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另外的話題~~"3"這個系列其實說到底只出過那麼一次、產品也只有一台,"3"究竟代表"新科技驗證機"、"準專業"、"減規旗艦"或"暫代旗艦".....誰也說不準;有沒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具有"眼控"或是其他前衛性能,才歸在3系列的?以後R1可以揀成熟穩定的功能裝用、也可以做成短身去滿足那些現代佔大宗的職業型態。
fatpig06 wrote:用C家已經數十年,到現今為止,我用過最好握的機身,就是現在EOS系統的前身----T90,人體工學這個用語,就是那時候學到的,T90那種舒適度真的是一試難忘,當然,每個人的手掌大小各有不同,我相信各人都有自己覺得握得舒適的機身,所以我認為T90比較好握,祇是個人喜好,不是準則,所以請不要起罵戰,多謝包容! 看到大大這樣說不由得好奇拿T90+85/1.2和1V/3/A73+35L比了一下只能說小弟神經比較粗實在比不出這幾台握感的好壞
這部 GFX100S 初登陸外國著名網站接受預訂不久,便成為了該店銷售的榜首。而據同樣可幫客戶預訂此機的 FujiRumors 網站表示, GFX100S 經該網首幾天的預訂數目,已經超越了 GFX100、GFX50R 以及 GFX50S 當日推出前相同時段預訂數的總和!https://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29932如果方塊機這麼好,GFX100應該比100S賣得更好才對,畢竟沒有貴多少lml640707 wrote:看到大大這樣說不由得(恕刪) T90看起來手感比我早前賣掉的600D更不如
T之歌 wrote:如果方塊機這麼好,GFX100應該比100S賣得更好才對,畢竟沒有貴多少 中判是攝影棚用的,都上腳架了和是否方塊又有何干係?況GFX100那個垂直握把算哪門子人體工學?比18年前我改給S2pro用的還差
lml640707 wrote:看到大大這樣說不由得好奇拿T90+85/1.2和1V/3/A73+35L比了一下只能說小弟神經比較粗實在比不出這幾台握感的好壞 T90和DSLR方塊機之差別在機身厚度以及握把"圍度"(圍度乃我自創名詞,就是握把橫切面的周長,關係到手握的鬆緊,想像握一根棍子,多粗的最舒適省力) T90顯然瘦些、握把內側的機身薄些、還有底座也薄很多。絕大部份的FF DSLR旗艦機機身厚、手把粗,手掌既被撐到極限、指尖又勾不到省力角度,無關臂力大小,長時間工作手掌指很容易累。機身厚、手把淺呢?這容易明白:人會說:手把深度不足(旗艦機的例子如Nikon F4)。手把深、機身厚度配合不上呢?食中無名三隻的中間指關節會過度受力疼痛,D750即是。回到T90底座部份,這種一顆AA電池的厚度的底座對不需長時間直構圖、只想好好握穩的人來說很理想,右手尾指有外力頂住不需又勾又併(說短機身"尾指不懸空"的,那一個不是要自行併攏四指並刻意不讓它跑出去?)、左手托時也有得墊,手掌可以自然彎曲就調得到鏡頭。當然好處是比全尺寸底座輕便。T90的尾端還有一個切角,這對直構圖時掌的觸感是好的,沒有一個角頂著。
窮苦人 wrote:沒貴多少...?gfx100...(恕刪) 以可以買得起這類機身的人都是差不多的價格了在100S出來前,也就只有100也不是同時期的機身或者換個看法如果方塊機更好100S也可以做成方塊小的要做大容易多了這就可以無視價格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