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canon 50mm F1.2 跟 sigma 50mm F1.4 選擇 (已解決)

meridian wrote:
喂喂~~我什麼時候說MTF...(恕刪)


這依然是"反差"涵蓋的範圍的差別,

是不是連NIKON 都搞不慬MTF圖怎看? 所以才會錯誤質疑你MTF平面圖無助於評測3D 立體感?

就是10lp/mm 很高, 只代表"解像力"不代表3D 立體感, Nikon 都說了提升"反差"無助於3D 立體感, 這是大家對MTF的理解。

又再問你, MTF只有黑與白的反差數據, 怎能代表千變萬代彩色的數據? 例如深紅, 淺紅, 粉紅, 紫紅過渡分別?

NIKON 另一對2D MTF 圗無助於3D立體的最大質疑, 是MTF圖只看到中焦平面,無法看到焦外過渡。

我又問你, MTF圗能看到焦外過渡漸變的成像?



crossmatch wrote:
這依然是'反差'涵...(恕刪)

好吧, 你繼續你的堅持, 10lp/mm很高....., 在全幅上對應720x480的解析度"很高"

借一下剛發表的85/1.4L圖片, 720x480解像力很高細節很多是不是啊?


經得起放大看嗎? 一圈像HDR的光暈是啥勒?
看來你被縮圖過程的contrast強化演算法鬼遮眼很久了呢


除了鬼遮眼演算法以外, 720x480還能保留多少細節? 以下這是100%截圖
木紋理在720x480看的到嗎? 10lp/mm能代表解像力高?


至於焦外過渡與色收差問題, 你現在是想在micro contrast以外再開新議題嗎?
你要不要連field curvature, spherical aberration, coma, astigmatism, stray light等等等都一起討論?

meridian wrote:
好吧, 你繼續你的堅...(恕刪)


你是鍵盤戰士? 不是借人的 MTF 圖, 就是借人85 1.4L 發表圖, 你沒有自己作品可出?

明顯是你強詞奪理, 你說的都只是你自己一個人說, 我說的與各網絡連結及NIKON官方講法吻合. 要不然你找來威權說一下, MTF 平面黑白圖如何可以測量出3D彩色世界的立體感給大家看看 ?

是NIKON 官方說MTF圖只看到中焦平面,無法看到焦外過渡的, NIKON 的標題是"NIKKOR's design philosophy "three-dimensional hi-fi" 怎會說焦外與3D 立體無關? 只是你自己認為兩者無關罷, 你有不滿就直接投訴NIKON.

我講的是Micro Contrast 是3D 立體感, 與你的10lp/mm 無關. 你糾纏於10lp/mm 及你所玩85 1.4L 縮圖遊戲, 根本與 3D 立體感無關, 你問我解像力就明顯是你離題. 反過來說我離題 ?

還有為何要借85 1.4L相來出都又是平面圖? 你很喜歡重拍人家的照片就覺得很有3D 立體感?

你先承認自己離題, 我才會你答那個85 1.4L 縮圖遊戲, 不過明顯你錯得很交關.

最後, 討論請放點對別人尊重, 說什麼鬼掩眼? 要來人身攻擊, 我也不再客氣.
題外話

Canon 85mm f1.4今天開賣
這顆鏡頭我沒用過,看01與國內外各媒體的試拍
我個人認為....
要銳利不如去買SIGMA 85 ART 而且更便宜
色彩與散景有fu也不如canon 85L F1.2

我就已經覺得85 ART除了銳利外.拍人像還好而已(但若是商業人像棚拍還不錯)
而這隻新出的canon f1.4 is,我目前是失望中
crossmatch wrote:
你是鍵盤戰士? 不是借人的 MTF 圖, 就是借人85 1.4L 發表圖, 你沒有自己作品可出? ...(恕刪)

生氣了?
別人有現成客觀的評測圖片可用, 這不就是最好的依據?
不然只要你提到的鏡頭我都要去搞一顆來拍同樣的場景嗎? 莫名其妙....
一下子micro contrast, 一下子又啥3D, 一下子又MTF, 一下子又色差...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講啥?
總歸一句立體感???
我想大大你根本不知道立體感要怎麼量化成客觀的科學數據吧?

