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朋友固守L鏡的主要原因,你知道是為何嗎?聽了會吐血!......因為二手鏡比較不會跌價.差各幾千塊,說真的我寧願買新鏡,也不會碰二手鏡.真的那麼好脫手嗎?景氣不好見真章,有空去友站看看,好不好脫手!
各個相片風格所呈現顏色、對比、色調已經完全不同了,我很好奇「發色」到底要怎麼看?hungyuwang wrote:L鏡之所以神是在於對焦精度,對焦速度,耐候能力,及可用光圈這幾樣指標 光是對焦精度,L鏡就被打槍了!對焦速度,KIT鏡也是很快的!耐侯能力,還沒看過比較,請有L鏡和KIT的同好比較一下,看哪支先掛!大光圈,KIT鏡輸了一大截,L鏡大光圈的確比較好!
其實我是比較相信CANON有將它的L鏡,針對C家機身作最佳優化,並將其它鏡頭做些市場區隔(C家做很大)各位想想看,如果數位時代差異都如此之小,傳統銀鹽差異不就更小了!真的,以前我所知道的L鏡,就是耐侯能力,外加C家的縈石鏡片.一般吸引大眾的是縈石鏡片,而不是耐侯能力(一樣會入塵)但現在的L鏡,好像有用到縈石鏡片的就沒幾隻了....
我和朋友不久前討論過L鏡的好處在哪,到底值不值多幾倍價錢.結論是,L鏡設計出來的本意,跟本不是嬴在畫質差哪一點點. 而是給專業用戶用來"工作用"的鏡頭.甚麼是工作用? 就是環境和場合都可能非常極端, 但是卻收了工資不可不拍. 對焦快一點,光圈大一點,相片成功與失敗,可能就是差這一點.因為現實很多情況不能NG再來一次,所以相片糊了,飯碗也可能不保. 金屬鏡身,金屬接環不是為了手感,而是事實上一袋子鏡頭, 全放在袋內碰來撞去, 膠鏡不用多久就會掛了.簡單點來說,L鏡跟本是設計給你操的,多花的錢是給你信心,不用擔心它會罷工,不用擔心它的畫質,安心去按每一次快門,這就是它的價值,畫質只是附贈的.
ttlinker wrote:耐侯能力,還沒看過比較,請有L鏡和KIT的同好比較一下,看哪支先掛!(恕刪) 之前去川藏,風沙非常大24-105與17-85在同樣的環境果然是17-85先掛,送去修對焦環與對焦模組24-105現在還是好好的雖然兩隻都是Kit鏡hkrichard wrote:L鏡跟本是設計給你操的,多花的錢是給你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