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l640707 wrote:
小弟開板用意是討論"...(恕刪)
討論機身輕量化是很有意思,只不過還要更多一些現實機身大小零件數據!
這裡關鍵在於目前dslr的重量來源是在於某些較重得零件,還是為數眾多的小零件所產生?
維修完成的D700 6/19二次開箱:3
由於nikon D700 D300等中高階機種的反光鏡室使用鎂合金,而旁邊控制反光鏡 ,複反光鏡,緩衝器等大都和旗艦機種相同,整個就相對重很多!
以D700高性能而增加重量部份主要有 反光鏡相關結構 和觀景窗部份,其他處理器感光元件,lcd等部份應該高低階可以變動部份就較小!
1.反光鏡相關結構會雖著性能提昇而變複雜零件增加,若單純只增加對焦性能會如何?
這個可能要回歸為何反光鏡相關零件要這樣,在於反光鏡在按下快門產生振動 移動的磨損等問題是互相牽扯,也就是如果
只著重在對焦速度,本身振動增加隨著拍攝磨損,對焦精密度下降,那就慢慢只會變快但準度會越來越差,特別是畫素越高對精密度要求越高,而這個部份是會有跳動漂移問題,不是單純調焦可以改善!
1D機身調焦方法 (六角板手) + 5D膠帶調焦法
一張薄薄膠帶就可以改變很大!
那麼要接受對焦快,但會準度越來越有問題,這是一大問題!
2.中高階往往需要把視野率提高以及精密度要求,也引來的體積重量變化,大多只能選擇玻璃(密度2.6等範圍)。
其實看起來目前好像僅能從一些慢慢去改變,要大改重量,evil是比較有機會。
中高階性能不單單只是規格數字,背後也引入一些代價,特別是機身機械部份高階需要使用過程常保精密,使得在製造與材料性質問題可能很多也只能選擇一些銅鐵等較重的金屬,這個是將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人力研發克服!
鎂合金機殼和塑膠機殼對中高階性能其實差異應該不大,而且重量部份已經是用較大機身來保持強度與輕量化(就像腳踏鋁管會比鐵管大很多),這部份相信應該沒有比內部重量更關鍵!
cwu wrote:
如過有在數位相機研發...(恕刪)
謝謝cwu大
您的觀點我認同
所以我說的機形型是 7D light/1D light或是叫9D/3D都可以
並不是用來取代現有的7D/1D系列
而是另一個子型號
至於如果用塑膠殼的 7D light撞輸人家鋁鎂合金殼
只能怪自己不長眼
那些真正靠相機吃飯的
應該也要有這種覺悟
verza wrote:
感覺一直避重就輕...(恕刪)
謝謝V大指教
小弟只是無知
並不是有意避重就輕
如果大大能更明確比較造成兩台機身重量差異之處
相信是大家的福利
另外我列出的重量都是純機身
如果再加上電池的重量
我想對更倚賴電力的數位機是不公平的
這又可以延伸另外一個觀點
就是既然數位機的電池負擔更重
機身部份當然更應該致力於輕量化
另外找了一下資料
EOS1 EOS1N EOS3機殼都是玻璃纖維強化聚碳酸酯及鋁骨鑄模
http://old.photosharp.com.tw/cameratest/Canon-EOS%203-1.htm
小弟對材料不熟
不過看起來鋁鎂合金機殼未必真的是高階機必備
EOS3的確是沒閃光燈
但是它的軍艦部看起來比7D還高
我想裡面應該不是裝空氣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