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Canon EOS M6 Mark II 性能大爆發 高畫素也有高畫質 !

鏡頭相對保值,機身真的推陳出新的太快了
超人力霸王高斯 wrote: ...單機跟Iphone11貴.............IPHONE11還多了廣角..........

拍出來感覺iphone有HDR比M6 馬克2好上不少,實在找不到不買Iphone而買這台相機的理由...

...我也用iPhone吔(iPX),很盤仔吼!這個價錢買EOS M50加幾隻EF-M
常被推薦的鏡頭還有剩...爽的話還有數量龐大的EF(EF-S)可以無痛轉接,
閣下您大概不知道什麼叫"可換鏡"吼,你唉鳳鏡頭換給我看啊!

嫌感光元件或鏡頭不行就得花幾萬塊錢整支換掉,還真是環保經濟又實惠呢!
EVF以及全翻轉觸控屏還沒算進來咧,這手機有辦法!?乖乖趴著去拍吧!

還有,這一代還附送耀光鬼影+曲線廣角,你要不要像網路分享那樣,弄一個汽水
瓶蓋DIY一個遮光罩黏上去!?
當初也想買這台,與6400比較了一段時間

影像方面:升格沒聲音、升格不能自動對焦、對比升格方面同價位APS-C機種來比,這台被屌打,可惜都比6400晚推出了半年多也沒進步到與對手同等,對面SONY、富士都可以做到。
"高ISO模式"下雖然打著高相素,實際比較起來,畫面銳度也輸競爭對手,錄影方面查一下M6 ii無裁切是透過運算方式得來的,要論影像就算是被nerf的無裁切4K吧,但無裁切還是有優勢無疑的(還是贏對手)。
沒下放C-LOG、HLG,這點感覺佳能沒誠意,對手都放了....

拍照方面:高相素的確有進步, 但是高ISO情況下還是不如SONY、富士
電子取景要外購 配套也要加價5200,單買..... 我看還是算了吧,不如貼錢再換更好的相機了
旅拍 下雪、瀑布、雨天也沒防護,這點也是劣勢、還有就是樓主說的閃光燈阿~卡個取景器就-尷尬
這設計就輸在取景器不是內建,寧願螢幕小一點,給我塞取景器進去,少熱靴,只能接超小型MIC(音質就不好)
連拍對焦 --- 很明顯還是輸6400

操作方面算是其他家廠商來說最方面最直觀的了,這大勝

總結來說這款拍照挺合適的,但錄影後製較不靈活
與其他對手相比各有優勢吧
UHS II這點也非常好用,寫入速度快! 真能殺出一條血路!
這台重點就拍照畫質上、畫面直出、無裁切4K、操作性、當備機,勝出吧
這個24900價位還行吧~還送電池,鏡頭就配 32mm f/1.4 (不過這價位我比較想買永言若,比較實惠)
如果搭上取景器(總是會想跟對手比一下XD),也要31000(取景器我還算水貨價格)
31000這個些配備..... C粉應該能買吧XD
換作是我貼錢上6600(只考慮APS-C情況下),還多五軸防手震
與M6前身比,進步很多!
以價格與對手相比,並無勝出(還比對手晚推出半年多),雖然很多人認為很實惠,但我不認為,相同設備下算入取景器價格,就不認為他有多少優勢了,能下放卻不下放的C-LOG、HLG,也是吐槽點,系統上能放,偏不給你放,是想學SONY逆。

iphone那個很有梗XD
iphone11先打嬴三星跟華為再來Canon版挑戰吧

滿聰明 知道柿子要挑軟一點的吃 去Sony版一定被砲成蜂窩
Kotaro wrote:
入手這台之後只有一個...(恕刪)


就一直很想知道第1代的EVF可不可以用,謝謝。
這畫質真強大
讓我發現了妹妹的手部......是乾癬嗎...
看了好心疼
NeroComet wrote:
當初也想買這台,與6400...(恕刪)


原來那種兩邊列出規格的比較網站
會真的有人看,也有人當真

攝影當成手機在看,本身就是個錯誤思維

C-LOG? 每台CANON一出都會被說沒下放
是因為這個比較能說嘴嗎?
但其實這個是能透過風格檔實作出來的
2012年就有人做了
效果跟LOG檔的方式接近
幾乎每台2012年後的CANON可換鏡相機都能用
個人也一直有在用,寬容度一樣不低
使用方式跟LOG檔一樣,也是要透過LUT來轉檔

