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其實..移焦怎麼會關鏡頭事咧?

jasonlin1976 wrote:
不過都是發生在 350D 身上),而且我不是很龜毛的人,移 1cm 內我就覺得無所謂



對焦尺本來就是參考而已,什麼叫做移焦一公分?
離兩米拍照與離30公分拍肯定不一樣,因為景深就不一樣,
鏡頭移動距離也不一樣,因此對焦尺不是不能做依據,而是那種測法不夠完整。


拍攝胸部以上的人像,對焦點一律以眼睛與鼻子為準,但是焦點卻落在後頭頂的頭髮以上,
眼睛到耳朵是模糊的,那這樣是移焦一公分而已嗎?
移了十公分都有。
這是朋友開照相館的實際案例,CANON 20D相機,常常出現這種狀況,
350D更離譜,好幾台都出狀況。

因為距離較遠拍照鏡頭只要移動一點點對焦點就差很多,遠超過一公分,
我認為是機身問題,而且是CANON為了求速度而採用預測對焦,
大約預測到可能準焦位置就直接下指令給鏡頭,CANON這種祇來回各一次而已;
NIKON則不一樣,不準絕不合焦,先超過再倒車,倒車停止不住又超過再回頭修正,
一直反覆直到修正為止,若來回整個對焦距離後仍找不到對焦點就會告訴你無法合焦。


總之一句,改善了再來談,否則有的好,有的壞,這樣就叫做品管差。
提出一點個人的小看法,如果不專業也請不要鞭的太利害......(老人家臉皮薄)

C家將馬達裝在鏡頭上已經很久了吧?也就是說過去到現在的鏡頭製程應該已經固定了,
那改變的是什麼?是機身的對焦系統,所以移焦的狀況,
是否是新的對焦系統與過去的鏡頭製程有配合不良的問題?
特別是數位化之後這個狀況就更明顯,過去底片機時代C家的鏡頭會移焦很嚴重嗎?

反觀N家,在D40,D60上市之前,走的都是機身對焦馬達,配上AF的鏡頭,
這樣的搭配也已經十幾二十年了吧?鏡頭的AF都要靠機身運轉,
所以N家的對焦系統怎麼改變,都要配合舊有的AF的鏡頭設計,是否因為這樣所以移焦問題比較少?
這點將來可以看AF-S的鏡頭群增加之後,是否移焦的情況會變嚴重再判斷,
因為SIGMA改做HSM鏡頭之後,在N家上移焦的災情不也很多?



冼鏡光老師在前面那篇有大致的說明了

我想補充的是DigitalCameraMagziney在2008年6月號也作過單眼四大機制(含AF)的特輯,是我目前看過訪問最仔細的一次,目前檯面上的所有廠商都被訪問到了。

根據Sony(美利達就是現在幾乎各廠牌相位差AF機制的創始者)的說法,AF的精度取決於
1.AF分光鏡的生產精密度
2.AF感應器的畫素量跟雜訊判斷機能
3.AF處理器如何演算出正確的合焦

就該雜誌的結論,AF組等於是整台機器從入光到AF合焦完成間,所有組件的能力總和裡,成份最重的區域。

我猜測在低價機身上,Canon應該是為了減低成本減少了中央點之外的感測器數量(這種情形在雜誌的感應器數字對照表裡面比其他牌特別明顯),這導致從5D之下機種大多數非中央對焦點沒有很多資訊可以馬上判定。

另外一個是我之前聽到的推論,Canon的反光鏡組使用的塑料支撐不耐用(然後噴掉),翻轉太多次之後會漸漸磨損歪斜,所以不是眼睛看起來不對,就是AF組收到的光線量不對

後面的推論是我個人的判斷
rebels wrote:
這個直覺上應該不太可能耶,因為光圈應該是不會改變位置的吧,就單純把多的光擋掉(印象若有誤請指正)

對焦系統用 f/2.8 對正確的話,用 f/10 景深範圍應該會擴大,更看不出移焦才對。

而且大家說移焦,應該都是大光圈才看得出來,f/10 還可以察覺出移焦喔?

很簡單 - to see is to believe.

