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沒出來還半信半疑,一看到圖就越看越假,機身姑且不論,最不可能的就是那隻28-70 f2,光看那個大小長度就唬爛味十足,更別提老佳有這種好料技術,怎麼會先給無反不是給單反,這種規格一隻賣8萬10萬也是大把人帶著鈔票搶,冷靜想想就覺得可信度太低了!
稱為R,應該沒有低通濾鏡的了?可惜沒有撥桿呀....有點失望外型也普普, Z6 Z7還比較有新鮮感鏡頭對視頻優化,但感光元件還是沒有防震...那沒有IS的28-70怎辦?數碼IS損失畫質?看來只走到一半又停下來還是怕打到自家攝影機吧?好了,重點是sensor是否有進步,坐等DR及ISO評測
chairman129 wrote:圖沒出來還半信半疑...(恕刪) 不用懷疑這種圖片質感假不了Nikon不也出了一款58/0.95在Z mount上? F mount有這種鏡頭嗎(手動老鏡不算)Canon出一支28-70/2.0有啥好奇怪的?
潛出水面 wrote:SONY 再不出便...(恕刪) 如果只是玩轉接還可能會回要高性能,SONY機身還領先很多,已到旗艦機領域,這階段比需要有強悍COMS,不是單靠對焦點其實 C N P 加入 , SONY更加快 那顆高低畫素自帶HDR COMS 把它做FF. 目前在手機尺寸EV-6 真很屌 目前最高是GH5S的-5各家無反可能一起轉別人家單反鏡頭時代來臨吧 這是很不錯
RF鏡頭看來全面標配鏡身控制環!定焦鏡至少雙環、變焦鏡三環,看來應該可以由機身定義功能(當作無聲光圈環用之類的)而舊EF鏡頭的支援就靠控制環轉接環補齊,好可怕的野心 (令人想起 Samsung NX iFn)
ki_min wrote:體積13.6 x 9.8cm(恕刪) 我有問題:這個尺寸和Z7不相上下,接環內徑54/55也只差1mm,為何Nikon接環會"爆框"擠到軍艦部空間,而Canon卻很正常的含在肩線範圍之內、比例和單反差不多?EOS-R正面照片來看,機身應比Z7高才有這個比例
jenhoxen wrote:我有問題:這個尺寸和Z7不相上下,接環內徑54/55也只差1mm,為何Nikon接環會"爆框"擠到軍艦部空間,而Canon卻很正常的含在肩線範圍之內、比例和單反差不多?EOS-R正面照片來看,機身應比Z7高才有這個比例 看之前24-105那張比較就發現整個比例怪怪的+1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