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EOS R錄影規格給的真的很難看

我本來以為沒有IS的Canon原廠鏡頭沒有那麼多
後來看了一下,發現C家有防手震的就幾顆而已
還是說C家轉接環轉副場鏡頭
在錄影拍照仍會啟動?

話說C粉真的兩套標準
之前嫌頭重腳輕
這次出得鏡頭有哪支跟人比同規格還輕?更別說有 28-70 F2
然後轉接EF頭,C粉個個叫好,轉接後怎麼個輕法?

錄影規格,從6D2開始C粉就說不用4K,反正也沒什麼人用到
恩... ,你怎麼知道哪天會用到? 要給人選擇,至少要有啊(非截幅)
什麼成本考量? 需要的人就去買專業攝影機子
Sony也有賣專業攝影機,還不是下放全幅4K
也不看看Nikon Z 系列也有4K
難道是平行時空,都沒看到同等級的相機也都有4K...

可能我沒有什麼Canon鏡頭,不會幫C家說好話
至少我自己認為,我不是C粉也不是S粉
哪天C家推出好料,我也會從C→S→C

waterbluesin wrote:
其實他只是跟CN兩...(恕刪)



沒錯阿!!回頭看A7R2節電能力根本逆天,
也不用砲說C家N家怎樣不濟畢竟DSLR已經是很好(也很貴)的產品了,

Sony是以強大的電子技術為底,戴著鋼盔前衝,
終於用電子技術突破傳統反光鏡的屏障,
再結合視頻處理能力,
畢竟錄影機、手機市場開發這麼久不是假的,
電子技術完全領先1~2個世代,

我覺得這種逆轉勝真的很勵志,
對消費者也是好事,
要取得消費者青睞就請你端出好的產品,
而不是一直吃品牌忠誠度或鏡頭包袱阿。

再過十年,如果Sony還存活的話,
屆時鏡群的差距應該會越來越小。

1000K wrote:
你搞錯了,這幾天我都有特別提到這點

Canon/Nikon的處理器沒有更新,當然無法做到類似SONY 3代機的產品功能

你可以找RD來幫你做眼控對焦,最慢3個月就做好,外加平台最佳化1個月

但RD沒辦法幫你保證你的處理器可以30fps眼控對焦,那是你處理器能力的限制

就算處理器可以,耗電量也要考慮

所以錄影上面,IC裡面有什麼能力,有哪些IP支援那些功能,就這樣了

至於你的發言,我原諒你不在業界....OK...(恕刪)



笑死人. 很有趣的人~ 要來賭我是不是在業界嗎? 來喔~~


你被擠牙膏擠慣了 才有這種奇怪邏輯. 混到期末考都沒唸書, 怪別人長年都在唸書,考得好.

各位啊!! 我沒唸書還有來考試交考券,這已經很屌了. 你們會的那些,我通通不會,但我還拿來賣,這樣不屌嗎?

US$2990 啊~ 東西就這樣了. 我給你信仰,你買單就是。 就這樣~

至於我的發言, 請原諒我不認同你的信仰.

潛出水面 wrote:
SONY這種翻法上翻很快,也是一般拍照最常用的翻螢幕角度
不過現在網友好像沒有側翻就是不行
側翻比較屬於錄影的需要,不過CANON錄影...
總之配起來怪怪
但現在風向就是,側翻就是讚


因為手邊兩種都有,這兩種翻轉螢幕的結構各有優缺點,
如果是常常需要放低相機平貼地面或鏡頭朝上拍(低角度),SONY這種結構翻轉速度很快,很直接,手持調水平比較好調(側翻式的當它是翻出來的狀態,拿來拍文件時,水平也會比較難調),SONY這類的缺點當然就是無法翻180度自拍(反過來,可自拍這就是CANON類側翻螢幕的優點之一,但是被拍的人如果盯著螢幕拍,相片會有眼神方向怪怪的問題)。現在有第三種翻轉結構,就是富士X-T100的翻轉螢幕,上翻方式是SONY這類的方式,另外又可以側翻成可以180度自拍,可以兼顧兩種需求還挺不錯的。


oculata wrote:
會不會canon的...(恕刪)

canon最早可以拍4k的DSLR,是1Dxii
4k60p. 1.3x裁切。
小弟是C家10年的用戶目前用5D4工作
對於5D4的1.74x裁切覺得4K完全是不能用
我的工作85%使用16-35拍攝,近年客戶都開始要求拍攝影片
16-35x1.74後變成28-70
解決方案不外乎使用EF11-24或是EF-S10-18
全幅使用EF-S鏡的素質、變形控制、周邊畫質令人擔心
使用EF11-24廣角端剩下19mm左右也是略顯尷尬,但免強可以接受
而且買一顆11-24的錢已經能買A73+FE16-35只為了那19mm跟殘廢的局部採樣4K完全不划算
本來期待錄影可以全畫幅超採樣+C-LOG我就一定買下去加上LP-E6N可以共用
但看完錄影規格馬上覺得是一台垃圾
前面有些人提到CINEMA系列的機子,但這系列客群不會是我們獨立小型製片工作者會用到的機種
還有那些電影鏡頭就不多提了
如果需要全畫幅超採樣4K+LOG勢必只能選擇a73、a7S2、a6300
還有剛發布的X-T3及Z6Z7,M43片幅小目前不考慮
但終究輪不到去買EOSR,錄影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C200都還算買得起拉
除非是C700那種真的就太貴了





jackal_freeze wrote:
前面有些人提到CINEMA系列的機子,但這系列客群不會是我們獨立小型製片工作者會用到的機種
還有那些電影鏡頭就不多提了

dweezel55 wrote:
話說C粉真的兩套標準
之前嫌頭重腳輕
這次出得鏡頭有哪支跟人比同規格還輕?更別說有 28-70 F2
然後轉接EF頭,C粉個個叫好,轉接後怎麼個輕法?...(恕刪)


之前FF無反只有SONY時,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轉接後失去無反輕便的原意,這樣重量體積大小我不如拿單反」

這個月有兩句話新流行的是:「可以轉接海量EF鏡頭太棒」、「無反要輕便是你一廂情願想法,無反字面上意義從來跟輕便是兩回事」

這故事告訴我們,事實只有一個,但我們可以賦予同個事實不同的意義,如果我們能給自己生活遇到的事實,賦予良好的意義,我們就可以過得正面,也就是說,憂鬱症患者恐怕是自己選擇憂鬱的
潛出水面 wrote:
之前FF無反只有SONY...(恕刪)


這樣逢C必酸
意義是?
哪裡都看的到你在酸CANON

每篇都是看似正常言論
但都是堅定的站在某廠的立場在酸
而且是類似的話,在不同樓,不停的重覆的酸....
Forever宇 wrote:
EOS R當然是相...(恕刪)


最後還希望可以打電話和上網對嗎?

多了4k價格再調漲1-2萬你也覺得是ok的?
看看sony的dc rx100系列的售價就可以知道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