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EOS-40D 拍夜景"橫紋" 很嚴重!!

看起來真的很像電子訊號干擾。
CCD/CMOS掃pixel的速度很快,可是剛好跟手機的頻率接近?
或許是這樣才產生這種規則的干擾雜訊,是否可以請拍到橫紋或斜紋的朋友買個廚房用的鋁箔紙把機身包一下再嘗試一次比對實驗?或許要包厚一點,手機的頻段蠻高的,穿透率可不低...

假如真的有差的話...那還是買450D就好了...機身質感再好,要是連基本的電磁干擾防護都沒辦法的話,跟機身質感差的是有差在哪? 
其實,是游向大海的海龜,海放了在陸地上,孤單的我們

livejuice wrote:
上禮拜到三峽鳶山夜拍的時候
長曝也發現有斜橫紋現象 (40d+17-55 ISO100)


感謝 livejuice 分享心得!! 不然前面都被圍剿..... 在這邊有圖都不見得有真相
林小圓 wrote:
補兩張剛剛用ISO3...(恕刪)


應該是日光燈管作怪喔...
Tarega wrote:
看起來真的很像電子訊...(恕刪)


這裡應該有幾個是電子電機的吧? 説這橫紋是電磁波干擾已經有點誇張了, 更何況是頻率相近?? 像機快門再快也達不到GSM/WCDMA 的萬分之一. 而一般的晶片對於抗干擾有一定的程度設計. 擺個手機在旁邊就會受影響, 那像機廠也不用賣了.
livejuice wrote:
上禮拜到三峽鳶山夜拍...(恕刪)


我想問一下是不是機身自訂風格的問題??
如果用一般"標準"或是相機本身內定設定值也會嗎?

如果連出廠設定都會的話,基本上不是COMS就是DIGIC III運算有問題,另外是後製軟體DPP問題,我看有問題的照片大多是DPP出品....不知有無關係。

我自己的5D是沒有這方面問題.....
stalin918 wrote:
唉.......

不管用多高級的L鏡頭
移焦永遠是一個痛

算一下Canon的問題

EOS1Dm3追交問題召回
EF50/1.2L縮光圈後移
EF24-70普遍移焦問題
EF24-105的佛光召回
EF70-300 IS直拍有問題召回
580EX II鎖不牢
EOS-5D的反光鏡飛出來與暗處橫紋現象

看來EOS-40D 也會有橫紋現象


那求求你別買Canon了,最好把你手邊所有Canon商品拿去變賣或是填海,如果有以上任何商品1折拋售,小弟很樂意承接
to 好野郎:

"自訂風格"
這也是個方向
有機會我去試看看~

To strongarm:

前幾天不死心試了一下
我覺得應該也可以排除手機訊號問題
strongarm wrote:
這裡應該有幾個是電子電機的吧? 説這橫紋是電磁波干擾已經有點誇張了, 更何況是頻率相近?? 像機快門再快也達不到GSM/WCDMA 的萬分之一. 而一般的晶片對於抗干擾有一定的程度設計. 擺個手機在旁邊就會受影響, 那像機廠也不用賣了.


mm...小弟我也算半個電子電機的,說實話就是因為有太多變數,你找100個電子電機的,大概也有一半會跟你說搞不好真的是電子干擾......很無力對吧,除了RF大師級人物以外,應該很少有人敢說絕對不是,這跟快門沒關係。

小弟之所以說有可能是電子干擾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紋都是"有序的",而這種有序的干擾紋"通常"發生原因是:
1.縮圖演算法有問題(這問題老到現在的縮圖程式大概都不可能還有這種問題)。
2.Digital to digital的beat noise(像是拿一格格的pixel型態的元件去拍也是一格一格的布料,剛好就是每N個Pixel就遇到一條纖維卡在那...就出現疊紋,不過拍夜景實在不可能是這個選項。)
3.電子干擾,這也是小弟我認為最可能發生的。因為CMOS理論上是同時間接收訊號的元件,但是在訊號處理上不可能真的完全同步進行,所以一定程度上,它的讀取仍然是"掃描式"的,這種速度很快,快到跟手機的載波訊號有得拼。

試想,很快速但是有序的讀取電子訊號的時候,剛好有"規則的電磁波輻射"在旁邊的話,其實也是會產生beat noise的,每讀N個pixel就剛好遇上一個電磁場週期...疊起來就是橫斜紋了。但是電磁輻射必須強到能夠影響晶片內的微小電流訊號,所以應該是"基地台"而不全然是"手機",畢竟手機很多時間是在休眠的(不然也沒辦法待機這麼久了,電子電機的應該都知道這一點),當然,正在響的手機就是較強的電磁波源了。

高ISO的時候橫斜紋尤其會比較嚴重,就是因為數位產品的ISO實際上就是放大電路,高ISO不但會用更高的放大倍率使電子訊號更容易受到干擾外,還會放大暨有的微小干擾。差一點的電子電路設計者甚至會在沒有外來電磁波干擾的情況下,光是高ISO這件事情就"自己產生出足以成為橫斜紋的雜訊",這可能導因於他自己電路內部的"串音",或者稱為"共振協波"。

Anyway回到小弟之前說的,很多人說40D的手感跟質感比450D好,但是假若這樣的機身與內部的電路仍然無法阻斷電磁波干擾,或者自己會產生干射紋的話,對小弟來說就沒差別了,或許是因為工程師都只看結果不看外在的?小弟最近正在40D跟450D中間掙扎,所以才會有"不如買450D算了"的評語。


順道一提,假如會拍出橫斜紋的相機放大成原圖尺寸後,不同場地不同角度,每次的橫斜紋都是完全一樣的週期的話(用pixel算),大概就可以確認是內部電路/晶片電路設計不良而不是手機或基地台了。不過這也算是電子干擾。
其實,是游向大海的海龜,海放了在陸地上,孤單的我們
Tarega wrote:
mm...小弟我也算...(恕刪)


試想,很快速但是有序的讀取電子訊號的時候,剛好有"規則的電磁波輻射"在旁邊的話,其實也是會產生beat noise的,每讀N個pixel就剛好遇上一個電磁場週期...疊起來就是橫斜紋了。但是電磁輻射必須強到能夠影響晶片內的微小電流訊號,所以應該是"基地台"而不全然是"手機",畢竟手機很多時間是在休眠的(不然也沒辦法待機這麼久了,電子電機的應該都知道這一點),當然,正在響的手機就是較強的電磁波源了。

感謝你的分析~
不過我在做實驗的時候就是故意把手機重新開機或是用別的電話撥入
此時的手機應該會發出較強的電磁波吧
不過仍然沒看到橫紋再次發生
Tarega wrote:
mm...小弟我也算...(恕刪)


個人覺得, 反而比較像是第一種的原因比較有可能喔. 演算法會因為資料的不同產生差異, 尤其是壓縮演算法. 對應在圖形上, 在特定條件下引發規律的圖塊偏移會是很可能的. 尤其如果這個圖形演算和光圈和快門以及色彩微調有關的話. 事實上, 由sensor擷取的影像應該都有特別處理, 要不然nikon的影像品質就應該和sony一樣了.

小弟不清楚CMOS sensor的設計, 不過總覺得RF radio的效應在這裡實在不太可能會有這樣的現象. 要不然這種效應應該會很明顯, 明顯到張張圖片皆有, 而市內會比郊外山上更嚴重.


不過話說回來, 看到這樣的現象, 對於最近也在考慮購置新機的我, 在喜歡自然攝影的情況下, 實在對40D又開始有疑慮了啊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