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_liu wrote:報告西洛大剛才有試了好一下下,但偶對顏色的互補完全沒概念還是沒能決定偏移包圍是要落在哪一區塊才算正常無言算了.....不玩這顆比較不會顯得自己笨. 報告 chester 大,應該是往左試 (相當於藍色濾鏡, 最多再向下一點點 ),一邊調一邊試拍幾張, 調到滿意的地方為止.我也是這樣嘗試錯誤得到的數值..比起拍完再修改白平衡, 效果真的差蠻多的喔..
還沒有賽破瞳.....先買了顆reitna-xenon 50/1.9 0.6m來解饞先上一張測試照家中客廳的豬豬擺飾小犬剛剛在沒屋頂那裏看到相同的鏡頭價格也太扯了 ( 我剛在海灣入手 不到沒屋頂訂價的三折)炒作價格也不是這種炒法的吧!
h.d.hsu wrote:還沒有賽破瞳.......(恕刪) 我記得這隻 Xenon 50/f1.9, 不管哪一種版本, 好像上 5D2 都有打板的問題? 剛看了hsu大說的, X天的價錢: 真的是誇張了點. 不過在海灣跟國際賣家交易, 其實風險蠻大的, 不見得每個賣家都會詳實描述物品的狀況. 以前在老機常常笑說: 好運的得鬧鐘, 壞運的得龍眼. 有時賣場看到是一回事, 收到物品又是一回事. 雖然 海灣 有他的退貨機制在, 不過說實在的, 官方的仲裁不但曠日費時, 有時也不見得能有滿意的結果. 收到有問題, 故障的鏡頭, 我想大部分的買家都是認賠了事, 了不起寫信去罵個幾句, 討點遮羞費回來. 更多的情形是摸摸鼻子, 看有沒有師傅能夠整理或修理. 我想這樣的風險, 在轉手時, 難免多少會反映到國內的售價上. 所以老鏡在國內的售價, 向來是比在海灣來的高, 這是理所當然的啦.
的確是如此, 像前次一次購得雙鏡的菜市價, 而且品相超出預期最近好像都等不到.(沒有天天過年的)沒有屋頂的賣主, 也許也是認了好多顆,才得到1顆砰的...賣售時自然會訂一個比較高的價...反過來想, 這樣風險較低, 想仲裁時可以挌人(不是啦, 是可以比較有時效)...小弟自從用了 M42 的 Curtagon 2.8/35 打板之後就儘量少去踫師奶了, 但照理說, DKL 鏡後距較長原則上DKL 可以不打板, 不知是否成立?
cch1940 wrote:初學者贊助兩張,50...(恕刪) 第二張超讚!! MYGOD wrote:西洛大~您的kino...(恕刪) 沒有, 還差一些..我都挑便宜的下手啦...Kinoptik Apo 50/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