小白來得超值許多...至於大光圈的鏡頭,樓主若是有預算,24mm/1.4L或35mm/1.4L當然是最好...若是預算不夠,可以退而求其次選35mm/2,也是一顆不錯的鏡頭小弟這次賣掉50mm/1.8就是打算換35mm/2其實很想直上L鏡...但現在小弟一人要撐全家...只能一切從最經濟的方式來選購...電子防潮箱很好用,建議樓主優先購買,台灣畢竟還是個比較濕的地方,小弟還有以前拍的正片、還有三台底片機都擺在裡面,才不至於讓鏡頭及機身受潮。(底片機就因受潮發霉而花了兩千多去清洗)當然,18-55還有個遮光罩可買,約650,在知名水貨商買...還有保護鏡...小弟買的是B+W...一片約一張小朋友找一張國父...重點是很好擦...用過一次就不敢試別家的了...另外有偏光鏡,也可拿偏光鏡充當保護鏡,可過濾偏振光,相信應該有很多大大願意為樓主說明...不過要小心18-55這顆鏡頭,小弟在使用第16個月後就掛點了...這顆鏡頭除了易掛點外,算是顆超值的鏡頭!DY wrote:"人"是現實...(恕刪)
colonel65731 wrote:哈~不會啦~其實我也...(恕刪) 哈,上校大大也來了說到防潮箱,預算可以的話,是挺建議的用了好幾年的防潮箱,68公升當初朋友特價的時候買的,因為他那時還沒買相機,先給我用,後來他買了相機,小弟還是裝傻死賴著不還,一直用到現在 原本裡面幾乎是塞滿的,放了 5D、幾顆鏡頭、LX3、壞掉已久的 A70、還有一些學生時代拍的底片、正片、8mm現在看起來比較空,是因為前陣子看到有防潮箱特價,入手一咖大的,把一些平常用不到的移過去了新買的 163 公升,有多大? 請看難道有那麼多裝備,需要用到那麼大的嗎? 真正的開箱來囉哈,其實裡面幾乎被老爸留下來的郵票跟書信、文件給塞滿了也許這些郵票就算拿去賣,總價格搞不好也換不到一台機身,但對我們的價值,就算拿上面那個小咖防潮箱裡所有的傢私來換也不只順便分享一下,現在相機的感光元件分 FF 跟 APS-C以前的 Film左邊紅色、藍色鋁箔紙包的是 Fuji 8mm 底片,正上方是恆昶的免費沖洗劵塗黑的那塊是我們拍的片名,為了怕丟臉被同學發現,我把它遮掉了 嘿嘿免費沖片很好是吧,不過我們那時候是要寄到澳洲沖洗,來回運費就... 右邊黃色是柯達的 16mm 底片,這個不便宜哦,只有畢業製作才會用它
接下來比較極需的是添購周邊吧, 鏡頭就先不要看了防潮箱有預算有空間: 電子防潮箱 60L即可, 2-3000上下沒預算沒空間: 一般防潮箱+乾燥劑即可, 400-800上下先背出去拍各幾輪吧, 試試看吧單眼帶來強大的畫質, 但不能否認體積與重量真的比dc來的大與重, 說不定幾次以後你考慮的不是鏡頭, 而是哪種比較"方便"了PS.如果有人代勞, 那請無視這段說明窮人三寶是不錯, 但以長久眼光來看, 被換掉的可能性很高, 與其這樣而不如一次到位, 既非L奢華取向, 又兼顧畫質與花費1.18-55切換為C15-85或是S17-702.50 1.8改為C35F2或是S30F1.4這樣就可打住, 如果防潮箱買小的那更好, 反正在多的鏡頭也裝不下, 就不會一直想東想西, 這樣的鏡頭可以玩很久很久了PS.如果預算不是問題, 那上面很多前輩已有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