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jacky wrote:我覺得為什麼APS望...(恕刪) 如大大所說的在光學的成像上,視角就已經改變了,如果都是相同的畫素下,APSC一定得到比較大的影像,但是影像畫素密度FF一定比較低,相同的處理畫質引擎處理,FF一定比較好,但放大到一樣比例圖像有沒有比較好就不一定了,實拍來比較會比較清楚,等影像提升7D入手再來一篇火拼的比較文好了
smd747gmail wrote:如大大所說的在光學的...(恕刪) 呵呵 你說的對所以我說先不管畫質就單純構圖 對焦這方面APS望遠用觀景窗會比較方便FF也是有辦法解決拉 開LV 放大10X來對....
威小豬 :越是邊緣的畫質以及解相力都會相對降低許多,甚至出現暗角等現象,所以許多鏡頭測試都在比邊緣那APS-C只取中間0.625的區塊,不就等於把一顆EF鏡頭最精華地方用最高像素的方式擷取下來?那應該是將EF鏡的威力去蕪存菁吧!?=>如果成像圈大小不會影響像差的修正,那就有可能APS使用135鏡頭,可以去蕪存菁獲得高畫質區塊!但實際上成像圈對像差修正影響很大,成像圈越小其平均解析力可以越高,但相對其繞射像差來的越快,最佳光圈就會往前移。因此,DC可以把最佳光圈是全開就已經很好,但光圈縮稍小點就迅速變差,而相反大型相機可能還可用到f/32、f/64畫質還很高。不過,最後照片解析力為鏡頭和片幅的解析力的次方和,而且通常是片幅解析力差異影響較大。
APS在一開始用L鏡時候,應該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其實解析力還是不比高畫質APS鏡好。等到使用L鏡用到FF機時候,好像突然整個變很好,實際上其實就是一些觀念問題,去掉邊緣部份的精華區,並不會比一開始不需考慮來的好。簡單講鏡頭解析手機>DC>4/3>APS>135>120>4X5片幅解析4X5>120>135>APS>4/3>DC>手機照片解析4X5>120>135>APS>4/3>DC>手機這也是為何商攝一直是大片福再掌握,就算135鏡頭在怎麼高解析,也比不過一台普通大型相機好。
dodoba21 wrote:下面兩張示範圖看起來,APS反而有更霧的散景這就是裁切放大的效果之一吧APS裁切,不只焦段放大,連散景也一併放大所以才會叫做"等效焦段"這樣說起來,FF擁有更美更霧的散景謠言該適可而止了吧不要再以訛傳訛,誤人子弟了......(恕刪) 這件事情想簡單點以相同的感光元件密度相同的鏡位配上相同的鏡後距....APSC就是FF的裁切同一顆鏡頭出來的散景當然一樣~進PS疊上去還能完全重疊哩....但是兩張構圖一樣嗎?APSC要取得FF的相同構圖鏡位 主體 都勢必得移動.....退了以後還是一樣?誰都知道捅大頭就一定有散景啊不知道哪裡誤人子弟了......
問個問題~~同一景點,同樣的位置拍攝!!5D2假如用 50mm拍一張照片2100萬畫素再裁成0.625的80mm等效畫面,剩下1312萬(大約等於450D)7D用同一顆鏡頭50mm拍出來是等效焦長就是80mm拍出一張1800萬畫素2張應該會是同樣構圖的照片~(5D2裁切之後vs7D直接拍攝,只有大小不同)這樣的話哪一個細節會比較多勒??照理說5D2中央剪下0.625之後的視角應該就會跟7D直接拍出來的視角一樣囉!!可是5D2剪下之後剩下1312萬而7D還保有1800萬但是兩張卻是一樣的照片阿!!可是不是說畫素通常比較高的可以保留更多細節嗎怎麼會說5D2的細節比較多呢??照這個想法來看,7D應該可以拍出比5D2更多細節才是,5D2只是拍得比較廣(使用同一個鏡頭而言)所以7D的"遠望"應該是比5D2有更多細節才是!!換個講法~若5D2拿80mm拍出來的畫面構圖,跟7D拿50mm拍出來的構圖應該會一樣這樣5D2就有2100萬畫素,肯定比7D多出很多細節!!小弟不懂FF裁切後真的比APS (50D or 7D)還有更多細節嗎? 可否有大大可以解釋一下!! 感恩~~luckyjacky wrote:FF拍風景的不同就是細節比較多
xuan0083 wrote:問個問題~~同一景點...(恕刪) 剛看到一個討論帖 跟你的提問挺類似的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667303&pagenumber=1
hansi110 wrote:剛看到一個討論帖 跟...(恕刪) 好像不太一樣這樣很難比出誰的細節多(不是比畫質、ISO)圖像都不同,自然也看不出來2者之間的差異他的比較實在是參雜了很多因素光線,ISO等等很多不同要素我指的是拍攝者位置相同,被拍攝物相同,同鏡頭同一焦段拍出來,並且裁出同一個畫面裁切1312萬畫素後的細節真的有比原有1800萬畫素的細節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