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為什麼CANON沒有機身防手震的相機

因為Canon有名的擠牙膏,仍然能賣就繼續擠
TWYCK wrote:


欸欸 等等 所謂...(恕刪)

其實我更想問1顆40000元的FE24-105 給個lock鍵那麽困難嗎?成本很高?
以後的Canon 強者們,拿到防震鏡頭先打開來拆掉,不然就不配叫做強者
不然要被ever大大施予憐憫的眼光

沒防手震就沒防手震,有不就更好,這不是天經地義,難道手持快門可以很低,有防手震不會更低和更穩?
你就硬要到處酸人,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你最討厭索粉的樣子

我覺得Canon的確不厚道,之前在C家就是這樣想,但是卻有很多人無法割捨的優點
譬如色彩科學、顯示效果很好的螢幕、人性的操作、可靠信賴感、優質鏡頭群等
但是幹嘛硬凹缺點不是缺點,沒防手震就沒防手震,是缺點,但讓你們繼續留在C家一定另有原因啊

v5jxlnt wrote:
其實我更想問1顆40000...(恕刪)

我有這隻,雖然好貴,不過他有小微距,算是彌補一點價錢差距,拍商品不錯,但沒用到的人真的不划算
至於沒有Lock,他阻力做得很緊,不過難保之後不會鬆掉,也搞不清楚為啥不做,畢竟真的不便宜,嘆~
dweezel55 wrote:
沒防手震就沒防手震,有不就更好,這不是天經地義,難道手持快門可以很低,有防手震不會更低和更穩? ...(恕刪)


(恕刪)
謝謝上面某人將我的意思扭曲
還那麼關心我,怕我變成什麼誰最討厭索粉的樣子

到處酸人小弟真是甘拜下風,
麻煩先去 吉姆林 大大最近發的 EOS RP 文章第二頁開始看起,
我可沒去 A6400 大樓發瘋,狂噴什麼自拍螢幕和外接閃燈不並容鳥設計等...

至於 Sony 相機感光那麼強,日拍夜拍都不錯啊!
若真有索粉買了心目中的好相機,早拿相機出去卡嚓卡嚓
哪~那麼閒,整天跑到別版一直狂推那些滯銷品
怕得是大部分經常出現的那些,不是您認為的所粉啊!

沒防手震?
Canon 發展 IS 鏡頭至今已超過 20 年囉!
說得好像整個系統裡都沒 IS 這回事

讓我們留在 C 家當然有原因,還要複習一次嗎?
我懶得 Copy,麻煩請至本樓 #41,
看看光是 入門機種 RP 是怎麼屌打發展多年的專業黑科技相機
TWYCK wrote:
如果Canon出了機身防震這會造成打臉嗎? 還有RP個人覺得賣36萬左右差不多 感覺就是被6D2的價格卡住 不然這規格除了Digic8以外跟甚至輸D750...(恕刪)


應該是3萬6 吧... 36萬要賣給鬼喔~

不過我覺得這點倒不用擔心
目前4萬3
半年後應該會到3萬9
一年後降到3萬5
(我估計實際狀況應該會比我上面說的更低)

--------------------------
你跟隔壁NIKON D750比阿...
EOS R 還有5D4 雖然多出1/3 的畫素
實際上也不見的拍出來的照片可以穩贏D750 哩...

所以有D750 後繼機種之稱的Z6 才會價格硬梆梆
一堆人想買但是卻也同時一堆人喊貴 (幾個相機行老闆的經驗談)
估計半年後價格也很難降多少

當之後CANON 機身大跳水
同時,進場的也會多非常多
一旦買了機子
CANON 超級會行銷
初學者最愛用的
@翻轉螢幕
@觸控螢幕
@握持手感
@紅圈圈鏡頭
@CANON 標誌
全都給好給滿
(現在幾乎大家都至少用過手機拍照
一模一樣直覺的操作手法
換到CANON 機身上完全沒有任何差異性的流暢觸控)

也買了鏡頭
一段日子後
才發現想要進階的規格卻是不怎麼樣的
可是鏡頭已經買了
通常也只能繼續買下去了
等下一代機身更好為止
-----------------------------------
所以估計CANON 這半年內應該會出一隻便宜好用的RF 鏡頭
例如24-105 F4.5-5.6 價位六千並且體積重量又輕又小
這樣搭配RP 就有一套超便宜又輕巧的套組

或是像EOS M 一樣
推出35mm或40mm F2 或F2.8
超輕超薄餅乾鏡頭 價位4000 左右

這樣就不需要轉接環
我看一堆人搶著買吧.... (連我也會想買來當隨身機用)

鏡頭銷售CANON 是所有相機廠商中最強的
我想這點是沒人會予以否認的




大家在爭什麼?這又是什麼??