我有人身攻擊你嗎? 我講的鬼遮眼是指圖像銳利化的技巧, 明明很糊的圖也可以銳利化變成人眼看起來很銳利的圖, 用了一些局部contrast調整的技巧罷了, 而不是真的解析度變高了, 簡單講就是在欺騙人眼, 所以叫做鬼遮眼....
而你講的micro contrast也是類似的概念, 只是作用的範圍從數個像素寬變成數十個像素寬, 我已經講第三次了
meridian wrote:
生氣了?
別人有現成...(恕刪)


鍵盤戰士只有這程度, 問題回答不了, 你找到權威支持你的理論沒有?

找不到你現才回頭來玩文字遊戲?

Nikon 官方 叫 3 dimension hi fi
Zeiss 官方 叫 Micro contrast, POP, 3D rendering

NIKON, Zeiss 及大家都是說同一樣東西, 只有你不是. 我一開始講 Micro Contrast 就擺出Yannick 的連結, 內有lens intention diagram 明確提及 Micro contrast = 3D.

3D 不是立體又是什麼?

說了這麼久, 你現在才說不知? 你不知道我說什麼又來回覆? 又是你來挑戰我在先

說穿了, 你根本就沒有50L, N58 1.4.. 只是為撐Sigma 而死撐, 在網上找一些MTF圖來作故事. 所以無圖出.

我希望是與真實用家交流, 而不是與無器材, 無相片, 無理論的鍵盤戰士對戰.

你要說Sigma Art 光學成像很好我沒有挑戰過你, 我說L鏡較好的立體感你也別來戰我, 要戰就請先掏腰包買L鏡, 再拿出自已真實使用的經驗與相片來和我說, 否則只花我時間和鍵盤戰士戰.





網絡上隨便找來幾個 MTF 的連結, 所有人都說MTF 圖只是給大家參考鏡頭的對比度、解像度和散景表現

從沒有人說過MTF 圖可以評估3D立體感


http://web.nchu.edu.tw/~jlwu/articles/MTF.htm

http://www.imagejoy.com/article.php?id=375

https://photographylife.com/how-to-read-mtf-charts

https://www.nikonusa.com/en/learn-and-explore/a/products-and-innovation/what-is-a-lens-mtf-chart-how-do-i-read-it.html

說 MTF 圖不可能評估3D立體感的倒就有, 是由NIKON 官方自已說 :

http://www.nikon-image.com/enjoy/life/works/2013/1310/


別再混淆視聽, 錯的東西說100次都是錯. 找不到任何立足點.

自已創作出來的故事就當真, 那愛說每天太陽升起是因為MTF圖的功用也可以. 但別強迫別人信是真


karik0902 wrote:
題外話
Canon 85mm...(恕刪)


我也有同感. 要銳利我選用85 Art, 要有Fu 仍然是85 1.2L

85 1.4IS 介於兩者中間, 價錢也是.

我本身已有85Art 與 85 1.2L, 還沒有有對 85 IS 動心.

原則上用正常螢幕看圖片、沖洗出來看照片,二維就是二維,2D永遠不會變成3D。

所謂照片的立體感,指的是各式影像細節、光線的與散景的過度、視角廣窄、消逝點等等產生的「觀者腦補」。

把數位相機的鏡頭成像立體感直接說成3D的概念,真的搞錯了。
菲恩盲客 wrote:
原則上用正常螢幕看圖...(恕刪)


"三維高像真" 是Nikon 官方網站形容其105 1.4E 鏡頭. Nikon 又搞錯? 難怪近年年虧損

http://www.nikon.com.hk/tc_HK/product/nikkor-lenses/fx-format/single-focal-length/telephoto/af-s-nikkor-105mm-f-1-4e-ed

Quoted : " AF-S 尼克爾 105mm f/1.4E ED 鏡頭將為您的構圖注入極富戲劇張力的層次感—這款極速人像鏡頭在相片每邊每角均可呈獻超高解像度,從畫面中心延展至邊緣,影像同樣銳利清晰。此外,鏡頭採納尼克爾獨一無二的「三維高像真」設計概念,光學效能無與倫比,可締造從焦平面流暢過渡的曼麗散景效果....."

我想 "三維高像真" 只是NIKON 形容其新鏡更注重立體感的表現. 沒有人會真的以為用這鏡頭成像就真的變了3D立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