若真的看重錄影的LOG方式,那何不買台很早期的5D3?
DUAL ISO的方式錄影,寬容度突破天際了
但這是相機的重點嗎?
Leonarka wrote:
原來那種兩邊列出規格...(恕刪)


請容我解釋一下
我所說的,是有人測出結果來的
怎可能看比較圖,當然是實測影片... (請去B站搜測試就知道)
就我裡面說的
在越高ISO狀況下,他高相素CMOS並沒有占優勢,這點對比網站資料是看不出來的
是有人拍影片測試的,我會這樣說不是憑空說的,是真的有人測試的結果
這點請你別誤會成看對比網站來評測的,我不是甚麼偉大的鍵盤評測高手。

我當然知道有模擬C-LOG
但,確實CANON沒下放,他能的但他偏不
我知道可以透過另闢蹊徑的方法解決,但在這市場裡在同價位的競爭對手中,他不放出來確實是劣勢(雖然我知道有模擬C-LOG),起碼我是衝著HLG的
我不是說它不好或怎樣,只是與"對手比較後"他沒有放出來,但消費者慣性還是希望她放出來
我只是希望佳能能更好,並不是想噴他,M6 ii確實是不錯,素質確實很高,再加上未來還又SIGMA3劍客潛力無窮,當初我也是心動才想買他,但取景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對於性價比來說我不會選擇他,但有些人無取景器無訪,那這台就很適合他,這就是各求所需,沒有對錯。


並不是想說嘴,只是 在富士與SONY同期競爭對手中我拿來比較出來的,並沒有說嘴的地方。如果有傷害到你的地方,我在這先說聲道歉~但請你也先看完我寫的再去比對你說的那些網站,是否有寫出、升格無聲音、無對焦、4k無裁切是透過運算法、高iso拍照表現,再來說,國內外評測我都搜過,國外論壇爬過,也尋問過,實在不想被你說。
NeroComet wrote:
請容我解釋一下
我所說的,是有人測出結果來的
怎可能看比較圖,當然是實測影片
...爆
別跟這老哥太認真,只要一提到Canon或DJI的先天劣勢,明明科學有依有據,這名Leonarka一定跳出來忠粉護航,然後又開始回那種我相不相信~我覺不覺得「有腦袋的人不會相信、個人是不太相信、有一批是機王、為什麼要只相信糊的那邊、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非常有趣,有興趣的可以看他以往態度、最經典的是這篇DJI

NeroComet wrote:
還有就是樓主說的閃光燈阿~卡個取景器就-尷尬
這設計就輸在取景器不是內建,寧願螢幕小一點,給我塞取景器進去
針對觀景窗補充一下,M5算大改版,當時有點疑惑怎改成這樣?還好日本官方聽進市場聲音,已不再內建觀景窗,要嘛就M5 II了。當我構圖習慣以螢幕為主時,上方那塊電子觀景窗反而讓我嫌它占體積、還可能省不了多少電,完全失去M系列輕盈的特色。

其實沒對錯,只有價值觀跟習慣層面而已。我自己從學生社團→大學設計系有攝影課的→到現在職業上少說也20年了,也是大台單眼過來人,器材這東西對我來說節省體積達到便利、還保有畫質,而且又經濟負擔的起可能只有Canon吧?顏色也對最我的味。


Leonarka wrote:
原來那種兩邊列出規格的比較網站
會真的有人看,也有人當真

攝影當成手機在看,本身就是個錯誤思維

C-LOG? 每台CANON一出都會被說沒下放
是因為這個比較能說嘴嗎?
但其實這個是能透過風格檔實作出來的
2012年就有人做了
效果跟LOG檔的方式接近
幾乎每台2012年後的CANON可換鏡相機都能用
個人也一直有在用,寬容度一樣不低
使用方式跟LOG檔一樣,也是要透過LUT來轉檔

若真的看重錄影的LOG方式,那何不買台很早期的5D3?
DUAL ISO的方式錄影,寬容度突破天際了
但這是相機的重點嗎?
把LOG檔錯當風格檔...哈哈哈,跟樓上那個喊"買單眼不如買哀鳳"的差在哪?給阿傑哥一個真心忠告,會嫌貨才是真正的買貨人。

愛把手機拿直向錄影,不知很浪費畫面嗎?
NeroComet wrote:
當初也想買這台,與6400...(恕刪)



我是覺得這裡的族群大多人因該比較想要的是M5 II, 有內建evf是比較好用, 對手機族群來說沒差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