我也搞混了!

Kyle凱爾 wrote:
大家在爭什麼?這又是什麼??
我也搞混了!


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既然有人要檢舉原本 #41 的留言,那讓我再貼一次


EOS RP 是 Canon 日本官網認證 [推薦給初學者] 的入門機種
是沒有內建機身防手震,但有些優點讓我們來看看

畫素勝 A7 / A7II / A7III / A7S / A7S2 / A9

觸控螢幕勝 A7 / A7II / A7R / A7R2 / A7S / A7S2

翻轉螢幕勝 A7 / A7II / A7III / A7R / A7R2 / A7R3 / A7S / A7S2 / A9

內錄 4K 勝 A7 / A7II / A7R / A7S
其实冷静下来想一下
防手震功能的作用是用来提高安全快门以下拍摄的成功率,提高影像品质的。
如果是以这个目的为前提。那么我们来设想这个功能的场景通常会是什么。

1,使用长焦镜头的摄影,
2,夜间低光度情况下的低速快门。

使用长焦比较经常的是户外的摄影吧,这个时候有自然光,
拥有大光圈高级长焦镜头的人也很多吧。
那么晴天,F2.8的情况,iso 100的时候,快门速度怕不是会有个1/400.1/800甚至更快吧?
可别忘了数码相机刚上市的时候,iso400都会令人非常难受。
现在iso 1600甚至3200的画质,都可能可以比过去iso400的时候不差。
这么说来其实即便排除影像稳定设计,安全快门的余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还别说,夜晚或日常室内的拍摄,不少用户甚至拥有更大光圈,甚至达到F1.2的定焦镜头。
搭配iso 800,iso 1600的成像能力,对于现代相机来说更是能在手持的情况下提高很大的成功几率。

至于小光圈,夜间拍摄的场合,多数是风光的夜景摄影吧,这时候其实是需要脚架的。
而使用脚架的时候却又是不大需要影像稳定功能的。

再有一个独特的情况。室内纯人造光的闪灯摄影,
这个时候除了快门同步速度。其实影像凝结的程度是闪灯输出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高级的闪光灯设备 t0.1已经可以达到 1/8000秒的程度了。

我说了这么多并没有在说影像稳定功能没有用,而是说,他的确是在某些情况下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然而这个需求在高iso画质相对过去提高这么多的情况下,是稍微没有那么急迫的。

对于采用OFV设计的DSLR来说,IBIS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拍摄的照片可能和当下看到的影像有所不同。
这也是当年在无反没有推出之前,Canon率先在OVF的相机上采用了镜头IS的设计。
我没有佳能的底片机身了。不过,如果你有一台EOS 1V,然后又可以用IS防手震的功能,那不是也挺美妙的么?

这个部分SONY的朋友们就没机会享受了哦,毕竟SONY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底片机身。(虽然这也没什么)
但是对于采用IBIS技术的机身来说,一下子,无论你用什么镜头,甚至是老的手动镜头,都拥有了影像稳定的功能。

就我个人使用的感受。使用佳能DSLR机身,搭配IS镜头,在IS启动的时候不但可以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更重要的是可以拥有非常稳定的构图,因为观景窗看出去的画面是不抖动的。这也可以额外的提高对焦成功几率。

使用具有IBIS设计的A6500的时候我们在拍摄视频,然而其实感受上,
在长焦镜头的时候,那点防抖其实杯水车薪
而广角时候抖动是不明显的。
因为运动镜头的拍摄会用升格画面,
或移动配件(滑轨,稳定器之类),而这个才是真正的让画面稳定的方式。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啦,如果有完整的IS设计的镜头群。
何必多花成本在CMOS上加装IBIS的零件。。。
商人将本求利也很正常。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