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17-55與L鏡的迷思

robin47.tw wrote:
引言:嗯 我還真得不知該說什麼! 為什我的2.8 到4.0 之間 還有 3.2 與 3.5 (恕刪)


光圈F2.8與F4是差一級沒錯(曝光指數差一倍)
F3.2,F3.5是差1/3級(即0.3EV)
曝光理論該去重新研習一下喔^^"

IS的3級防手震則是可保持3段快門速度的穩定度
(比如光圈F2.8是1/60秒,在光圈F8為1/8秒時仍能維持穩定的影像)

就算打閃燈,目前的TTL閃燈系統在F2.8與F4時的出光量也是不同
您知道在不同光圈時,自然光與人造光的比例會改變嗎??
不破關不睡覺 wrote:
小弟最進想添購新鏡頭...(恕刪)


留下S18-50, 買24-105L
反正 18-50 可能賣個幾千塊, 就當作是買18-24的廣角就好了!!
我想了一個月, 看各種蓋的大樓也看了一個月了, 最後煩到不想再去想, 就不急著買了
17-55, 我看重的是他的IS
24-70, 望遠端是吸引我的部分
看到樓主的標題就借個版冒險問一下 假設兩支都是用35mm拍人帶景, 這兩支 (C 17-55 & C 24-70) 有差嗎
locustb7 wrote:
我想了一個月, 看各...(恕刪)


兩支都是F2.8

同樣是35mm 只差在17-55有IS

其他都一樣


還有24-70可以接在FF上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chiyoda911 wrote:
小弟覺得您目前還是繼...(恕刪)



那如果是換 B005 呢?
價錢差不多
但 B005 多了防手震
不知道值不值得...
恩~謝謝回答
(先說我是新手, 還沒學到後製) 所以L鏡沒有比17-55還要"發色濃郁"~
牙齒有黑胡椒 wrote:
那如果是換 B005...(恕刪)


小弟覺得您可以先評估有沒有防手震對您拍攝成功的影響率大不大來決定,
因為每個人拍攝考量點都不盡相同,還是要您才知道是想要還是需要啦.


小弟個人是APS上超過85mm以上才會有防手震需求,
還有個人也相信多支香爐多支鬼的理論,
所以標準焦段不會選擇有防手震的鏡頭,故障率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chiyoda911 wrote:
小弟覺得您可以先評估...(恕刪)


因為我實在是手殘....抖的很利害
S18-50 我隨便拍都抖...包含日拍...

另外這兩隻在畫質上有差異嗎?
我看了B005的大樓畫質都很利呢~

謝謝
locustb7 wrote:
恩~謝謝回答(先說我...(恕刪)



在數位時代 我覺得鏡頭鏡頭原先發色已經不太重要


除非你都不後製 或JPG直出


不過現在後不後製 其實不那麼重要了


誰在乎照片有沒有後製? 只再把自己想表達的感覺顯現出來就好了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牙齒有黑胡椒 wrote:
因為我實在是手殘.....(恕刪)



版上照片幾乎都有基本的後製處理,一般只能當參考而已,
最基本的就是加銳利度和對比了.


小弟沒用過A16和B005,第一支KIT鏡是C17-40L,
只是也曾關注過相關討論,看到有人說比A16銳利,也有看到沒比A16銳利的,
所以不排除是有個體差異的可能性,畢竟現在的鏡頭都算電子產品,
跟以前純光學的鏡頭大不相同,因大量生產而產生個體差異的可能性是正常的.


看您的說法,感覺對防手震的確有需求,
若只是需要防手震的幫助,也是可以入手B005,
但成像品質應該差異不大,畢竟S18-50表現也不差了,
Tamron小弟只有90微距這支,對成像品質很滿意,
但對焦馬達的聲音就略有不滿(不過便宜不敢嫌啦),
不知道A16和B005的馬達聲是否跟T90一樣大,這就要其他大大補完了;

原廠(CANON)USM的對焦速度和噪音真的很出色(雖然C17-40L賣了),
其實也可以先用S18-50拍著來,副場超音波馬達也只有SIGMA有了,
等存多點錢再直上原廠C17-55比較不會白花錢,
搞不好到時C17-55出二代也說不定,因為就算買了B005還是會偷看C17-55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