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與美的分裂 wrote:就是我不想在餐廳拍照時讓別桌的客人聽到不悅耳的馬達聲 (35 f2 同理) 這個有點誇張了吧,我想馬達聲還沒有快門聲來得引人注目。如果真的高檔到連非USM鏡頭對焦的聲音都不能發出的話,那可能你該考慮用電子快門的機種。
Octanol wrote:好啦好啦.........(恕刪) 誰怎麼玩器材我懶得管,下不下放又不是咱們說的算.你不去說錯誤的訊息我就不會出來更正你的說法,官網上就有的資料不必誤導其它人說不下放.嘴砲怎麼打都沒差,依據事實即可,不要成天靠幻想.討論區已經很混亂,再來一堆人不查證就放假消息會更亂.
ch_choutw wrote:回歸主題,我還是重覆那句話,「看得懂的就買,看不出差異的,就把錢省下來」攝影是來讓自已快樂的,而不是讓自已惹來一身的鳥氣。您說是嗎? 所言甚是!了解鏡頭,讓鏡頭適才適所才是攝影師的職責!
好吧我承認是我自己不喜歡聽, 但能夠更安靜, 誰想要吵呢...至於電子快門嘛, 我如果發現有人被我吵到(看過來且面露不悅)我會改用DC開小花拍桌上的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像我就是那種如果能力所及又看到更好的東西, 我就會認真考慮的那種人如果我對某方面有興趣又當時口袋夠深的話, 有更好的我是一定不會屈就更差的這跟個性有很大的關係, 這種東西因人而異啊....就因為因人而異, 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不可能完全一樣就好比今天我買了一個高擋貨(或高價貨)就算我能說出100個該物件的優點以及為什麼買, 隨便來個人一句 "那麼貴你買得下去!?" 就可以把我打槍了我是根本無從反駁的...
我是樓主,來回一下我在PTT DSLR發起同樣的討論(沒射後不理哦)另外一頭一位鄉民談到L鏡的一個優點是 "可預期的工作狀況"意思是說,L鏡的色調(Tone)是在工作習慣用的我的解讀是下面:-------------------------------------------------------------------------也就是說,可預期的工作狀況(也許是其中一種),是指 "色澤"表現上,是這意思嗎?當然,也許不同廠牌在色調上會有所不同,就如同有鄉民推文說的,如果習慣同一廠牌的話,那麼似乎與L鏡的成像品質上比較無關,會不會是說,以SIGMA為例的話,不同鏡同在同一相機的色澤快現上可能會有所不同,而CANON家的L鏡,能較能表現一致??如果上述是L鏡的優點的話,這倒還可以接受------------------------------------------------------------------------我認為,每家牌子的鏡頭在同一機上也許會有不同,但這不同並不表示說誰比誰好,只能說他們的調性不同(我沒一一去我不敢說,也許哪天我手邊三家牌子的鏡頭全調為同一焦段各拍一張試試.....也許會感覺的出來)我後來又接著問:------------------------但還是沒法回答到說我最初問的問題是說,L鏡在成像表現上,會比一般副廠出色...,看到太多這類的心得文,說L鏡真的表現十分的出色感到十分的好奇.....,到底有多好,似乎永遠存在買家、使用者身上,但若要真的討論討論卻又很難讓更多人知道他有多好。雜誌也一樣,也是說了他有多好,貼了張照片出來,用了一些形容詞出來,如出色漂亮啦、紮實啦...etc..,然後貼一張很美的照片出來但說真的我還是看不出來,到底這樣子去形容它,讀者能知道嗎? 同時也分不清楚,到底這張照片1:風景美2:構圖好3:還是真的鏡頭好如果貼張拍公仔或是一些不是很美的景像啦什麼的,還會有更多心裡評價在這張照片,甚至這些鏡頭裡嗎? 我倒是還在懷疑....------------------------在上面這些文之前,我在昨天也貼了一篇,如下:------------------------現在另一個問題是想問說:這些量化的數據當然是可以比較出 "純量性資料" 的差別這些數據的差別,是否能在實拍中看的出來我的意思是:當然,我相信這些數據有差別的,但是這些差別,能否在實拍中展現出來我們不可能在實驗室或這種情境下拍照,同時拍照的場合也很複雜這些量化的數據,是否真的能感覺的出來差別嗎?我相信許多拍了許多年的人,應該還是能看得出細微差別但大多數人在看這些人用L鏡拍出的照片,真的能 "看得出來嗎"--------------------------其實我是很想認真的跟有用過有研究的人請教,這些L鏡既然這麼貴,同時這麼多人用,一定比較好,而實驗室測出來的數字,我相信也有差,但就如我上面說的,真的有差到看的出來嗎???感覺這篇討論到這裡目前我了解的感想還是我上面說的:"似乎L鏡的好,只存在消費者、使用者心中,很難讓其他人了解與體驗"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似乎L鏡的好,只存在消費者、使用者心中,很難讓其他人了解與體驗"...(恕刪) 樓主你自己都已經說出答案了, 這種東西你不自己先當一個使用者(借或租)怎麼能親身體會這其中的差異 !?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我是樓主,來回一下我...(恕刪) 有些東西真的講再多都沒用除非你親自體驗才能得知小弟也是從沒想過那些高貴的滑鼠到底有啥好以前也覺得買的人是腦袋有問題還是錢太多,去買一個那麼貴的滑鼠後來自己用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才是井底之蛙從此之後再也不用200~300元的滑鼠(不得已在網咖才用網咖的爛滑鼠)鼠墊也是如此~以上只是舉自己的例子相信同理可印證在這議題上面我覺得樓主真的想知道最快的方法就是去買一個或是租回來好好體驗一下人云亦云是永遠沒辦法比自己的所親身感受來的強烈小弟也想體驗FF+L鏡的感覺阿~~~~
起樓的大大,我覺得您還沒用過L鏡就開始做批評我覺得你沒有立場,我是有買過幾隻L鏡我承認我是個潘仔,無奈CONTAX停產轉到C家之後發現它的一般鏡頭根本就沒有該有的水準沒幾隻有資格能拿來跟菜頭相提並論,買L鏡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這跟玩音響道理相同感覺不出來是種幸福,萬一您看出來了,身在C家你還能有多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