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鬣蜥-1DsII] 非常氾濫的外來種數量多到有些誇張,騎車差點被綠鬣蜥撞到沿著河騎像下水餃一樣,一隻隻急忙跳進河水中在樹下乘涼時還看到小綠鬣蜥從旁跑過,根本南美洲小綠鬣蜥綠的很美,大綠鬣蜥雄壯威武,確實是蠻討人喜歡的但長大後體型逾米,很多家庭無法負擔,就丟到野地去自生自滅民眾飼養寵物的心態若再不改,二仁溪很快就會變成亞馬遜河啦
[鬼臉天蛾-5DSR] 不過這個角度看不到鬼臉~最近很常空手而歸,每年大概這個季節最難熬不上山也許錯過什麼,上去之後卻還是錯過什麼等到深冬就會習慣槓龜的感覺,現在只能多多忍耐燈下飛來鬼臉天蛾,開拍時已經兩眼昏花精神不濟的狀態燈擺出來,思考不能,差不多就是閃燈會亮就好的糟糕境界鬼臉天蛾會叫,還會把身子挺高抵抗騷擾,就如畫面中的樣子那叫聲配上鬼臉稱號,大半夜的聲光效果,還真有些毛骨悚然呢~
[鉛色水蛇-5DSR]自從找到台南的鉛色後,對於這小範圍的棲息地乾季時,鉛色如何渡冬,是我一直很好奇的問題雖然大概猜的到是躲進洞,也觀察到鉛色遁地能力很強很多事情還是想親眼見證,如能留下影像證據會更好上次來看到地上有洞,洞的附近也有蛇,終究還是差一點這次直接拍到蛇在洞中,猜測總算獲得驗證,解開鉛色渡冬的謎團一個地區的長期觀察是很重要的事情,假如你真的在意那些生物~
[南蛇-5DSR] 舌頭黑的耶~~秋冬是小蛇的季節,今年想拍的小蛇仍然遲遲沒現身十月已過半,以往經驗大概十一月開始就不用太期待了十月底前還剩兩周的時間,只能繼續努力跑山~夏天幾趟遠征,騎車動輒四五小時以上的路程燃燒熱血的結果,就是入秋後膝蓋旁的肌肉持續疼痛今年冬天或許會把跑山頻率降低,找些其他題材來拍攝理論上啦...
[瑪家龜殼花-5DSR] 草莓頭的季節~北半球的人一年要過兩次冬天,冬天恰好是草莓好發的季節所以每一年拍到瑪家龜殼花多半都是年初與年底,時節正冷的天氣但在一整年的拍攝心態上,卻是春天才有年度生物拍攝開始活躍的感覺也因此那些一二月拍的瑪家龜殼花,心裡面經常有已經是去年拍的錯覺入秋拖遲至今才終於拍到第一條,有種鬆一口氣的釋放感但明明是今年第四條,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不安個什麼勁...
[斯文豪氏游蛇] 體色很黑的個體加上頭部藏在落葉中,剛看到時還以為是標蛇拍攝時甚至以為主燈沒亮,後來才發現真的是蛇太黑應該有超過七十公分,達到圖鑑標示最大體型一般來說老蛇多半有傷,這條除了比較黑之外整條乾淨壯碩無傷損,看了就是令人賞心悅目長到這麼大還如此健康,或許對躲避災禍頗有一套因為這樣的緣故,個性有點神經質,算是很難拍的斯文豪
[白梅花蛇-5DSR] 幼蛇入冬前會有一波幼蛇高峰,主要是成蛇春天繁衍蛇蛋夏天陸續孵化,到秋天就會有許多幼蛇跑出來去年秋天幾乎每天都能撿到幾條白梅花蛇的幼蛇今年嘛,現在才撿到第一條,每年的際遇總是很難說這條小傢伙好兇,手指過去會開咬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卻是如此糾結的姿態想問小白梅花,你是不是心情不太美麗!?林道剛打草,不管哪裡遇到蛇,拍起來的景就是亂...
[天鵝絨吊虻-1DsII] 舊圖~每年這個季節,就會想起南部山區在地面上嗡嗡作響這可愛的傢伙其實還會想去看去拍,只是時間有限,拍完晚上又找蛇會體力不支雖然還是持續有上山拍照,遇到的蛇都是重複的物種都是好蛇,但也都是在這邊已經貼過N次以上的種類冬天拍攝的選擇真是非常侷限,過陣子再分享好了~~
[紅竹蛇-5DSR] 幼蛇~秋天是幼蛇出沒的季節,每年八月初到九月底都會期待拍到幼蛇這樣的想望進入十月之後會慢慢趨緩,因為山區的溫度逐漸偏低所以十月開始,我就不再想著希望能拍到紅竹蛇幼蛇的這件事情蛇都是這樣,你想看的時候沒有,沒想到的時候卻會出現,難以捉摸拍蛇至今紅竹蛇少說也見過上百條,活體幼蛇只有三條,比例超低因為體色與成體顯著的不同,黑色環節襯託在黃色主體上甚是迷人所以小紅竹也算是不少拍蛇人心目中夢幻的拍攝對象,且越小越好這條是目前遇過的幼蛇中最兇的,得利於此很好拍攝,順利補考成功當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被咬好幾口,幸好小蛇力道不足,連皮表也沒劃破入秋後,山區的溫度已經掉到15度以下,凌晨更是掉到13度山上的蛇變得很少,夜間多半都是濃霧籠罩,上山的人變得很少這天晚上就這樣在路邊拍蛇,整個晚上沒有任何打擾,甚是寧靜舒適這兩年找蛇的人潮絡繹不絕,諸如此類一個人獨享山區的夜晚越來越奢侈只能利用冬天這種大家都嫌冷嫌懶的季節,自己上山獨佔一整夜的優閒~
[梭德氏游蛇-5DSR] 四月一條,十月一條遇到時還以為是樹枝,差一點點就直接略過幸好有回頭多看一眼,才確認是梭德氏游蛇今年拍到不少好蛇,心裡最掛記的卻是這條梭德氏游蛇因為好拍且非常精緻,蛇很愛吐舌頭,拍攝過程完全就是享受這個山區梭游紀錄不多,今年很幸運能找到兩條,希望明年能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