1. 進入手動模式, 設定 f/22.0, 手動對焦, 物距用最近對焦距離 -- e.g. 50 cm
6. 按下景深預覽按鈕收縮光圈到 f/22.0 反覆進退對焦環, 取最清晰位置.
7. 釋放景深預覽按鈕讓光圈放大到最大, 再看看影像是否清楚.

思考問題花了三十~六十分鐘, 打字排版三十分鐘, 實際實驗只需要花費兩三分鐘即知答案. 各位有興趣不妨驗證一番. 和別人比較一下結果比對答案, 然後再歸納出理論. 有實驗/有討論/有意見交換, 這才是參加討論區的真正意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eagleeagle wrote:
對焦尺本來就是參考而...(恕刪)

別激動啊大哥,您說的我不是不懂,我就說我自己用的心得也是會移焦了啊!近距離移 1cm,遠距離移 10cm,就是會移嘛!討論出結果比較有實質意義啊!

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 Canon 的移焦是建立在品管不佳,或是對焦機構的簡陋、演算法的草率的話,為何送調焦回來後的鏡頭,在測試時都不會再出現移焦狀況呢?理論上如果是演算法的草率,除非在公式上面出現固定的模型,不然因應不同的狀況、場景,應該還是要移才對呀?!

不解!

(只有在店裡店家幫我測的時候是使用對焦板,我自己的測試都是找本都是字的書來驗證,經測試回來後的鏡頭都不再出現對這邊準那邊的狀況)
Stetho wrote:


所以後來換回來的...(恕刪)


我新鏡頭在測試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是準的
我沒注意到中間光圈會有

我拍人像的確會有移焦的狀況
但是我一直認為是自己手殘........(拍了1年,都快以為自己腦殘了)
我有機會再去測試看看吧

感謝大大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yenps wrote:
您這句話不是認真的吧...(恕刪)



哈哈 開個玩笑打個比方


台灣與中國人的特性不是精打細算嗎?


廠商賣到東方來不會占便宜


所有的毛病都會被挑起並且放大


不過 這樣也好不是嗎?? 對消費者是好的


這問題 我也認為本來就該解決的


只是我現在用起來沒問題罷了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seisyuku wrote:
另外一個是我之前聽到的推論,Canon的反光鏡組使用的塑料支撐不耐用(然後噴掉),翻轉太多次之後會漸漸磨損歪斜,所以不是眼睛看起來不對,就是AF組收到的光線量不對...(恕刪)


這論點滿有道理的 不過應該與主鏡支架無關

我自己親手摸過三台CANON故障的反光鏡組
皆因長時間使用 後方那片小反光鏡角度跑掉
而三台相機副反光鏡產生的間隙都不一樣
造成:
其中一台嚴重重影無法對焦

另一台觀景窗看似正常卻無法對焦

還有一台的副反光鏡抬不高
快門簾打開時還是擋在光路上
可合焦卻會拍到副反光鏡的黑影(就跟最近很紅的楊六年那台一樣 只是不管快門多少都會有)

有趣的是
三台的主反光鏡定位都完全正常(目測)
反而是後方較輕的副反光鏡磨損較嚴重
推測是因為動作行程較主反光鏡更長
所以磨耗得更兇

慘的是
AF剛好就是副反光鏡在管的.....(光線只"穿過"主反光鏡 而靠副反光鏡反射 所以5D噴主鏡算是另一回事)
反光組磨損是日積月累一點一點造成的
很難保證送往AF感應器的光路永遠一樣....
自然
也就沒有永遠準焦這回事兒了~

至於5D的那片飛鏢
有空的都送去補強吧
marcowuu wrote:
這句話最好先放在腦袋...(恕刪)


麻煩要回話先好好看清楚別人要表達的是什麼

我講那幾句話,沒用頭腦嗎?抱歉,是您沒有用腦看我講的話,這麼明顯的反話您都沒看出來

後面您講的有用到腦,但經驗明顯不足,討論可以,但不要動不動要人把腦袋帶出來

其他討論我就不參加了,其實大家猜測的東西,早幾年就有相當有系統的分析了,現在討論,還不都是老梗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